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为救火牺牲的英雄们写一段敬辞,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与缅怀之情。要求:符合内容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个字。
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联。截至4月1日18:30,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灭火中失联的30名扑火队员的遗体已全部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27名森林消防员中,其中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晚上睡前烧了一杯白开水,太烫了,放了一晚上,①____?有人说,烧开的水隔夜不能喝,隔夜水不卫生,有毒,会致癌。不管是烧好的凉白开,还是纯净水,开盖放置在空气中的那一刻起,菌落数会不断增加。而茵落数是衡量水体是否被污染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放置的时间越长,菌落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出现致病茵的可能性也越大。这种②____,即使不是隔夜水,也是不能喝的。之所以认为隔夜水有毒,主要是隔夜水亚硝酸盐含量高。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盐转换而来的。合格的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很低,正常情况下,转化成亚硝酸盐的量也会很少,③______。只有当撮入量达到0.2~0.5;克时,才会导致中毒,而一两杯隔夜水是完全达不到中毒的剂量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生百年,似乎每年零点几度的气温上升,并不会带来什么致命的改变。可日积月累,( ),却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气象纪录。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这个现象,并开始付诸于行动。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世界气象组织借此主题表达了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免受极端天气______以及开展长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如今,我们应当加快推进全球气候保护行动,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宏大的______问题面前,个人的努力看上去渺小,但千万人的努力______起来,绝对可以改变世界,比如说少开车,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使用节能产品……在我们还能掌控自己乃至地球命运的时候,行动起来,永远______。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此产生了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
B.由此而产生的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
C.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由此而产生
D.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是这样产生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
B.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
C.对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于行动。
D.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于行动。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侵害 全局性 会聚 桑榆非晚
B.侵犯 全球性 汇聚 桑榆非晚
C.侵害 全球性 汇聚 为时不晚
D.侵犯 全局性 会聚 为时不晚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李商隐有着“朦胧、象征”的诗美追求,善用典故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如《锦瑟》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 暴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3)《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表现听众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郎
陈与义
漫郎①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②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③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④。
[注]①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②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致。③元:本来。④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
C.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自负。
D.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2.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邈,东莞姑幕人也。邈姿性端雅,勤行励学,博涉多闻,以慎密自居。少与乡人臧寿齐名下帷读书不游城邑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虽不口传章句,然开释文义,标明指趣,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迁散骑常侍,犹处西省,前后十年,每被顾问,辄有献替,多所匡益,甚见宠待。迁中书侍郎,专掌纶诏,帝甚亲昵之。初,范宁与邈皆为帝所任使,共补朝廷之阙。宁才素高而措心正直,遂为王国宝所谗,出守远郡。邈孤宦易危,而无敢排强族,乃为自安之计。会帝颇疏会稽王道子,邈欲和协之,因从容谏于帝,帝纳焉。邈尝谐东府,遇众宾沉湎,引满喧哗。道子曰:“君时有畅不?”
邈对曰:“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道子以邈业尚道素,笑而不以为许也。道子将用为吏部郎,邈以波竞成俗,非己所能节制,苦辞乃止。时皇太子尚幼,帝甚钟心,文武之选皆一时之俊。以邈为前卫率,领本郡大中正,授太子经。帝谓邈曰:“虽未救以师礼相待,然不以博士相遇也。”邈虽在东宫,犹朝夕入见,参综朝政,修饰文诏,拾遗补阙,劬劳左右。帝嘉其谨密,方之于金、霍(注),有托重之意,将进显位,未及行而帝暴崩。邈莅官简惠,达于从政,论议精密,当时多谘禀之,触类辩释,问则有对。所注《谷梁传》,见重于时。隆安元年,遭父忧。邈先疾患,因哀毁增笃,不逾年而卒,年五十四,州里伤悼,识者悲之。
(选自《晋书·徐邈传》)
[注]金、霍:指金日䃅、霍光,汉武帝临终时的托孤重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与乡人臧寿齐名下帷/读书不游城邑/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
B.少与乡人臧寿齐名/下帷读书/不游城邑/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
C.少与乡人臧寿齐名下帷/读书不游城邑/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
D.少与乡人臧寿齐名/下帷读书/不游城邑/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年四十四始补/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B.博士,我国古代学官名。古代常指在学术上精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学的官职。
C.《谷梁传》,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D.父忧,古代父亲去世的婉辞。我国古代有为去世的父亲或母亲守丧三年的传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邈学识十分渊博。他解释文义,撰正《五经》音训;注释的《谷梁传》,被当时的人们推重;人们请教他,他有问必答。
B.徐邈敢于向上进言。皇帝与会稽王道子关系紧张,徐邈就此事分别向皇帝和道子进言;道子因徐邈道德纯朴不认为他犯上。
C.徐邈深得皇帝信任。皇帝经常询问他事情,还让他专门掌管诏书;让他给太子讲授经书,后来准备把他提拔到显要的位置。
D.徐邈勤于国家大事。他做官宽大仁惠,通晓政务,在东宫时每天都入见皇帝,参与朝政,润饰诏书,拾遗补阙,辛劳工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才素高而措心正直,遂为王国宝所谗,出守远郡。
(2)邈先疾患,因哀毁增笃,不逾年而卒,年五十四,州里伤悼,识者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