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碎片化的东西会使人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变得更懒情,思维更肤浅,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D.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发展的经验,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这套书选题虽佳,但编辑水平却甚差,有几本简直不忍卒读。
C.鲁迅先生的杂文大胆针对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D.我们公司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不孚众望,顺利拿下了这场价值几百万的“招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B.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C.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D.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2.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指授予官职,常用于授予官职的是“授”“除”“谪”“去”等。
B.“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布衣之礼”指像平民一样交往。
C.“尊号”,视为皇帝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这里指称帝。
D.“窃闻郡县颇有荒残”中的“窃”,指“私下”“私自”,表示对自己的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礼贤下士,他对待下属幕僚十分亲切随和,与下属出行有时同车而坐,有时同掌而睡。
B.孙登关心百姓利益,不扰民。他外出打猎,经常远远避开百姓良田,以免踩踏庄稼;休息时找空闲的地方。
C.孙登讲究孝道,对母亲恭敬、孝顺。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徐氏遭废,但她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
D.孙登忧国忧民。临终前他上奏章陈述政事,认为有些地方奸乱萌生,应加重刑罚,还认为应减轻赋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以“劣马”为喻,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归去来兮辞》中“______ ,____”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5)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____”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拘于时,学于余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备必喜而从命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