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时候的莘莘学子们,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原因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______,随后走进了一位______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先生______,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______,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候的莘莘学子们,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原因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B.那时候的莘莘学子们,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原因是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C.那时候的莘莘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D.那时候的莘莘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原因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B.“可是也有一点喽!”,向上一翻眼睛,轻轻点一下头
C.“可是也有一点喽!”,头轻轻点一下,眼微微翻一下
D.眼睛向下一翻,头轻轻点一下,“可是也有一点喽!”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才济济 短小精悍 博闻强记 全神贯注
B.座无虚席 小巧玲珑 见多识广 屏息以待
C.人才济济 小巧玲珑 见多识广 全神贯注
D.座无虚席 短小精悍 博闻强记 屏息以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在自我标榜之后,以反问语气做出了“____”的结论,而庄子在用生活常理论述一番后,也以反问语气质问:“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以至于流连忘返了。
(3)韩愈在《师说》中两次提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第一次说他们“____”,意在与士大夫以从师为耻形成对照;第二次说他们不被士大夫看重,可士大夫们的智慧比不上他们,最后以反问语气感叹道:“____!”
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辞
刘彻[注]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刘彻即汉武帝。《汉武帝故事》上说:“上(武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意义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情韵不一样,刘彻诗清新明丽,刘邦诗苍莽雄放。
B.第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欣然中流”的热烈场面描写得绘声绘色。
C.最后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的悲慨。
D.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子,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候、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候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
B.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
C.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
D.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冢是高的土山,是皇室专用高而大的坟墓;陵是贵族、有身份的人死后的居所。
B.鸿沟是古代运河,在今河南境内,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明显的界限。
C.大逆,封建时代指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谋大逆”在古代属于十恶不敖的重大犯罪。文中的“大逆”刘邦指的是项羽杀义帝的行为。
D.公,古爵位名。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润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决斗,刘邦却把项羽的所作所为归纳了十条罪状,不屑应对他的挑战。
B.项羽听了刘邦的话非常生气,埋伏的弓弩射中了汉王。刘邦为了迷惑对方,假装自己伤了脚趾,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主动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后来,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
D.项羽与刘邦在数年的楚汉之争中,互有输赢。但是,项羽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而刘邦能够从大局出发,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最终项羽失败,刘邦夺得了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2)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二望头和“夏”之间是什么关系?
许宏:从时段上来讲,二里头文化属于“原史时代”。但不少朋友会因为它已进入国家阶段,而将其划归“历史时期”。其实原史和历史的划分,着眼点是文字的使用与否及其程度,而与社会发展阶段无涉。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三联生活周刊:你相信夏王朝存在过吗?
许宏: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到目前为止,这是个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问题。传世文献中记载了夏王朝的存在,这些记载集中于东周至汉晋人的追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当然是存在的。但透过这些追述性质的文献,我们能够知道当时的人是如何描述看待“夏”的,但却不能据此确证夏王朝的存在,它们是文本而非史实本身。对于古籍,我们既不能无条件地尽信,也没有充分证据认为其全系伪造。对其辨伪或证实工作,只能就一事论一事,逐一搞清,而无法举一反三,从某书或某事之可信推定其他的书或其他的事也都可信。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者,肯定不在少数,权且存疑,也不失为科学的态度。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研究显然是不以司马迁《史记》一类的古史框架为前提的。如果抛弃了传统的古史框架,今天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己的来处?
许宏:对于传统的古史框架,不是抛弃而是超越,我们正在探寻考古学贡献于人类文明史研究乃至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法则建构的更大的可能空间。一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早已不再是“历史学的侍女”,而是充分借鉴艺术史、民族志、语言学、口述传统乃至自然科学的多重证据,更为全方位地研究过去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变迁的独立学科。
就像有的学者说的,现在存在一种整体上的中国焦虑,我们都想弄清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我们在做的也是学术上的寻根问祖的工作。挥煌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正是建基于对外来青铜冶铸技术的吸纳、数千年炉火纯青的模制陶器的传统以及意识形态层面对礼制建构的追求之上的。像二里头这样一个广城王权国家的架构,究竟是自己产生的,还是受到外来影响,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中国从来就没有自外于世界,一定要把“中国”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放到全球文明史的框架里去审视。在传统的古史框架和话语系统之外,探寻考古学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独特表达,既不等于历史虚无,也无损于原有古史框架带给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
(删改自刘周岩《许宏:无“疑”则无当代之学问》)
材料二
三联生活周刊:你主张我们应查视《史记》为中国人确立的古史框案,原因是什么?
