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鸿门宴》中一段文字,并对比相关语句,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

阅读《鸿门宴》中一段文字,并对比相关语句,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军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 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C.仲永指物作诗立就,邑人 D.太子之,疑其有改悔

2.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相同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不内 B.沛公霸上

C.范增数项王 D.人如恐不胜

3.下列加点的字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同的一项是(   )

A.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B.常以身蔽沛公

C.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然则通巫峡,南极潇湘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5.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B.皆白衣冠以送其行

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燕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6.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今太子迟,请辞决矣 B.愿伯具言臣不敢倍背德也

C.不义也,不如因善遇 D.使杞子、杨孙戍,乃还

 

1.A 2.A 3.C 4.D 5.C 6.B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A项,“君安与项伯有故”意思是: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故,形容词作名词,交情。 B项,“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意思是:秦武阳脸色大变,恐慌不已,诸位臣子都认为他很怪异。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怪异。 C项,“仲永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意思是: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同县的人对他感到非常惊奇。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D项,“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意思是: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了。 分析可知,A项与其他几项的此类活用类别不同。 故选A。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例句“臣活之”中的“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 A项,“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意思是: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B项,“沛公军霸上”意思是: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C项,“范增数目项王”意思是: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D项,“刑人如恐不胜”意思是: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刑,名词作动词,对……用刑。 分析可知,A项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例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A项,“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意思是:并献上燕国督亢地图,封装在盒子里。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B项,“常以身翼蔽沛公”意思是:常常用身体掩护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C项,“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意思是: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等到将军的驾临。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D项,“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分析可知,C项加点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 故选C。 4.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在解释古今异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A项,“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中“婚姻”:古义是儿女亲家,今义是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非常”:古义是意外的变故,今义是程度副词,很。 B项,“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穷困”:古义是走投无路,处于困境,今义是生活贫穷;“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门用的包裹箱子等。 C项,“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中“鄙人”:古义是粗鄙的人,今义是卑鄙的人或者谦称自己;“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中“宾客”:古义指门客,今义指客人。 D项,“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中“慷慨”:古义是慷慨激昂,今义是大方;“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古今义都是一丝一毫的东西。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以”,连词,表目的; B项,“皆白衣冠以送其行”,“以”,连词,表目的; C项,“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以”,介词,拿; D项,“燕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以”,连词,表目的。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要熟悉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 A项,“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之,代词,他,指荆轲; B项,“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背德也”,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之,代词,他,指沛公; D项,“使杞子、杨孙戍之,乃还”,之,代词,指郑国。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共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ē)     (zī)    长歌(dànɡ)    (fēi)      走头无路

B.(fēi)    (hái)   (yǔn)身不恤     (dàn)     广有羽翼

C.(cuán)  (liáo)   踌躇chóu chú  (lìnɡ)     阴谋鬼计

D.(chú)   (dié)   桀骜(jié ào)不驯    (yīn)     生杀予夺

 

查看答案

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

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

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

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④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

⑤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

⑥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

A. ②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治理,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B.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C.美国部署萨德的目的是为了要重返亚洲,把全球反导系统建起来,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能力,以使自己在洲际弹道导弹领域独步天下。

D.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物中,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①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②刘和珍等人是在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中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遇害的。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④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⑥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列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B.首句写所闻,,次句写所见,这是入山的第一程。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颔联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林间小道上麋鹿出没,林深路长,正午溪边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D.诗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中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然而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可见其构思的精妙。

2.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