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

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

①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①莅临改为到 ②寒舍改为府上或贵府 ③家父改为令尊 ④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 ⑤惠赠改为送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这里主要考查的是谦敬辞的运用,用于自己的要用谦辞,用于别人的要用敬辞,不可混淆。“莅临”是书面语、敬语,多用于指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寒舍”是谦辞,谦称自己的家。“家父”是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应用敬辞“令尊”。“鼎力相助”是敬辞,表示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惠赠”是敬辞,表示别人的赠予,改为“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日

B.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D.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奇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题目中所提示的诗句。

①《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送行之人诀别。

②《鸿门宴》中,樊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刘邦不要计较细枝末节,赶快离开项羽大营。

③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进行了高度赞美,讴歌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①“乌台诗案”后,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黄州。此诗写在他初到黄州之时。②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③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④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整首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B.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C.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乃是自我宽慰,略带牢骚。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D.最后两句诗人觉得自己贬官到此一事无成,却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为此感到十分惭愧,体现了苏轼强烈的责任意识。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历职方郎中,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纶自将中军,大破贼,复一府二县。诏加右副都御史。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又考旧制,建水寨五,扼海口,广东境内悉定。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练兵。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是岁秋,蓟、昌无警。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遂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其冬,予告归。万历五年卒官。太子太保,谥襄敏。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B.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C.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D.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行服,就是服丧、守孝,尊亲死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兵部,我国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武官的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的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谭纶不畏凶险,身先士卒。尽管倭寇伏击了都指挥欧阳深,攻陷多地,但他毫无畏惧,围起栅栏,倭寇只好退走了。谭纶亲率军队进攻,收复了失地。

B.谭纶仁爱宽厚,体恤民生。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后,看到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民生凋敝,十分残破,于是请求朝廷缓征、减免其他赋税。

C.谭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担任边帅,修筑防备敌人的楼台控制要害地区,为增强边境防备做出贡献。

D.谭纶沉着刚毅,懂得用兵。他在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期间,考察研究地形,分路建营,形成掎角之势,确保了蓟镇、昌平地区的稳定。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

(2)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 枣

李 娟

抢在葵花成熟之前,沙枣抢先一步丰收了。

我妈说:“这就是麻雀们整个冬天里的口粮。” 此地的麻雀何其富足!冬日里的每一天,它们起床后,像掀开棉被一般抖落翅膀上的雪,往最近的沙枣枝一跳,就开始用餐了。 它扭头向左啄几口,再扭头向右啄几口。

吃完了脑袋附近的,挪一下小爪,继续左右开弓吃啊吃啊。

吃饱了,该消食了,大雪中的树林才热闹起来。串门的串门,打招呼的打招呼,吵架的吵架。然后大家一起没头没脑地欢歌,再乱蓬蓬地惊起,呼啦啦,从一棵树涌往另一棵树。

我行走在沙枣林中,猜测麻雀的乐趣。想象它小而黑的眼睛,圆滚滚的身子,平凡的外套。我怜惜它短暂的生命。差点儿忘了自己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穿行在沙枣林中,身边果实累累,像葡萄一样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地低垂,把树枝深深压向地面。 何止是麻雀们的富足,也是我的富足啊。是我视觉上的富足,也是我记忆的富足。

我边走,边摘,边吃。赛虎和丑丑也不知从何得知这是可以吃的好东西。它俩时不时用狗嘴咬住低低垂向地面的一大串沙枣,头一歪,便捋下来满满一嘴。三嚼两嚼,连籽吞下。

在北方的大陆腹心,我相信沙枣是所有孩子童年里最重要的记忆之一。我猜没有一个小学生的作文里不曾提到过它。包括我,也热烈歌颂过沙枣,出于成长中无处依托的激情。

但是到了今天,少年的热情完全消退,我仍愿意赞美沙枣,无条件地,无止境地。

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果实累累,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如盛装的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国家元首的到来。

我一边安抚民众热情,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一边吃啊吃啊,吃得停都停不下来。吃得扁桃垂体都涩涩的。似乎不如此,便无以回报沙枣们的盛情。吃着吃着,又有些羞愧。这可是麻雀们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啊!但是四面一望,这壮观的盛宴!麻雀们绝对吃不完的。就算把乌鸦们加上也吃不完啊。

我暗暗记住这里。幻想有一天能重返此处,带着最心爱的朋友,炫耀一般地请他们见识这荒野深处的奇迹,诱导他们触碰自己多年之前的孤独。

对了,还有沙枣花。

沙枣花是眼下这场奇迹的另一元。我极度渴望,向只在春天闻过沙枣花香的人描述沙枣果实,向只在秋天尝过沙枣果实的人拼命形容沙枣花香——唯有两者共同经历过,才能明白何为沙枣,才能完整体会这块贫瘠之地上的最大传奇——这中亚腹心的金枝玉叶,荒野中的荷尔蒙之树,这片干涸大地上的催情之花。

所有开花结果的树木都诞生于物种的进化,唯有沙枣,诞生于天方夜谭,诞生于金币和银币之间、奇遇记和地中海的古老街道之间,诞生于一千零一夜所有的男欢女爱之间。

它惯于防备,长满尖刺,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伤害。然而世上与忠贞情感相关的事物都富于攻击性,要么玫瑰,要么沙枣。

它扎根于大地最最干涸之处,以挣扎的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细碎。

小小的叶子,小小的,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枣花开了!我所经历的最浓烈的芳香,要么法国香水,要么沙枣花香。 沙枣花开了,这片荒野中所有的年轻的,无依无靠的爱情,终于在大地上停止了流浪。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心甘情愿退守到果实深处。所有爱情瓜熟蒂落。我一边吃沙枣,一边猜测麻雀有没有爱情。

平凡的麻雀,卑微的鸟儿。叽叽喳喳一阵,一辈子就过去了。

而沙枣供养的另一类鸟儿——乌鸦——体态稍大,想必也胃口稍好吧。乌鸦穿着黑衣服,所以看上去有强烈的庄严感。可大家对它的印象只有聒噪与不吉利。

可是当乌鸦起飞的时候,和世上所有鸟儿一样,身姿有着飞翔特有的豪情。

乌鸦的爱情呢?

乌鸦成群翱翔。不远处雁阵成行。大地上的秋天隆重得如国王登基的庆典。在隆重的秋天里,我一边吃沙枣一边反复思量,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呢?

(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沙枣带着涩味不甚可口,但作者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盛情,所以在林中边走边吃,竟然感染得两条狗都大口吞咽。

B.沙枣带给了作者丰富的文学想象,因其生长环境恶劣、枝干多刺和花香浓烈等特点而被赋予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情感内涵。

C.文章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麻雀饱食嬉闹的场面,表现了麻雀的平庸,并借此感叹其生命短暂卑微,体现了作者悲悯的情怀。

D.文章以“过冬”起,以“过冬”结,首尾呼应,而末句“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的追问再次含蓄地表达了对沙枣的赞美。

2.文章写乌鸦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为什么在少年的热情消退后仍愿意赞美沙枣?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