孙庆伟:首先,我认为《史记》的古史框架基本可意。有入怀凝《史记》的古史体系,实际上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和夸大了。因为就篇章而膏,从《般本纪》之后无人怀疑,因为有般墟甲骨可以印证,《周本纪》《秦本纪》也没有疑问。真正有待于证实的,就是《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但这两着在司马迁哪里是裁然不同的,《夏本纪》与《般本纪》《周本纪》《秦本纪》属一类,可信度是很高的,而《五帝本纪》属于另类,司马迁自己也承认吃不准,因为越久远材料就越少。
其次,也有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情感方面的原因。司马迁是一个“无比深刻而渊博”;的学者。司马迁的可贵,不仅在于他的博学,更在于他对史料的裁断和卓识,所以司马迁自称《史记》的操作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相比《史记》对于古史的通透见解,其中的古史框架其实只是一个具体知识点而已。但显而易见,如果不是司马迁,我们今天连这个框架也不会有,因此怎能轻言放弃?如果我们对司马迁这样一位如此伟大的历史学家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尊敬,我认为这是不可原谅的。
三联生活周刊:就一般的观察而言,相对年轻的知识群体中对中国古史问题或许“疑”的态度更多,你在北京大学教授本科生课程时是怎样的体会?
孙庆伟:就一般年轻学生而言,他们确实夫然地相信“疑古”是先进、科学的治史态度;而“信古”则是保守、落后的研究取向。任由李学勤先生有关“对古书的反思”、和“走出疑古时代”的呐喊与呼吁;同学们依然是我自劳然不动。我当然不是要否定“告史辨”派学者的先进性和重大贡献,恰恰相反,我是想提醒同学们,读完了《五帝本纪》《夏本纪》《般本纪》《周本纪》和《秦本纪》再来“疑古”也不迟——“疑古”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具体的学术实践。以前朱来就说,要“熟读”之后才能“自然有疑”,“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不读书,上来就疑,那不是疑,那是无知。
人们通常认为,怀疑是科学态度,相信则是育目的。但实际上,“有疑”是为了“无疑”,在疑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裁断,所以“信”比“疑”更难,层次更高。现在的很多怀疑是很草率的,只是人云亦云,是缺乏判断力的表现。
(删改自刘周岩《孙庆伟:“信”比“疑”更难》)
材料三
自西周至两汉的文献里,大禹的形象从创世神至夏代的圣王,至半人半兽的天选之人,渐次演变,又相互杂糅。他承载着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于他以及他所开创的“夏”的信仰与明释。
万物之初,洪本希天,老等下激者大地,高安天种之个布土避地。他用规到水里能不断膨胀的种上制造土地,疏身堂洪术,又在大地上流通河流,终于平定山川。天帝于是降干黎民百姓,赐子离治国安邦的九种大法,由高做王,监察百姓的德行。在西周中期的青何偿文中有着类似的文者叙述。但依照现有史料,难以断定在创世神的形象之前,是否存在大高是人的记述。
《诗经》等周人的文献里,大量出现“高述”“高赞”的词汇。历史学家顾顿刚首发现,商周的统治者条把大商,认定自己的领主源自大离之手,“西周中期,大离是山川之神,后来有了社稷,又为社神”。
借助夏高的形象,先秦诸子阐发自己的政治观念。专门研究大高传说的学者杨栋表示,“描绘大禹的辛劳形象,是对辛劳为民精神的赞扬,体现的是请子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背后,是要塑造大禹与夏王朝创始人相符的圣王形象,作为“德”的载体,垂范后世。于禹个人,舜任用禹治水,是因他一言一行都合乎法度,“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于禹的功绩,神话中创世者在造地成功后巡视、步测大地,转换为大禹规划、制订九州中国的行政区域、贡赋标准的过程。
