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B. 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

C. 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D. 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使用是否得体。主要应该看使用的对象和场合。A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而句中是说“自己”,故对象不当;B项,“务必”显得语气过于生硬,因为这是一封请柬,故使用这一词语不太恰当;C项,“拜读”用于读别人的文章,句中是说自己的作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一个“闹”字让人充满遐想。1948年,《大公报》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金庸在数千人参加的应聘考试中________。1955年2月初,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主编罗孚便只好找到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他挺身而出,从此一发不可收,“闹”出了金庸武侠传奇神话。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香港的政治风气比较复杂,媒体说谎,抹黑大陆,________。金庸说:“我必须发声。”于是,创办《明报》。他一直持续地为正义发声,将家国天下的主题融入小说中;(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就是金庸,正是因为他充满侠义的“闹”,才成就了他的伟大。

金庸还鼓励朋友“闹”。他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倪匡交往长达六十年,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倪匡用“卫斯理”的笔名发表科幻小说,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如潮。

金庸的“大闹一场”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瞎闹、胡闹、混闹________,他的“闹”是智闹、侠闹、义闹,闹出的是人生传奇、事业神话、精神殿堂。人生在世,有如此之“闹”,足矣,足可________,悄然离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出类拔萃 甚嚣尘上 泾渭分明 踌躇满志

B.出类拔萃 沸沸扬扬 大相径庭 踌躇满志

C.脱颖而出 甚嚣尘上 大相径庭 志得意满

D.脱颖而出 沸沸扬扬 泾渭分明 志得意满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封笔之后,侠义担当精神跃然纸上,他一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为读者担当,为文化担当

B.封笔之后,他一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为读者担当,为文化担当,侠义担当精神跃然纸上

C.封笔之后,他为读者担当,为文化担当,一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侠义担当精神跃然纸上

D.为读者担当,为文化担当,封笔之后,他一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侠义担当精神跃然纸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倪匡交往长达六十年,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倪匡用“卫斯理”的笔名发表科幻小说,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B.他与同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倪匡交往长达六十年,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倪匡用“卫斯理”的笔名发表科幻小说,读者的好评如潮。

C.他与同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倪匡交往长达六十年,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倪匡用“卫斯理”的笔名发表科幻小说,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如潮。

D.他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倪匡交往长达六十年之久,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倪匡用“卫斯理”的笔名发表科幻小说,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查看答案

(1)《诗经·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 《离骚》 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

(注)①相接:相交,精神相通。②谢玄晖,即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浄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性格孤直、傲岸,与他相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C.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D.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快乐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2.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公姥,及时遣归”。

府吏得闻,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阿母得闻,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时遣归                    相:互相

B.终老不复                    取:取代

C.家来贵门                    谢:感谢

D.便可公姥                       白: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十七君妇                       君既府吏

B.府吏得闻                       氓蚩蚩

C.敢助妇语                     以解忧

D.吾今报府                      洵美

3.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一样的是(  )

A.汝是大家子 B.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为仲卿母所谴 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4.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古代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天干、地支、方位、星座、生辰、生肖合起来都合适。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5.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烘托了全篇的气氛。

B.最后一段中松柏梧桐覆盖相交,鸳鸯双双和鸣,是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既象征了刘、焦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的悲愤和控诉。所以,这首诗是浪漫主义的诗歌。

C.这首诗既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感情纠葛,也写了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矛盾冲突,前者感情纠葛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展开的。

D.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大量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人物性格,一些段落浓墨重彩,如刘焦话别、兰芝辞母等,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C.“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D.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我”喜欢写作的主题。

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