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塔 铺 刘震云 我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家。那是19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塔  铺

刘震云

我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家。那是1978年,社会上刚兴高考的第二年,我便想去碰碰运气。就这样,我来到镇上中学,进了复习班。

复习班,是学校专门为社会上大龄青年考大学办的。进复习班一看,许多人都认识。于是谈各人来复习的动机。王全说:他本不想来凑热闹,都有老婆的人了,还拉扯着俩孩子,上个什么学?可看到地方上风气恁坏,贪官污吏尽吃小鸡,便想来复习,将来一旦考中,做个州府县官啥的,也来治治这些人。“磨桌”(豫北土话,形容极矮的人)说:他不想当官,只是不想割麦子,毒日头底下割来割去,把人整个贼死!最后轮到我,我说:正是一无所有,才来复习。

这所中学的所在镇叫塔铺。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后村西土坛上,竖着一座歪歪扭扭的砖塔。开学头一天,上语文课,教室后边传来鼾声。老师循声寻人,大家发现是坐在后边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着了。老师气冲冲地走了,教室炸了窝。有起哄的,有笑的,有埋怨“磨桌”的。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地诵读课文。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就这一个是好学生。

河边落日将尽,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红,一声不响慢慢淌着。远处河滩上,有一农家姑娘在用筢子收草。只见那收草姑娘已将一大堆干草收起。仔细一打量,这姑娘竟是课堂上那独自埋头背书的女同学李爱莲。我问为什么割草,她脸蛋通红,说家中困难,爹多病,下有二弟一妹,只好割草卖钱,维持学费。我叹息一声,说不容易。她看我一眼,说:“现在好多了呢。以前家里更不容易。记得有一年,我才十五,跟爹到焦作拉煤。那是年关,到了焦作,车胎放了炮,等找人修好车,已是半夜。我们父女在路上拉车,听到附近村里人放炮过年,心里才不是滋味。现在又来上学,总得好好用心,才对得起大人……”

后来我和李爱莲同桌,我给她讲当兵,在部队里如何喂猪。她给我讲小时候自己爬榆树,一早晨爬了八棵,采榆钱回家做饭。家里妈挺善良,爹脾气不好,爱喝酒,喝醉酒就打人。

春天了,柳树吐米芽了。一天晚饭,我在教室吃,李爱莲悄悄推给我一个碗。我低头一看,是几个菜团子,嫩柳叶蒸做的。我感激地看她一眼,急忙尝了尝,竟觉山珍海味一般。

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痩得皮包骨头的“磨桌”突然脸蛋红扑扑的。这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我到厕所解手,发现地上有几张破纸在烧,火里爬着几个刚出壳的幼蝉。“磨桌”盯着那火,蛮有兴味地一个个捡起往嘴里填,接着就满嘴乱嚼起来。我眼中涌出了泪,上前拉住他,犹如拉住自己的亲兄弟:“‘磨桌’,咱们回去吧!”

“五一”了,学校要改善生活。萝卜炖肉,五毛钱一份,穷年不穷节,同学们纷纷慷慨地各买一碗,“哧溜哧溜”放声吃。我端菜回教室,发现李爱莲独自在课桌前埋头趴着,也不动弹。我猜想她经济又犯紧张,便将那菜吃了两口,推给了她。她抬头看看我,眼圈红了,将那菜接了过去。我既是感动,又有些难过,还无端生出些崇高和想保护谁的念头,便眼中涌泪,扭身出了教室。

离高考只剩两个月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学校原以为只考中国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大家一下都着了慌。这时我爹来送馍,问是什么事,我简单地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爹自告奋勇要立刻走汲县。我说:“来回一百八十里呢!”

第三天早晨,爹从县城回来了。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已开了裂,裂口处洇出一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爹的鞋扒下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爹!”我惊叫,却是哭声。

高考结束了。和王全仅分别了一个月,他却大大变了样。我想起李爱莲,忙问:“李爱莲她爹的病怎么样了?她说在新乡考学,考得怎么样?”

王全叹了一口气:“她根本没参加考试,她出嫁啦!她爹这次病得不一般,要死要活的,一到新乡就大吐血。没五百块钱人家不让住院,不开刀就活不了命。一家人急得什么似的,急手现抓钱,哪里借得来?这时王庄的暴发户吕奇说,只要李爱莲嫁给他,他就出医疗费。你想,人命关天的事,又不能等,于是就……”后来,我进了我国北方的一所最高学府。玉阶飞檐,湖畔桃李,莘莘学子。但我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塔铺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是从那里来的一个农家子弟。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顺叙的手法记述了“我”参加高考的过程,虽然叙事平淡,但真实感人,写出了那一代人的辛酸经历。

B.王全年龄较大,因对地方官的不满而决定参加高考,以求将来做官可以整治这些让他痛恨的地方官,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

C.小说结尾一段写“我”不敢忘记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记自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

D.刘震云的《塔铺》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把目光投向乡村,都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乡村的凄美故事,歌颂了人性的纯真。