来到汉代,《史记·夏本纪》中的大禹治水,已是另一番情形。神话中的原始大水被置换为尧舜时代一场现实的水患灾难,天帝被置换为贤君尧、奔,具有神性的练、禹被置换为尧、难的臣像。创世者命令动物神潜水捞泥被置换为君臣在朝堂上讨论治水人选,而潜水造地则被置换为鲧、禹父子相继的治水事业。伴随国家形态的演进、政治统治的需要,历史化的版本最终占据主流。一则创世神话被转述为一则古代历史的传说。
在司马迁的版本中,舜逝世后,服完三年丧,禹为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来朝拜禹,禹才继承了帝位。禹登基十年后去世,把天下交给益。服丧三年后,益用类似的流程,把帝位让给启,自己躲到集山。但诸候因启的贤德,都离开益而朝拜启,于是启即天子位。然而,写于战国时代的古本《竹书纪年》有言,“益干启位,启杀之”,贤德背后是血淋淋的权力之争。甚至韩非在《韩非子·说疑》中直接攻击祥让制本身,“奔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
司马迁是承接《孟子》的思路,用启的贤德调和此间的冲突。但北京大学孙庆伟教授认为,“以‘尚贤’为总基调的‘禅让’是‘不在其位’的知识阶层企图以‘和平演变’方式获取权力的捷径”。
(删改自刘畅《从神话到史书:文本中的“夏禹”叙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二里头文化尚未进入国家阶段,所以学者们认为它不属于“历史时期”。
B.传世文献证明了夏朝的存在,也展示了东周至汉善人们对夏期的认识。
C.在司马迁眼中,夏、股、周、秦四篇本纪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只有《五帝本纪》部分内容存疑。
D.与《史记》对于古史的通透见解相比,古史框架只是一个知识点,我们阅读研究时无需关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有学者积极呼呼,但是年轻学生依旧倾向于认为“疑古”是先进、科学的,而“信古”是保守、落后的。
B.现在很多人对古史的怀疑只有治学态度,缺乏学术实践,是人云亦云、缺乏判断力的表现。
C.据西周的青钢铭文记载,禹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创世神,受天帝之命布土造地,平定山川。天帝于是降下黎民百姓,命禹监察百姓的德行。
D.在周人的文献里,大禹是山川之神,后来有了社程概念,又被尊为社神。商周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领土来自于大禹,所以祭祀他。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史记》对古史记载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俊姑娘
贾大山
梦庄人不欺生,对我们下乡“知青”无处不好。
玲玲那年虚岁十九,那年秋天,一进村,她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村里的姑娘媳妇们,纷纷走近她,拉她的手,摸她的辫梢,看她胸前的“光荣花”。
村里的老人们夸她:“她不光脸蛋儿俊,眉眼儿俊,手指甲尖儿上都透着一股俊气。”
可是,过了不久,她便得了一个外号:“小白鞋”——平时,她总爱穿一双白力士鞋。
听到这个外号,她哭了一次。
又过了不久,她又得了一个外号:“水蛇腰”——她走路时,腰身总是微微地扭动着。
听到这个外号,她又哭了一次。
后来,又叫她“多米索”——休息时,她不“恋群”,总爱拿个歌片儿,哼着学识谱。
春天队里评工时,那些年龄和她相仿的姑娘们,有的评了八分,有的评了七分,她呢,六分半!
她又哭了,哭得很悲痛。我决定去找队长反映意见。
“队长,玲玲的工分,是不是评得太低了?”
“不低!”队长说,“评工是凭劳动,不是凭模样儿。”
于是,玲玲又多了一个外号:“六分半”。
玲玲到底是个孩子,事情过去,也就忘了,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上工,她也上工;我们写了入团申请书,她也写了入团申请书。但是我们被批了,唯独没有她!
我立刻去找团支书打听落实,她脸色一沉,说:
“入团是凭表现,不是凭模样儿。”
“她净写信!”一个黄头发姑娘说,“上月,我给她统计了一下,她一共寄了四封信!一个姑娘家,给谁写信呀?”
