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亦愿留意。”元贞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

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天统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四散骑常侍。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恤寡,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纮好著述,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选自《北齐书·王纮传》)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防未           萌:发生

B.颇为显祖所待       知:重视

C.长夜荒饮不         寤:睡觉

D.愚嘉善             矜:同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职级不同,“死”的称谓不同,古代称帝王或皇后、皇太后的死为驾崩。文中“世宗暴崩”指世宗遇害突然去世。

B.男: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进行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爵。文中“赐爵平春县男”指王纮因功获得较低的男爵。

C.迁:古代称官职变动,一般用于升职,也可用于降职或者流放。文中“四迁散骑常侍”指王纮四次升任官至散骑常侍。

D.孤:古代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用于帝王自称。文中“爱孤恤寡”指热爱抚恤幼而丧父和夫死未嫁之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2)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

4.王纮的进言体现了他的哪些军事思想?请简要概括。

 

1.C 2.A 3.(1)君亡臣死,自然是正常的礼节,但贼人力气小,砍得轻,所以我没有死。 (2)不如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百姓士人休养生息,使朝廷和睦,远近归心,以仁义感化他们,以道德影响他们,天下都当安定,难道只是陈朝而已! 4.(1)挑选精兵,占据要地 (2)统筹兼顾,不可冒进 (3)欲要治军,仁德为本。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C项,“寤:睡觉”错误,寤:睡醒。 故选C。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A项,“古代称帝王或皇后、皇太后的死为驾崩”有错误,应该是古代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为驾崩。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常节”应理解为“正常的礼节”,“贼竖”应理解为“贼人”,“力薄”应理解为“力气小”,“斫”应理解为“砍”,句意。第二句中,“薄赋省徭”应理解为“降低赋税,减少徭役”;“息”“养”是使动用法,“息民养士”应理解为“让百姓士人休养生息”;“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都是状语后置句;“肃清”应理解为“安定”;“岂直”应理解为“难道只是”。 4.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 本题要求概括“王纮的进言体现了他的哪些军事思想”,由“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得出,要挑选精兵,占据要地;由“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得出,要统筹兼顾,不可冒进;由“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得出,欲要治军,仁德为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一段文字信息的提取,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个人的性格,应诚有与之相匹配的脸。灵魂是意识,面貌是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一个人的灵魂,最终会呈现在一个人的脸上。人,是一个小宇宙,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人的灵魂;一个是人的肉体面貌。在小宇宙总能量恒定的情况下,灵魂和肉体,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肉体恣肆庞大,灵魂便遭到挤压紧缩,变得微小渺茫,一张脸的骨骼轮廓清晰,说明是灵魂和精神在那里支撑着。这是我厌恶完全坍塌,松弛的面孔和身体的原因——不是老掉了,而是灵魂抽离了。

A.性格与人脸相互匹配,观察人脸就能洞悉灵魂。

B.灵魂对面貌有反作用,灵魂呈现于人的面貌。

C.灵魂与面貌保持均衡,人体总能量就能恒定。

D.面孔松弛,身体老化,完全是灵魂抽离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赞美的对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B.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C.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D. 杏林春暖沐朝霞,绿叶扶疏绽百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仔细审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便会发现以“苦闷”自甘似乎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人性美好的认定,使他们总对自己所设计的前途抱有不灭的希望,并且企望将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通过授徒,薪火相传,在将来实现。

①近代西方哲学家更有以“苦闷”为象征的流派

②“苦闷”也是西方知识分子常见的心理特征

③现代西方“苦闷”的思想家、文学家,常常以发疯、自杀为结局

④不同于西方近现代思想家将人性看得那么不堪和绝望

⑤但苦闷中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却多以隐居著书教徒终生

A. ①③⑤②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②①④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乃至让读者不愿看到、________。《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历经千辛万苦捕到大马林鱼,最终却因遭受鲨鱼袭击而________,这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由此突出他坚忍不拔的“硬汉精神”。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的暴君,才能________出动人的“悲剧美”。

A.不忍卒读  永不言弃  培育 B.不堪卒读  前功尽弃  孕育

C.不忍卒读  前功尽弃  孕育 D.不堪卒读  永不言弃  培育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微博上关于“建议改进校服美感,倡议‘一校一款’”的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2.1万人次参与了讨论。“现在的校服各校都是一个样儿,穿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一校一款’,重点校学生爱穿,普通校的未必乐意。”“可以改为有点汉服元素的。”……对此,某知名媒体人感慨:“中国社会到了要更精细地关注孩子们、关注他们美的感受的时候了。”

校服,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承载着时代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向晚报民生版块“新时代新校服”专题投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