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⑶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第①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荷香什么特点?

(1)修辞手法:     (2)荷香特点:

2.选文第二段中能不能用括号里的字代替“泻”和“浮”?为什么。

3.概括⑴⑵两段文字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0个字。

4.第③描写荷塘四周的什么景物?此景物具有哪些特点?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1)景物:    (2)景物的特点:     (3)内心感受:

 

1.(1)通感(比喻);(2)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清淡缥缈的特点。 2.不能。“泻”的范围广,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静止呆板。“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升”则失去恬静朦胧之态。 3.(1)月色下的荷塘(2)荷塘上的月色 4.(1)树;(2)密集参差,树色阴阴,风姿绰约;(3)说明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及苦闷的思想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文中具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和概括事物的特点的能力。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阅读第①段,找到画线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写荷香用了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2.本题考查品味散文中精彩的语言表现力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炼字,考动词。回答本题时,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结合语意分析该字好在哪里,即该用了该字会收到何种效果。本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先回答“不能”用“照”代替“泻”,然后答出用“泻”的好处,最后答出“照”字不好的原因。“泻”字把月光比作流水,是喻体的自然延伸,表现月光撒向叶子和花时的动感,月光好像动起来了,表达月光那种流动感,写出了月光的那种动态的意境美。“泻”字再配上形容词“静静”,更增加了月光流动的静谧感。“照”的范围窄,静止呆板。同样的答题思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句中“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渲染了恬静、朦胧的意境。而“升”则失去恬静朦胧之态。 3.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重要段落的内容的能力。阅读第(1)(2)这两节文字。第(1)节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接着用通感手法写出了荷香的若有若无、清淡缥缈。“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清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所以第(1)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月色下的荷塘”。第(2)节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这里着力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响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所以第(2)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荷塘上的月色”。注意此题有字数限制。 4.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重要段落中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出第③节中描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及其特点,还要求分析第③节末尾一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所表达的作者内心感受。首先要阅读第③节,找到相关语句,从中概括荷塘四周的景物。由“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可概括出第一问,即荷塘四周的景物是“树”。由下文“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可概括出树“密集”的特点。由“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可概括出“树色阴阴”的特点。由“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可概括出树“风姿绰约”的特点。最后一问,要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四一二政变后,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内心无法平静。就本句而言,其中“但”是转折连词,强调后面的部分,作者此时正是人生失意之时,抑郁惆怅,面对当时纷杂的时代不禁感到伤心失落。而荷塘中的青蛙如同快乐的天使,流离于世俗之外,只知道欢声叫嚷,一派纷繁热闹,不需要顾及什么烦恼。作者以动衬静,用蛙声蝉声的热闹更加反衬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及苦闷的思想感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这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2)请赏析这首诗结尾一句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4)__________,悠悠我心。

(5)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

(6)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破荆州(当)    东望武昌(现在湖北鄂城,不是现在的武昌)

B.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举匏樽以相属(葫芦)

C.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即多有所得)

D.驾一叶之扁舟(形容船小)  江陵(向下)

2.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B.客有吹洞箫者

C.大王来何操 D.月出于东山之上

3.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哲学经典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学经典能帮助我们齐家、安邦、平天下,史学经典能帮助我们           ,经济学经典能帮助我们              ,伦理学经典能促使我们               ,文学经典能促使我们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富人民、兴地方、强国家    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B.“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C.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

D.《舌尖上的中国2》摄制组历时半年,遍访各地美食,足迹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以及部分海外城市,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