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散见着许多关于艺术设计、工匠制作的经典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散见着许多关于艺术设计、工匠制作的经典语录,是探析当时工匠文化世界的重要视角。

器以载道——工匠文化之哲学。“器”是工匠改造自然之物呈现的物质形态,即工匠的设计创造,而“道”则是工匠在造物设计活动中遵循的自然准则和社会规范。《论语》一书多处论及“道”,如“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等,孔子更是将“道”视为人行为规范、价值理想的最高准则。器以载道,“道”与“器”两者相互依存,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器”的内在本质内容,而“器”则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工匠将万物之“道”高度概括为具体的形象特征,制作器物以象征具体事物适宜的特定内涵,也就是“立象以尽意”。“器以载道”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工匠推崇遵循“制器尚象”的造物设计方法理念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孔子同时也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既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更是一切工匠活动的根本准则。器物承载蕴含人们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巧夺天工的工匠活动涉及范围广,彰显“器以载道”的工匠文化哲学。

器以藏礼——工匠文化之文明。礼乐文化贯穿于《论语》并成为孔子的核心思想。西汉戴圣说:“故钟鼓管磬,羽龠干戚,乐之器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礼记·乐记》)工匠对礼器、服饰、青铜器、建筑、车辆等器物的制造具体体现了礼乐文化的各种仪式制度,其对工匠活动同时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工匠器物的制作必须以“礼”为准,器物的使用必须以“礼”为度。“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恒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周礼·考工记》),通过器物的使用强调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礼乐制度规定制器、用器的材质、装饰和纹样等,不同身份地位的使用者所用器物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因此工匠制作各式器物必须合乎礼仪规范,遵循礼制要求。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及的“礼”,实际源于古代的祭礼跪拜礼仪,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等,孔子提出“礼”的根本即是以祭祀礼拜时虔诚敬重的精神态度对待人事万物。

礼制文化催生官营制度,使工匠分工更专业化和精细化,形成早期的工匠管理体制——民间工匠和官营工匠。工匠亦俗称为“工”“百工”等,春秋战国,“百工”制度逐渐趋于成熟。秦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大修土木工程,在军工、器具制造等方面制定严苛的制作标准,因此出现专业的工匠管理机构——将作少府。这是工匠活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的标志。

礼乐文化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推动工匠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匠的劳动受到特定时期某一理论思想的指导或影响和管理制度的制约或规范,这是工匠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器以藏礼”使得工匠文化彰显出中华民族礼学文明崇高而神圣的独特精神意蕴。

(摘编自纪亚芸《<论语>视角下的工匠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对艺术设计、工匠制作有系统阐释,可以帮助我们探析工匠文化世界。

B.“道”是高度概括出来的具体的形象特征,“器”是具体事物适宜的特定内涵。

C.身份地位不同,使用者所用的器物,在材料、装饰、纹样、尺寸上都有相应的规定。

D.工匠分工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促进礼制文化的形成,且使其不断成熟完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从工匠文化之哲学、工匠文化之文明两方面来论述“工匠文化世界”的。

B.文章重点论述了“器以藏礼”,指出礼制文化不断完善,推动了工匠文化的发展。

C.文章第三段引用了很多古代典籍的相关言论来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据古论今,层层推进,证明了现在所提倡的“工匠精神”是有历史渊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制器要遵循“道”,即自然准则和社会规范,工匠所制的“器”蕴含着人们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

B.古代的祭祀跪拜礼仪影响了孔子关于“礼”的论述,他认为“礼”的根本就是以祭拜时虔敬的精神态度对待人事万物。

C.秦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百工”制度逐渐趋于成熟,出现专业的工匠管理机构,使得工匠活动管理体制完善起来。

D.“器以载道”影响古代工匠“制器尚象”的造物设计理念,“器以藏礼”使得工匠文化彰显出中华礼学文明的独特意蕴。

 

1.C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曲解文意。“系统阐释”的表述错误,原文第一句话说“《论语》散见着许多关于艺术设计、工匠制作的经典语录”。 B项,张冠李戴。对“道”与“器”的解说颠倒了。事实上,“器”是高度概括出来的具体的形象特征,“道”才是具体事物适宜的特定内涵。 D项,“工匠分工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促进礼制文化的形成”的表述因果倒置。原文是说“礼制文化催生官营制度,使工匠分工更专业化和精细化”。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无中生有。从“器以载道——工匠文化之哲学”“器以藏礼——工匠文化之文明”等文字可知: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古代工匠文化,并未提及现代“工匠精神”。 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项,错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百工’制度逐渐趋于成熟”这个地方。从原文倒数第二段可知:春秋战国,“百工”制度逐渐趋于成熟。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艺复兴是一个文化奇迹,在那些年代,________,还有我们伟大的伽利略等物理学家,还有弗兰西斯.培根等哲学家。伽利略开创了实验验证真理的先河,而培根“子”则是宣扬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人。_______,因为它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一样,创立一派学说并广收信徒。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于是,为了______,人们就不断用实验物理的方法去探究新的知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 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 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 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武则天虽然身居内宫,却对扬州漕运案        ,命狄仁杰为钦差彻查案件背后隐藏的元凶主谋。

诸葛亮经过缜密的思考,对赤壁之战的局势         ,认识到如果杀死曹操,则北方必然大乱,孙吴就会趁机得势。

这个会场的指示图上,用三个国家的文字标明的路线十分清楚,让人       ,极大地方便了来参会的代表。

A.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B.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了如指掌

C.了如指掌  一目了然  洞若观火

D.一目了然  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4)王勃《滕王阁序》用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真正逍遥的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