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都知道,获得银牌的选手的成绩肯定比获铜牌选手的更好一一第二名当然强过第三名。那么,第二名的选手应该比第三名的选手更加开心吧?研究结果却给出相反的答案:银牌得主往往并不满意。戴维.松本和鲍勃·威林厄姆分析了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柔道选手的面表情,最终结果发现,几乎所有(93%)金牌得主都露出了笑容,大部分(70%)铜牌得主也露出了笑容,但是没有一名银牌得主露出笑容。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命名为“银牌脸现象”。为什么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高兴呢?和普通人一样,运动员会把自己与最相近的人做对比。对于银牌得主,最 的比较对象就是金牌得主。人人梦寐以求的是金牌,而不是银牌。但是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所以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地自卑。领奖台上与金牌得主 ,银牌得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自己若能再往上走一步的情形。而对铜牌得主来说,情況又不一样了。铜牌得主更 于下行的对比,也就是和第四名进行比较。第四名没有任何奖励,在领奖台上也没有位置。所以铜牌得主觉得自己是 的,挤进了前三也就意味着他不仅是“参赛者”,更是一名“奖牌得主”。能够获得银牌当然更好,但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能够获得奖牌,也很不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显而易见 近在咫尺 倾向幸运
B.显而易见 近在咫尺 偏向庆幸
C.有目共睹 触手可及 偏向幸运
D.有目共睹 触手可及 倾向庆幸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一一第二名当然强过第三名”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画的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B.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C.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取新一一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但是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的自卑。
B.即便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但是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的自卑。
C.但是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即便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的自卑。
D.所以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的自果,但是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贤能,二者的区别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鸟鸣声和水在冰下流动声来比喻琵琶乐声婉转流畅和滞涩凝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站在岸边,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种柳戏题①
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②,惭无惠化传。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召公有惠政,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亲手种的甘棠树,并作诗篇歌咏他,怀念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种柳”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时间在春季。
B.颔联实写人们笑谈诗人种柳的场景,描绘出一幅官民同乐、和睦融融的愉悦情景。
C.颈联以"当"会”二字,想象柳树硕大树冠应当能遮蔽大地,高耸树干一定能高入云天。
D.尾联运用典故,以议论的口物为全诗画龙点睛,感情真挚深沉,细细读之,意蕴无穷。
2.这首诗的诗眼是“戏”,“戏”是对自己的逗趣,请谈谈诗人是如何自我消遣的?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阿哥潘,土播思乌臧掇族氏。始附宋,赐姓赵氏。世居临洮。祖巴命,富甲诸羌。父阿哥昌,貌甚伟,有力兼人,金贞祐中,以军功至熙河节度使。金亡,保莲花山,以其众来归。皇子阔端之镇西土也,承制以阿哥昌为叠州安抚使。时兵兴,城无居人,至则招逃亡,立城垒,课耕桑以安辑之,年八十,卒于官。
阿哥潘事亲以孝闻,从伐蜀,与宋都统制曹友闻屡战,胜负略相当,以破大安功最,授同知临洮府事。斩朝天关,乘嘉陵江至阆州,获蜀船三百艘。攻利州,生得其刘太尉,战败宋师于川。宋制置使刘雄飞进攻青居山,阿哥潘击之,宵溃,四川大震。进逼成都,略嘉定,平峨眉太平寨,擒其将陈侍郎、田太尉,余众悉降。大小五十余战,皆先陷阵,皇子赐以金甲、银器。岁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临洮见而奇之命摄元帅城益昌。时宋兵屯两川,堡栅相望,矢石交击,历五年而城始完。宪宗出蜀,以阿哥潘为选锋,攻西安,下之,赐金符,授临洮府元帅。帝驻钓鱼山,合州守将王坚夜来斫营,阿哥潘率壮士逆战,手杀数十百人,坚遂引去。明日陛见,帝喜曰:“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赐黄金五十两,名曰拔都。中统建元,诏还镇临洮。岁饥,发私廪以赈贫乏。给民农种粟二千余石、芜菁子百石,人赖不饥。郡当孔道,传置旁午,有司敝于供给。阿哥潘以私马百匹充驿骑,羊千口代民输。帝闻而嘉之,诏京兆行省酬其直。阿哥潘曰:“我岂以私惠而邀公赏耶!”卒不受。以军事赴青居山,道为宋兵所邀,遂死于敌。谥曰桓勇。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岁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临洮/见而奇之/命摄元帅/城益昌
