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论语》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庖丁解牛》

③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④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⑤人应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

请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选材料之间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生无所息,诗意栖居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子曰:“生无所息。” 好一个生无所息!人活着便当奋斗,奋斗不止。确曾倾心于陶潜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但也爱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腔热血。生命当奔涌如大河,携石含沙,一路上浩浩荡荡,奔腾呼啸,以劈山穿石的伟力流动,直入汪洋,雄伟而决绝;却也该有那样几条河流,穿越千里,流过岁月,淌经平原,撷取花香,终至累了、倦了之处,轻缓脚步,成了湖泊,虽未入海,一样可以倒影月光,安详静好。人,该像一个斗士一般活着,一样战斗,生无所息;但也不能终日只是一个斗士,荷尔德林告诚我们“人,还要诗意的栖居。”生无所息,诗意栖居。人生,便是这二者的统一。 生无所息,是发愤忘食、焚膏继晷,是精卫填海、水滴石穿,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十年卧薪尝胆,亦是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策”的奋斗不止。“逝者如斯夫,不含昼夜”,而我们的生命亦如此不舍昼夜的向前奔流,无所息。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鞭策就回响在耳畔,让我们岂敢怠情,岂敢闲逸。 然这一句箴言并不等同一场苦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高呼着“生无所息”的口号投入一场匆匆忙忙的战斗,又在这战斗中精疲力尽直至迷失了匆匆忙忙的自己。 美国的福克纳说:“人生确实需要不断地前行,但倘若一刻不停地赶路,终将会迷失与徘徊。”让那些惯了奔波的双腿愿为某处的风景伫足片刻吧,向一朵花儿微笑,为一株草儿祈祷,如梭罗般在瓦尔登湖畔垂钓,“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来一场梦的旅途,做一次诗意的栖居,就在生无所息的狭隙中暂且将那忙忙碌碌抛诸脑后,“且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此时,只坐观闲云,静守一树荫凉。 生当无所息,人当诗意居。有急有缓,有行有止,有追有舍,有悲有欢,这方为人生智慧,生活百味。遥望那瀑布是极尽活力的生命的狂欢,恢弘壮阔;低观那静潭是遍历风尘后安静的徜徉,淡泊坦然。 人亦如此,该在青春年少最美之际有那“唯我独尊”的坚韧和热血,追逐梦想,生无所息;也总会抬头望望窗边的风景,历览朝晖夕阴,落崖惊风。抛点庸庸碌碌俗人意,换个潇潇洒洒自由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五则材料,都充满哲理。或劝人奋进,或启发人们面向阳光,都发人深省。第①则材料可以喻指人们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第②则材料可以喻指人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第③则材料可以喻指人们的心态和根基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第④则材料可以喻指拥有新的思想,冲破传统,打破现状,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第⑤则材料可以喻指无论生活多么拥挤,心中都必须要留一块空地,保持内心的安详与清宁,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题目要求我们注意所选两则材料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近乎技”的崇高理想与“伸向黑暗地底”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想让我们能忍受一切,而基础才能构筑起理想的大厦;“生无所息”与其他几则材料的关系更清楚,没有勤勉自砺,其他几个方面只能是海市蜃楼;当然,我们在踏实肯干、勤勉奋斗的同时还应该抬头看一看前进的路,应该时不时停下匆匆的脚步,欣赏路边的风景,如此人生将更有诗意。 立意: (1) 追求崇高的理想,先要脚踏实地的奋斗。 (2) 追求更高的理想,留下自己的脚印。 (3) 奋斗不息,追梦不止。 (4) 生命除了不息的奋斗,还有诗意的栖居。 素材: (1)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2)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巴金 (3)要奋斗,要探索,要有所发现,而不要屈服。——丁尼生 (4)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5)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6)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新时代的巨卷正在铺展,逐梦人的舞台更加宽广。无论是执着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的使命担当,还是奔波在获得更高收入、过上更好生活的逐梦路上,奋斗者都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7)栖居地生活,并不是单纯的享乐,也不是纯粹的活着,而是有选择、有意义的度过这珍贵的时光。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重要的不是做出选择的时刻,而是选择之后如何践行,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唯有不懈奋斗,方能让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岁月的征程中,我们走过的脚步才能掷地有声、踏雪留痕。 (8)无意间想起了海德格尔,那位充满诗情画意的老人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那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那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有那起舞弄清影的苏东坡,都在人生天地间诗意的栖居。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生无所息,诗意栖居”亮明观点,揭示主题;接着结合第①⑤句名言开篇点题:生无所息,诗意栖居。人生,便是这二者的统一;之后阐述人生“奋斗”的重要性;接着以“然这一句箴言并不等同一场苦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高呼着“生无所息”的口号投入一场匆匆忙忙的战斗,又在这战斗中精疲力尽直至迷失了匆匆忙忙的自己”过渡,阐述人生只有奋斗而无“栖居”的危害;最后再次点题:生当无所息,人当诗意居。有急有缓,有行有止,有追有舍,有悲有欢,这方为人生智慧,生活百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是从哪四个角度来解说“物联网”的?请简要概括,每个角度不超过 5 个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美国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从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所谓物联网,就是把传感器装备到电网、道路、桥梁、隧道、建筑、供水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真实物体上,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运行特定的程序,从而达到远程控制的一种网络。它具有“网络化”“物联化”“自动化”“感知化”“智能化”等基本特征。要实现物联网,首先离不开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其次,传感器技术也是关键所在,它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除此之外,物联网还需要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有力支持。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4)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书法的色彩简之又简,以黑白为主,①_______。黑是墨色,白是宣纸的底色,那少许的红,则是充满着意味的那一方小小印章。恰是这极简单的色彩组合②_______。这种美,美在简约,美在布局。的纸、黑的字、红的印,如何摆布,怎样组合,是书法对美的追求。③_______,书法更注重的是笔墨。笔的抑扬顿挫,墨的浓淡干湿,落在纸上,每一笔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__________、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么就是朝着__________狂奔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式的诗意世界。

今日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__________。最后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__________。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      过去,我们“衣锦还乡”,我们“落叶归根”,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

B.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C.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D.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表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完全把它击垮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安常处顺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暴自弃

B.知足常乐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惭形秽

C.安常处顺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暴自弃

D.知足常乐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惭形秽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填写的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A.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B.重要的是,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C.尽管如此,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D.尽管如此,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面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札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何事”反问,表明侄子虽然未能入仕显达,却一直谨守礼道,作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此联中两个“穷”字的意义不同。

B. 颔联运用反衬手法,借家乡战乱来反衬侄子守礼修为、品格高洁、卓然突出的形象。而此联后一句又与首联关合,与“何事”之句映照。

C. 尾联出语警策,情意深重。作者劝诫勉励侄子要珍惜时光,勤苦学习会终身受用同时,这也是作者总结人生经验的肺腑之言。

D. 这首诗在语言上平易浅近,质朴自然。没有一个难解字句,毫无半点雕琢痕迹,却摄取了弟侄独特的风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两个具体画面,精妙蕴藉,请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