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的景色,其用意是与眼前所见艾比湖的残败形成类比,巨大的反差能给读者造成心灵震撼,表达作者的痛惜之情。

B.把行将消亡的艾比湖比拟为归宿悲情的人,假想它开口发出呐喊、向天控诉,更能表达作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类的谴责。

C.“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青育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盲目 赞美艾比湖的文章的批评之意。

D.文章结尾由难逃厄运的湖联想到面临灾难的鸟,并以其“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引人深思,令人感到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的紧迫性。

2.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十一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1.A 2.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3.①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年份之间却间隔较短;②这就能让读者能具体地感受到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和速度之快;③从而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之深;④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4.①“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湖殇”意思就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③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A项,“与眼前所见艾比湖的残败形成类比” 错误,应该是形成“对比”。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比喻句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找出本体和喻体,对比喻句进行分析;其次,指出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湖殇》这篇散文,表达了因为湖的消亡而悲哀和遗憾的情感,从而对人类的行为做出了反思。文章开头运用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作为一名热爱环境的文人,作者目睹过艾比湖昔日的风采,如今艾比湖一日日遭受破坏,作者的心痛之情溢于言表,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做比喻,表达的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作者望着日益遭到破坏的艾比湖,也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3.本题考查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指出手法,然后回答其作用,本题苜先要仔细比较文本中各个数据的差距,比较各个年份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再分析这样写对表现作品主题和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 “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作者用一组较大的数据差距,让读者具体地感受到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一组数字说明年份之间却间隔较短,说明环境遭到破坏速度之快。作者用一系列数据,真实地表现出“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从而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让读者触目惊心,进而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4.本题考查了探究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 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殇”和“湖殇”的含义。“殇”的本意是指人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湖殇”意思就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在这里,作者把湖泊的逐渐消亡说成“湖殇”,有湖泊正值年轻而死亡的可惜之情,本文以“湖殇”为题,写出了艾比湖前后的对比变化,用艾比湖的逐渐消亡,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从而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表达了作者的悔恨遗憾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 以大来标榜的。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 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 透露出转型的信息。“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并使谣言的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信息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使得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大规模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变得更加困难。最后,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使我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所有由“微”带来的这一切,都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间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同时充分警惕其消极后果,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才能与时俱进。

(摘编自陶东风《微文化需大关注》)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时代”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经济活动形态和日常生活形态,它们具有动态化、去中心化等诸多特征。

B.“微”是一种传播技术和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微文化透露出这个时代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信息。

C.以前我们的文化以大为特征,该特征导致了许多现代问题的出现,而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D.微文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需正确面对,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警惕其消极后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文化发展更为迅猛,同时深入影响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让人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的优点。

B.微文化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真正的“草根”借助微技术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是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的表现。

C.微文化可以扩大信息的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但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它使我们达成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D.微文化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特征之二是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其所代表的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B.青年能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是因为微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青年人能更快地接受和适应。

C.如果想让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更加有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与时俱进,就要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认清其优劣。

D.人际交往小圈子化,大规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成,公民丧失了应具备的责任和胸怀,这些都是微时代产生的“不完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建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面是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国人抒写的两副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已经给出。(不得遗漏短语)

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千秋青史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

(1)上联:千秋青史    何堪魂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段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新教师也不吝赐教,经常给他们上示范课,力促他们成长。

B. 大家的鼓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至于让我出任学会顾问一事,我只能敬谢不敏。

C. 您出趟国还特意给小弟捎来礼物,真是千里送鹅毛,小弟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D.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一线教师,我对高考给师生带来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长(rǒng)    统(lóng)   住(zhèng)   削足适履(xuē)

B.制(xiá)    怪(chēn)   弃(bìn)     若寒蝉(jīn)

C.(pō)     (hāo)   (yòu)     垂三尺(xián)

D.(ní)     闻(fěi)    勇(xiāo)   白云出(xi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