B.岁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临洮/见面奇之/命摄元帅/城益昌
C.岁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临洮见/而奇之/命摄元帅/城益昌
D.岁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临洮/见而奇之/命摄元帅/城益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是天子根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以国姓赐之,以示褒宠。
B.“节度使”,古代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初廷赐以旌节,故称。
C.“同知”即知府,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其办事衙署称“厅”。
D.“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舍相如广成传舍”的“传舍”即驿站所设供行人休息的房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哥潘出身名门,家世显赫。祖父巴命富甲一方,父亲阿哥昌因军功而官至河节度使,归附蒙古政权后又任叠州安抚使,有治政安民之才。
B.阿哥潘作战勇猛,屡建战功。他跟从蒙古军伐蜀,攻克大安,夺取朝天关,缴获蜀船,生擒宋将,大败宋军,占领嘉定,平定峨眉太平赛,战功累累。
C.阿哥潘身先陷阵,深受器重。蒙古皇子、世祖、宪宗伐蜀时,都任用阿哥潘为先锋;帝驻钓鱼山时,阿哥潘又护驾有功,获得赏赐。
D.阿哥潘体恤百姓,以私济公。发生灾荒,阿哥潘打开私人粮仓赈济贫民;他用自己的马和羊为公办事,皇帝嘉奖他,他没有接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则招逃亡,立城垒,课耕桑以安辑之,年八十,卒于官。
(2)阿哥潘以私马百匹充驿骑,羊千口代民输。帝闻而嘉之,诏京兆行省酬其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十七岁的远行
1总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当时我17岁。站台上,全家人给我送行。我面前是一个大旅行包,还有一个硕大的行囊,用背包带捆的很紧,理念是我的衣物和一床新被子。
2我妈站在一旁,又递过来一个书,包装得鼓鼓囊囊的。天气很热,我一面示意他们回去,一面把装满食物的书包递还给我妈,说:“北京什么吃的都有用不着这些。”
3事实上,我妈的担心,从我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开始了。我想读北京的学校,这让她隐隐感到不安。“为什么不报考南方的学校呢?”她总是轻声嘟囔,“听说北京的粮食供应里还有四分之一的杂粮呢。”母亲是中学教师,对学生说的是艰苦奋斗、建设“四化”的大道理,但回到自己家里,她还是希望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4我母亲出生在江淮之间的六安,大学毕业时,为了爱情,和父亲一起来到皖东北的小县城教书。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皖北的吐槽,其中最多的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5她总会用很长的篇幅,怀念大别山区我外公外婆家的小山村,风景有多秀丽,腊肉有多解馋,糍粑有多香甜,蔬菜的种类有多丰富,甚至连简单的用糯米面制作的饼子——糯米粑粑,都被她形容得神乎其神。要用什么样的米和糯米搭配,泡多久,怎么磨,怎么蒸,怎么放到石臼里面舂,最后要放到冬水里保存……说起这些来,她如数家珍。
6其实我去过外婆家,小村子并不像母亲描述的那样山清水秀,外公家的房子也非常低矮。家中饭食的种类更是少的可怜。童年的我认为,淮北平原无论从地形上、气候上,还是物产上、食物上,都比大别山区好。
7不过,外婆的山村也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位于淮北平原的家里。每年冬、夏两季,父亲都会拿着包裹单去邮电局,在高高的绿色柜台后面,有外婆定期寄来的包裹。
8夏天寄来的是一种茶叶,叫瓜片,味道奇苦,但非常耐泡。冬天寄得更多,咸肉、咸鱼、腊鸭、腊鹅,还有被我母亲称作传奇的糯米粑粑。
9外婆家的糯米粑粑是一个个实心儿的,呆头呆脑的圆坨坨。将粑粑简单蒸一蒸,立刻会变得软糯,蘸上白砂糖可以直接吃。我妈还喜欢将粑粑切成块,放在菜汤或肉汤里煮,口感也不错。即便是用火钳夹着它在灶膛里轻轻的烤一烤,也会散发出奇异的谷物的香气。
10每次看到孩子们吃粑粑时流露出对食物的渴望,我妈都会特别得意,并为她是一个“南方人”而深深自豪。南方富庶,北方贫瘠,这是我妈的逻辑。
11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一个十七岁的高中毕业生的选择。这一年的九月,我到了北京,在崭新的环境里开始了大学生活。
12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便开始感到哪里不对,刨除想家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食欲不振。按说。北京广播学院的食堂在北京高校里算做的不错的,我和同学也偶尔凑份子“进城”去吃北京的馆子,但这些都没有办法平复我对家中食物的思念。
13一个人只有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才会理解所谓的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景物,熟悉的味觉习惯显然也是故乡重要的组成部分。
14我有一个科普作家朋友,叫土摩托,他对美食家笔下所谓的“故乡滋味”或者“妈妈的味道”这样解释:除了人在童年时代养成的味觉习惯,每个人消化系统的菌群都像自己的指纹一样,有着独特的组织方式。长时间吃惯了一种或几种食物,肠道的菌群就会相对固定下来,只要遇到类似的食物,就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分解,而遇到陌生的食物,它们就会手足无措,甚至会闹情绪。
15在北京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的肠胃一直在闹情绪,直到我寒假回到家,报复性的吃喝了一整天,世界才逐渐安静下来。
16等再次踏上去往北京的列车,我的包里已经塞满各种故乡的食物:烧鸡、酥糖、腊鹅,还有我妈特地装的糯米粑粑。至今想来,17岁那年的离家是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17它让我切实感受到一个叫故乡的东西,不仅从心理层面,也从生理的层面。与此同时,我开始主动尝试和接纳更加丰富的食物,要知道在读大学之前,我甚至不能吃辣椒。