2.小说中的李爱莲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三次写“我”流泪,每次心情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D 2.①她是个学习自觉用功的人。语文课上,老师因有人睡觉被气走,教室一片混乱,而她依然专心致志地学习。②她是个勤劳吃苦、善良懂事的人。家里穷,她割草卖钱,维持学费。十五岁时陪父亲去外面拉煤,她知道家里的困难,用心学习,不辜负父母。③她是个勇于牺牲自己、孝顺的人。父亲生病,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嫁给一个有钱人,以此换得父亲的医疗费。(答三点即可) 3.①具体分析:第一次是在厕所发现“磨桌”烧幼蝉吃,是同情同学的遭遇,也为那个年代物质极度贫乏而忧心。第二次是在过节时发现李爱莲没有钱改善生活,被李爱莲感动,也为她难过,内心萌发要保护这个脆弱的女孩的念头。第三次是看到父亲走了一百八十里路为自己借书回来时的一只血脚,是对深沉的父爱的感恩。②效果:三次描写,丰富了“我”这个人物形象。突出了处于底层的人在困顿生活中展现出的善良、朴素的品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叙事平淡”分析不当,从小说内容来看,情节跌宕起伏; B项,“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错误,这是对原文“他却大大变了样”的错误理解; C项,“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记自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说法牵强,作者文末提到“我不敢忘记,我是从那里来的一个农家子弟”,表达的是自己不能忘本的情怀,与如何挣扎无关。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先在文中找出和人物相关的描写、叙述、议论等,然后选择能概括人物形象的词汇组织答案,可先用一到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人物形象,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筛选出与李爱莲这一人物相关的描写、评价性的语句,提取相关的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原文“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地诵读课文,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就这一个是好学生”,写她学习认真;“割草卖钱,维持学费”“我才十五,跟爹到焦作拉煤”“总得好好用心,才对得起大人”“采榆钱回家做饭”,写她刻苦、勤劳、孝顺、懂事;“她根本没参加考试,她出嫁啦!她爹这次病得不一般,要死要活的,一到新乡就大吐血,没五百块钱人家不让住院,不开刀就活不了命。一家人急得什么似的,急手现抓钱,哪里借得来?这时王庄的暴发户吕奇说,只要李爱莲嫁给他,他就出医疗费。你想,人命关天的事,又不能等,于是就……”,为了筹集父亲的医疗费,她嫁给了暴发户,放弃了高考,表现出她牺牲自我和孝顺的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探究,然后进行陈述。此题包含两个小问,一是三次流泪的心情如何,二是其表达效果怎样。此处通过三次流泪的“我”不同的心情的表现主要是丰富“我”的形象特征。文中描写“我”第一次流泪,原文“我到厕所解手,发现地上有几张破纸在烧,火里爬着几个刚出壳的幼蝉。‘磨桌’盯着那火,蛮有兴味地一个个捡起往嘴里填,接着就满嘴乱嚼起来。我眼中涌出了泪,上前拉住他,犹如拉住自己的亲兄弟”,写在厕所发现“磨桌”烧幼蝉吃我眼中涌出了泪,从中可见“我”对“磨桌”的同情与忧心;描写“我”第二次流泪,原文“我端菜回教室,发现李爱莲独自在课桌前埋头趴着,也不动弹。我猜想她经济又犯紧张,便将那菜吃了两口,推给了她。她抬头看看我,眼圈红了,将那菜接了过去。我既是感动,又有些难过,还无端生出些崇高和想保护谁的念头,便眼中涌泪,扭身出了教室”,过节时李爱莲没有钱改善生活,“我”便将自己的菜给了她,“她抬头看看我,眼圈红了,将那菜接了过去”,直接写出了“我”的感动与难过;描写“我”第三次流泪,原文“我”看到父亲走了一百八十里路为自己借书回来时的一只血脚,“我惊叫,却是哭声”,从中可见“我”对父亲的感恩。通过这三次描写,我们可以分辨出“我”的形象特点:有同情心,善良朴素,懂得感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全媒体正在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枝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第6期)

材料二:

材料三: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人的第一信息源,全媒体不断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重组着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链条,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

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全彩印刷,推出融媒体工作室机制,组建了“一本政经”“麻辣财经”等45个专业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室,做大做强报网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7. 86亿人次;新华社自主研发推出“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并发布全球媒体首个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和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 “A1合成新闻主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深入研究运用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全力推进4K超高清电视技术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日报社践行“深度融合、移动先行”理念,把一份发行70万份的英文报纸转型升级为一个覆盖2亿多海内外用户的全媒体宣传平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手笔正等待我们去创造。

(摘编自《勇立潮头,推进全媒体时代“融合+”》,人民网2019年1月28日)

材料四:

美国最早的媒体融合试验成果是“坦帕新闻中心”,2000年3月美国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成立“坦帕新闻中心”,将旗下的报纸、网站和电视台安置在同一座传媒大厦中。各家媒体员工、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保持独立的前提下,该集团在大厦中设立了新闻编辑部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在报纸、网站、电视台之间实行资源共享,互相配合进行新闻的采集、写作和共享,不仅大大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更优化了报道效果和时效性。在“坦帕新闻中心”这一媒体融合范例的带动下,美国涌现了多种媒体融合模式。