“还爱打电话!”一个胖胖的、脸上有雀斑的姑娘说,“最近,她往大队办公室跑了三趟,打了三个电话!一个姑娘家,给谁打电话呀?”
“她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一个长得很白净的姑娘说。
“什么问题?”我问。
“你等着!”白净姑娘跳下炕,冒着雨走了。不一会儿,拿来一件东西,猛地放到桌上:
“你看,劳动人民谁吃这个?”
我一看,是一个水果罐头瓶子,空的。
新团员公布了。这一回,她没有哭。不但没有哭,反而拿起一个歌片儿,放声地唱起来了。我想和她谈谈心,她说不用了,我已经锻炼出来了。
玲玲变得高傲了,冷淡疏远一切人;她变得懒惰了,三天两头旷工。她故意打扮得十分妖艳,呵呵地笑着、唱着,到沙岗上采野花,在田野里扑蝴蝶,尽情地放荡着自己。
她不只变得高傲了、懒惰了,而且变得很任性。那年秋天,大队决定拆掉村里那座关帝庙,让我们参加两天义务劳动。她听说了,梳洗打扮了一番,非要回城不可。我苦苦劝告,她才答应参加这次集体活动。
谁知,拆庙时,西山墙突然倒塌了,烟尘散去,玲玲不见了。找了半天,在一堆坯块瓦砾下面,看见一条辫子,一张惨白的、流血的脸。
她的伤势很重,尤其是左腿。医生说,这种骨折很难医治,弄不好,要变拐。
梦庄的空气凝固了。
沉默了几天,才听到人们的叹息声、埋怨声:
“唉,多好一个姑娘呀,拐了!”
“拆庙,拆庙,那庙拆得么?”
队长、指导员、团支书和姑娘们到医院看望了玲玲。还买了几个水果罐头。
年终的一天晚上,队里评选“五好社员”时,黄头发姑娘率先发言:
“我提一个——玲玲!”
“同意!”“赞成!”大家一齐附和着。我忍不住说:“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谈谈理由!”人们一齐望着我,似乎对我很不满意。
我说,她有三个外号啊!
“扯淡!”一个小伙子,正颜正色地说,“人家爱穿白鞋,碍你什么?穿白鞋卫生!”
“就是,就是。”人们说,“至于走路爱扭腰……”
“人家扭得好看!”胖胖的、脸上有些雀斑的姑娘说,“叫我扭,我还扭不成哩!”
“就是,就是。”人们又说,“至于爱唱‘多米索’……”
“那不是毛病,而是才能!”白净姑娘很激动,站起来说,“整个梦庄,谁会识谱呀?”
我又说:“爱写信。”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姑娘们的攻击:
“爱写信也算毛病?”
姑娘们尖着嗓子,一齐冲我嚷起来,黄头发姑娘嚷得最欢。争论了一会儿,队长站起来说:
“今年的‘五好社员’,玲玲算一个,同意不?”
“同意!”大家齐声说。
“同意的举手!”
正要表决,“等等。”一个黑胡子老头站起来说,“玲玲还没出院,她,肯定得变拐么?”
“得变拐,医生说的。”几个姑娘说。
突然,一个白胡子老头,从灯影里站起来了。他紧眯着眼睛,几乎把每一个人都看了一遍,才说:
“那么,她要拐不了呢?”
人们肃然地望着他,静默了十几秒钟,一齐举起手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不对“俊姑娘”的外貌做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对他人行为态度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一个阳光、纯洁、善良的美丽少女形象。
B.黑、白胡子老头的出现,是给一群迷失自己价值判断农民的当头棒喝,是一种带着苦涩微笑和沉思的善意提醒。
C.小说以事件为线索,突出人物的活动,并善于根据细节描写,把前后事件串联起来,做到事出有因,因必有果,前后呼应。
D.小说以“俊姑娘”为标题,将视角聚焦在特定时代的农村,以激荡浓烈的叙事笔调描写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揭示剖析了当时农民群众的内心世界和人际人伦生活百态。
2.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人们对俊姑娘由喜欢到嫉妒再到宽容的态度变化,有其深刻的原因,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