18后来我成了一名纪录片导演,这一职业需要我不停的与人打交道,而食物恰好是人与人交流最便捷的媒介。为此我不得不带着好奇心,品味各种匪夷所思的吃食,渐渐的,我变成了一个“世界胃”,我可以出国十几天,不吃一顿中餐,心安理得的享用几乎所有的当地食物。
19更难得的是,我开始从餐桌上发现,食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慰藉肠胃的物质。它身上富集的信息就有鲜明的个性,又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20食物与其所在地区气质的某种勾连,以及食物自身流变的秘密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
21就拿粑粑来说,这种稻米制品通过不同的加工手段,居然能演变出那么多美食:粉、圆、粽、糕、糍、丸、糟、糜、堆……游走在故乡和世界之间寻找风味,寻找人和食物之间的关联,这一切都始于我17岁那年的远行。回顾这些年吃过的饭,走过的路,《风味人间》里有句旁白很能代表我的感受:“人的口味就是这样,有时像岩石一样顽固,有时又像流水一样豁达。”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是个言行不一的人,对学生说要“艰苦奋斗”,回到家又希望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B.文章娓娓道来,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同时运用多种修辞,形象生动,又使得文章情感充沛。
C.文章描述了生活中很多有关食物的温馨场景,妈妈的形象可亲可爱,“妈妈的味道”鲜活可感。
D.文章以17岁的远行为时间节点,前后对比,写出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以及对食物的看法。
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3.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外婆家的“糯米粑粑”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电子银行网”)
材料二:
在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上,打开某学校某某学生的个人信息,一张高三成绩明细表详细地列出该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每次周测的成绩。依据成绩统计,一个结论被自动分析得出:“该生的优势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劣势科目是地理、化学。”“我们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留痕和不可篡改特征,从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一个孩子都建立成长档案,等孩子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全部课程,就可利用教育统计系统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形成客观综合评价,进行精准画像。”许红伟说,这些评价不仅包括学业水平,还涵盖了德育水平、健康状况、特长、诚信状况、心理发育等等。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都面临一个困扰:一考定终身,大学对于学生录取依据的多是高考分数。而未来,教育区块链的建设,将使教育评价体系得到重塑,改变过去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的单一局面。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当教育遇上“区块链”》)
材料三:
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
目前区块链尚处于发展初期,政府监管需要包容、审慎,注重效果,措施适当,允许探索、允许试错,不能“一管就死”,扼杀了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明确底线思维,出台负面清单。要在引导基金的结构设计、资金运作、投资管理等方面创新突破,增加其承担风险、产业扶持、资源聚集能力。要充分研究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市场、政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努力寻求合作共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相关部门及其负责同志要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要用,也要管。在运用中学会管理,同时在管理中更好运用,才能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摘编自人民网《“解析区块链”之一:如何落实依法治理》)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数据留痕,具有可追溯性、开放共识性和公开透明等特点。
B.传统交易中,第三方机构作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中介做信用背书,区块链则取消了中介担保。
C.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在多方之间提供了一套记录和合约履行机制,绝对安全可靠。
D.区块链的网络中分布着众多节点,节点之间地位对等,不存在中心节点,可以自由连接交换数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的教育综合评价报告,将更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动态成长过程。
B.当前,我国大学录取仅凭高考分数,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改变教育内容评价方式单一的局面。
C.区块链是一种依靠集体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需要我们建立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行业自律。
D.无论是出于维护公共安全考虑,还是着眼行业健康发展,都务必需要高度重视区块链的管理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相关部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区块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