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作家研究中最基础的史料整理工作,年谱是作家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作家研究中最基础的史料整理工作,年谱是作家一生创作与生活的编年史,是纪传性和纪实性的整合。

相对而言,传记类写作虽然以史实为本,但往往是一种带着情感、情绪的追述式或追忆式文学写作。不管是自传还是一般的传记,都会在史料呈现、还原的基础上通过“纪传式叙述”而具有“故事性”特征。面对同一个传主,同样以史实为本,纪传与纪实写法却大异其趣。年谱作者隐身在史实背后,成为客观记述、冷静归档史料的史学家。而传记作者在对传主跌宕命运“同情与理解”中有时会化身为与传主进行文字对话的文学家,或是传主创作与人生来龙去脉的解说员和阐释者。在此意义上,传记可以流行由很多人创作的不同版本,而以史学研究为圭臬的年谱只要有一本完备优秀的就够了。后来者仅需查漏补缺续编史料细节而已,否则就是重复性的研究工作。比如鲁迅传记已有30多个流行的版本,而鲁迅年谱的版本相对单一,而且只在有新的发现时才重新修订。

相较于既受普通读者又受学术同行欢迎的作家传记与评传,年谱写作更重史料而不重可读性。如果说传记作者的传记写法有知音型和旁观者型两大类,那么年谱写法基本是旁观者型的一种写作:史料陈述,作者隐身。其中,部分学者既著有作家年谱,同时又著有作家传记与评传。好的写作者能够以两套笔墨,两种写法在传记、评传与年谱之间恪守某种界线。比如易彬的《穆旦年谱》和《穆旦评传》。不同写法既使故事与史料各有来处各有去处,亦使评论与史料互相使用与互证,读者所见则是故事性与纪实性各自见长的纪传与纪实。

年谱写作是在时间轴意义上对作家生平与创作进行的全记录,不论大事小事只需按照年月日逐条次第铺排罗列下来,甚至是以一种流水账式的写法,完整同等呈现作家人生与创作经历中的“大变故”与“小故事”。这种写法需要的不仅是作家生活事件中不论“震惊处”还是“平凡处”的各种事实支撑,更需要的是历史细节的真实还原。同样都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传主生命中的“震惊事件”或思想、创作转变的关节点往往在传记与评传中成为“亮点”和“重头戏”,考验着写作者对传主生平活动的聚会判断能力和文字铺陈功力。同时,传记作者如果进入完全的细节真实展览而不做任何评判,则传记写作更接近于年谱写作;相反,如果在基本史实上加入较多文学性与故事性的描述,则成为典型的文学评传。

总之,史料史实是年谱写作的学术生命线,年谱作者不必论道、不应评判而应退场,让位于史实本身开口,这才是年谱的真正写法。

(摘编自李润霞《作者隐身,史实开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年谱以史实为本,以编年史的形式客观冷静地记述作家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的重要事件。

B.鲁迅年谱的版本相对单一,因为年谱追求史料的完备真实而不注重作者的主观阐释。

C.“史料陈述,作者隐身”的写作,使得年谱可读性很低,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年谱在呈现作家人生与创作经历中的“大变故”与“小故事”时必须注意详略取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年谱的纪传性与纪实性的特点进行论述时,侧重分析其纪实性。

B.文章通过年谱与传记的对比,多角度分析年谱不同于传记的鲜明特点。

C.文章按照提出观点、展开论证、得出结论的写作思路展开,层次分明。

D.文章使用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从三个层面论证“作者隐身”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文学价值而言,年谱可能不如传记,因为年谱追求的主要是在史学研究上的价值。

B.为了保证客观性,年谱作者不应流露对传主的同情与理解,更不应成为传主的知音。

C.同一传主的年谱与传记放在一起参照来读,能使人获得纪实性与故事性的双重感受。

D.在记述历史的细节时,年谱与传记在写作目的、写作方式上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

 

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记述作家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的重要事件”错误,原文是说“年谱写作是在时间轴意义上对作家生平与创作进行的全记录,不论大事小事只需按照年月日逐条次第铺排罗列下来,甚至是以一种流水账式的写法,完整同等呈现作家人生与创作经历中的‘大变故’与‘小故事’”; B项,“因为年谱追求史料的完备真实而不注重作者的主观阐释”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是说“在此意义上,传记可以流行由很多人创作的不同版本,而以史学研究为圭臬的年谱只要有一本完备优秀的就够了……”; D项,“必须注意详略取舍”错误,原文是说“完整同等呈现作家人生与创作经历中的‘大变故’与‘小故事’”。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文章使用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错误,文章使用的是并列的论证结构。 故选D。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年谱作者不应流露对传主的同情与理解,更不应成为传主的知音”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

文帝时,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建元二年,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腧,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B.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C.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

D.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即项羽,籍是名,羽是字。古人对平辈或尊辈多称名,在自称及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中则多称字。

B.二千石,汉代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因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所以也称郡守为“二千石”。

C.“归老”指退休养老。古代表示退休的词语还有“致仕”、“致政”“移疾”、“乞骸骨”、“告老还乡”等。

D.洗沐,指代休假。秦汉时有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因此官府每五天休假一天,称为“洗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石君石奋因恭敬谨慎的态度深受汉高祖刘邦的喜爱,汉高祖命他担任中涓一职,受理大臣文书和谒见之事。

B.子孙有过错,万石君不亲自责骂,而让其他子孙责备犯错之人,经族中长辈求情,承认并改正错误后才可原谅。

C.石建作为万石君的长子,也非常孝顺,他做郎中令时还常常亲自为父亲清洗贴身衣物,并且不让父亲知晓。

D.司马迁引用孔子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评价万石君,认为万石君是一位以身作则、行为敦厚的君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

(2)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羽音声调激愤,变徵则声调悲凉。

B.“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五部经书。

C.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D.“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其中“独”指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B.(亚父)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D.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B.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然,籍何以至此

C.甚矣,汝之不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择师而教之/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B.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肉食者,未能远谋

C.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惑而不师,其为惑也

D.登高而招,臂加长也/举世而之而不加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