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采菊东篱,寄情山水,享清闲喜恬淡,中国文人持有闲适的情怀。

材料:

苦闷            雄壮               感伤

怀愤懑诉愁苦    存慷慨显激昂       寄孤苦抒忧愁

送别友人    怀才不遇   思念家乡  留取丹心   报国无门   矢志报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怀愤懑诉愁苦,中国文人怀有苦闷的情怀。 ②思念家乡,友人送別,寄孤苦抒忧愁,中国文人具有感伤的情怀。 ③留取丹心,矢志报国,存慷慨显激昂,中国文人拥有雄壮的青怀 【解析】 此题考核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写,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是提供材料的仿写,注意先是两个成语,然后是中间的六字短语,最后是“中国文人具有……的情怀。注意四字词语,六字词语和情怀之间的对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5)《菩萨蛮》(其二)中,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常征君

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望。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养病。征君:古代未曾做官的人。见及:前来问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极言自己病体之弱,“儿扶”还须“策杖”;下句极写卧病时间之长,超过“一秋”。

B. 颔联叙写自己由于久病无力,近来很少梳洗白发;身体消瘦,寒衣穿在身上也显得又宽又长。

C. 颈联点题:故人担忧“我”的病情,特来问候;临别之际,彼此伤心,相对泪下,黯然神伤。

D. 此诗前几句自叙病态,凄恻动人;后几句送别常征君,情深意挚。全诗层次分明,章法谨严。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文。初未,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官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                       属:写作

B.初未第                       第:宅子

C.侍郎以峻德伟望               峻德:品德高尚

D.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眉飞色舞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当时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京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他的才华,一起举荐他,让他参加正科考试。

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与杜甫风格相似,人称“小杜”。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房屋杂谈

迟子建

人类在结束了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的时代后,极其聪明地选择了房屋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房屋可以遮风挡雨,可以分割成无数空间使生活变得更井然有序,于是有了卧室、厅房、厨房、储藏室、卫生间等等的格局。人类在发明房屋时最浪漫的一笔就是对窗口的设置。透过窗口,可以望见森林、原野、河流、动物、花朵、庄稼等等,更重要的是,窗口可以感知阳光和月光,因为它更多地承受了人们的睡眠,所以它也是诞生梦最多的场所。

房屋不仅仅是人的休息之所,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场所。人们需要祈祷,于是有了风格各异的教堂;人们需要歌声,于是这世界多了一些著名歌剧院的建筑。房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气息的一种象征。我想天空的飞鸟在掠过人类居住的房屋时,一定把它们看成了人类的外衣。这外衣有新有旧,有的朴素有的华美,但它们因风格各异而显得多姿多彩。

我没有集邮的爱好,但还是比较喜欢邮政部门发行的一套很普通大众的民居图案的邮票。它十分朴素、典雅、浑和,很符合我的欣赏口味。最常见的是那种面值二十分的上海民居的邮票,灰色的青砖楼上是淡绿色的屋顶,门顶上有半月形的门楣装饰。窗格很碎,仿佛是想轰赶过分炽烈的阳光,它给人一种古老沉凝的感觉。而广西民居的设计则不一样,它看上去轻隽秀丽,屋檐的斜坡长长的,仿佛那一带的人喜欢坐在屋里听雨水从屋顶滑过的声音。云南民居散发着红土高原特有的朴拙气息,它们看上去像宫殿一样古色古香。而四川民居一眼望去给人一种层层叠叠的感觉,仿佛建筑在艰险的蜀道上,房屋看上去很坚固实用,能想见里面的板凳一定是矮矮的,而茶壶则敦实硕大。这套邮票中没有黑龙江的民居,若有,我想应该是在大兴安岭漠河一带的木刻楞民居,因为走遍了黑龙江,只有那里的民居才有特点。

木刻楞房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木头垒起的房屋。它一般都很高大,房中竖有几根作为支撑点的圆柱。由于漠河冬季严寒漫长,风烈雪猛,所以木刻楞房屋的外表要糊上厚厚的黄泥。这种房屋多半不用画蛇添足再加一个天蓬,屋顶就算是天蓬了,所以在屋中抬头仰望,看到的就是斗笠形均匀铺开的红松木,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森林的感觉,能嗅到木质特有的气息。房子里至少要砌两面火墙,搭两个火炉,火炉既可用来取暖,又可用来做饭。这种屋子的地面只有用木板铺就才能与房屋的气氛相得益彰。不用说,家具也都是木质的了,而且越古旧越好。人们在这样的屋子里可以高声大气地说话。从房屋的外观来看,南墙上多半挂着东北特有的蒜辫子、菜籽、鱼干等等,而西墙则挂着各种农具和捕鱼的工具。这样的房屋看上去非常浑和大气,可以想见它们是多么适合喝着烧酒讲着粗野笑话的极北地区的人居住。冬季的雪花开始拥抱漠北小镇时,这些房屋就更显得无与伦比的沉静。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成为大自然最和谐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在电视还是在画报上看到木刻楞房屋,都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

然而今年3月9日,我因观测日全食再次回到漠河时,发现房屋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建的房子不再是木刻楞的,而是在任何乡镇随处可见的红砖房。那种长方形的、像个红棺材一样死气沉沉的房屋。据说漠河能建这样房子的多半是比较富裕的人家,这更加使我担忧不已。因为人的生活总是往好处发展,如果这一带的人把建造红砖房视为一种时髦的话,木刻楞房屋将会在不久远的将来消失。

我讨厌红砖房那种俗气之极的色彩,它对漠北风光实在是一种破坏,它永远无法与那么纯净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我甚至这样想,如果没有了木刻楞房屋,北极村还成其为北极村吗?假若我有权力,我将下达一道命令,不许那里的人们再建造红砖房,要保持木刻楞房屋的原始基调。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一个村镇的房屋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文明和文化的一种保护。

许多作家和画家都无比钟情于对房屋的抒写和描绘。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有大段大段的对房屋的描写,他甚至能把每一条回廊都写得光彩勃发。我所崇敬的大画家梵高和蒙克,他们也在画中动情地描绘教堂和村镇的房屋风景,房屋像精灵一样在画面中闪烁,它有血有肉,它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休息之所了。有特点的房屋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我不敢设想,如果全世界的房屋都成为一种模式,人类的文化是不是会随之急剧地倒退以至衰亡?

我们需要在房屋里休息,更需要在它的怀抱中永久地梦想。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本文第一段使用“极其聪明”一词,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赋予房屋多重意义的肯定和赞扬。

B. 作者认为好的房屋构造应与大自然和谐相生,而红砖房败就败在那俗气的红色无法与纯净的自然融为一体。

C. 倒数第二段引用三位大师对房屋的描画,旨在揭示房屋对于人们心灵层面的意义,从而引发对人类文化的思考。

D. 最后一段中 “更需要在它的怀抱中永久地梦想”这句话照应第一段,重申了房屋对于人类的意义。

2.作者认为房屋的存在具有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文章重点写漠河的木刻楞房,为什么不以“永远的木刻楞房”为题,而以“房屋杂谈”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