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 荷 赵文英 ①数次邂逅,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  荷

赵文英

①数次邂逅,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年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一池清冽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着,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的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荷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勇敢而执著的荷。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一排排的荷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音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的。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而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痴如醉!

⑨据记载,远古时期,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古代精神领域中的种荷者,更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清雅的荷塘中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淤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表达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婷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篇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茅塞顿开,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⑪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有删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列对《说荷》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憾”领起全文,作者震憾于荷的临危不惧,顽强抗争。

B.第④段借助荷的故事,再次强调荷顽强的生命力,是对第③段“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的进一步补充。

C.第⑨段说荷很早就成为诗文中的经典意象,很多文人雅士借荷的高风亮节表达自己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D.文本语言朴实恬淡,不重藻饰,在朴素的叙述中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应该坚持高风亮节,保持生命的活力。

2.《说荷》与《荷塘月色》选段在对荷的描写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说荷》盛赞荷的品质,请结合阅读体验,写出一句吟咏荷的古诗句(《说荷》引用的除外);再写出-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作简要评析。

 

1.D 2.相同点: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中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说荷》中的“但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羞涩地打着朵儿”,《说荷》中写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等。不同点:①《荷塘月色》中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如把嗅觉的“清香”转化为听觉的“歌声”。②《说荷》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如引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句子。 3.示例1:荷叶罗裙一色裁(王吕龄《采莲曲》)示例2:屈原,宁可白沉泪罗江,也不改变忠君爱国的志向和美政的理想。面对小人的陷害和屡次被流放,依旧发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呐喊,节操不变,初心不改。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题中D项,“语言朴实恬淡”错,原文第二、六、七段中对荷花的描写,如“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的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荷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第八、九、十段对荷的议论抒情,如“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茅塞顿开,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可知《说荷》的语言并不是朴实恬淡的,而是充满诗意的,并且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然后比较两篇文章运用修辞手法的异同,先指明修辞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说荷》主要运用修辞手法:(1)比喻: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静立如山,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2)拟人: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 (3)引用:文中太多,主要集中在倒数第三段中。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塘月色》主要运用修辞手法:(1)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2)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3)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所以相同点是: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不同点:《说荷》有引用的手法,《荷塘月色》有通感的手法。 3.本题考查识记诗句、语言表达以及对某个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做此题时,需要学生储备大量关于吟咏荷的古诗句,另写的古诗句必须是《说荷》引用之外的,注明作者及出处;再写出一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需要了解荷花有哪些品质,荷花有清白、高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的品质,要扣荷花某一品质进行评析。回答第一问,如:荷叶罗裙一色裁(王吕龄《采莲曲》);回答第二问,如:屈原,宁可白沉泪罗江,也不改变忠君爱国的志向和美政的理想。面对小人的陷害和屡次被流放,依旧发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呐喊,节操不变,初心不改。示例扣住荷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进行评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③启超没有什么学问一一可是也有一点喽!(《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教材中很多语句不仅丰富着我们的语言知识,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启迪。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以“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为主题,在下列提供的成语中任选三个组成一组,模仿画线的句子,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

要求:(1)符合首句的观点:  (2)句式基本一致。

成语:

锲而不舍    见义勇为    规行矩步  雪中送炭  孜孜求学    夙兴夜寐

筚路蓝缕  古道热肠  苦心孤诣

成语深植于中华文化,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幅博人的风景,那么成语就是它的微型景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言传身教”,每一个成语给我们诠释的都是教育的真谛,它体现的爱生育人的教育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明”字:____,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可是,《说文解字》却道:“明,照也。”____,这是“明”的本义。于是,人们纳闷了:为什么是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所以,____,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而在明月当空的晚上,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____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①  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明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    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③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④  在数学领域,  ⑤  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⑥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光怪陆离    大彻大悟    研究    浅尝辄止

B.光怪陆离    豁然开朗    摸索    浮光掠影

C.繁芜丛杂    大彻大悟    研究    浮光掠影

D.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摸索    浅尝辄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克思还发明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B.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马克思还发明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D.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3.下列各项中,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而

从而

如果

尤其

而且

B

从而

因而

即使

甚至

而且

C

因而

从而

即使

甚至

何况

D

从而

因而

如果

尤其

何况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是不了解自己的心志。

(2)在《氓》中,女子以桑树的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