整体上来看,美国媒体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技术驱动的内容融合:美国各大媒体积极利用传播新科技,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价值延伸。《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等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实现了报网联动,优化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

需求导向的生产方式融合:美国不少传统媒体以移动互联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新闻信息,争做“24小时全天候运转”的新型媒体。CNN、《芝加哥论坛报》《今日美国》等均实现了 24 小时新闻直播或滚动实时新闻报道,并根据用户阅读习惯有效地安排了新闻内容发布时间。

市场趋势下的传播平台融合:越来越多的数字阅读受众流向新闻网站以外的渠道,新闻供应商正在跟进其转移动向为了接纳更广泛的受众,2007年开始,CNN与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成熟社交网站合作,进行新闻直播等与用户互动;NBC、CBS与Twitter进行了互利共赢的合作;NBC环球与Vox Media、BuzzFecd等新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

(摘编自新元智库《美国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媒体时代,社会主流媒体应该让主流价值导向成为算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B.互联网普及率、手机网民规模正在逐年递增,这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

C.美国媒体融合实践表叨,采用何种模式融合,得看媒体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要。

D.从美国的全媒体融合实践来看,不论是哪一种模式,最终都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指出了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也高屋建瓴地指出全媒体融合发展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B.在全媒体融合的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如果主流媒体不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就有可能会失去原有的“金话筒”优势。

C.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各大媒体纷纷追求融合发展,“万物袢媒”的全媒体时代越来越近。

D.材料三第二段对中国几家主流媒体的报道都侧重于技术的创新,材料四对美国早年“坦帕新闻中心”的分析则侧重于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中国应该如何推动全媒体的融合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画展中,署名“夏语冰”的多幅绘画作品引起关注。这位创造力不遑多让的“夏语冰”就是以会写诗闻名并且已出版诗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写诗、演唱、绘画、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入 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成果。“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具备人 类的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与人类差别较大。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 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 — 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 践上越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它要拥有徐志 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因为徐志摩的诗 歌特色是在与其他诗人诗歌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必须掌握当时其他诗人诗歌的特点,才能更好凸显徐志 摩的诗歌特质。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并非如此。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 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人工智能 只有具备了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了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有徐志摩风格的诗来。

没有人生,我们便无法理解诗和艺术。人工智能正是在这里遭遇滑铁卢。据研究,尽管人工智能具有令 人炫目的高超技能,却很难模仿人类基本、无意识的直觉,这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它可以轻易学会下棋, 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学会。 文艺创作就是这样一座人工智能很难翻越的山峰。创作并非仅仅是遣词造句,它建基于生命体验之上,来自 人生际遇和内在情感,基底是整个人生和人所处的整个世界。在形式层面,人类未必会比人工智能厉害,但是将形式与生命体验密切关联在一起、创造出更优美、更有冲击力的作品,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相比。这是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创作的真正尊严。

正如有人所说,机器人写诗不是要代替人写诗,而是帮助人把诗写得更好。人工智能和人类在创作上各有优劣,重要的不是孰优孰劣,而是如何发挥人工智能作用,帮助我们提升创作品质和水准,使人类创作如虎添翼。就像以往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将推动艺术创作革新一样,这一次,我们获得了一个比以往所有工具都更强大和更方便的工具。它将重塑艺术创作格局,也将重塑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从长远来看,这场巨变难以避免。

人工智能来了,不仅仅带着它的作品来了。我们刚刚踏上这条道路,刚刚接触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尚未思及深层问题。但毫无疑问,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会给我们的观念和实践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正视挑战,在挑战中发掘价值、抓住机遇,必将带来文艺创作的新变化新收获。

——(摘编自卢文超《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艺术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文艺领域促使人类反观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

B.人工智能缺乏生命体验,终究无法创作出优美的、有冲击力的文艺作品。

C.根据莫拉维克悖论,人工智能虽然技能高超,但在感知世界方面甚至不如一个婴儿。

D.技术革新必将推动艺术创作革新,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重塑艺术的创作格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B.文章第三段通过假设论证,证明了情感、意志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的重要性。

C.文章第四段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说明了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

D.文章最后两段阐明中心,指出人类要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艺术挑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了强、弱人工智能的区别,就可以消除人们因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带来的焦虑感。

B.人工智能如果具备了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就能创作出与他们风格一致的作品。

C.面对挑战,人类要有坚定的本体价值自信,也要在观念和创作实践上求新、求突破。

D.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弥补人类创作形式层面的劣势,就能提升人类创作的品质和水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

阅读上面小诗,结合你对生活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拟,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在散文集《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除了写自己的母亲,还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带给史铁生怎样的启发和思考?试举一例,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在散文《我与地坛》中,作者史铁生写到自己的母亲“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结合全文,你如何理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