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

阅读下面的文字。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了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一堆灰。他就留下了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录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从全文看,这句话含有人到老年,只要有一种精神动力,仍能充满活力的寓意。

B.“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这是说,父亲一生辛劳,但一生清贫,除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

C.“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这段描写主要是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D.本文语言较为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既有对修表一事较详细的描写,又有满怀深情的对父亲的怀念等,在娓娓道来中引人感叹与思索。

E.父亲已经辞世了,“我”也“进入暮年”,“怀表很老很老了”,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生无奈的思绪。

2.请分析下面第一句的含义以及第二句话的作用。

(1)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2)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

3.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概括三个层次的大意,并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1.AD 2.(1)①虽已年迈,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②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 (2)作者通过拟设(想像)的黄泉路上父亲的这句发问,引出精神一点不能萎靡的自勉之语。 3.①作用: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显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解析】 1.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除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分析错误,父亲平平淡淡的几十年留给我最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C项,“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错误,“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表现的是时间易逝。 E项,“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生无奈的思绪”分析错误,文章表现的是在父亲的感召下,“我”虽已进入暮年,但精神不萎靡。 故选AD。 2. (1)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第(1)句“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从“追赶”一词,可得出“珍惜余生,振作精神”;从“晨曦”可概括出“永葆青春”写的是一种精神追求。“还要”一词展现出内心的追求,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仍然要积极乐观追求美好,突出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的人生情怀。 (2)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第(2)句“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是通过想象的方式进行提问,引出精神一点不能萎靡的自勉之语,突出人们不能萎靡精神,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的主题。 3.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结构和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概括思路。 (1)概括大意:首先分清三个层次。①-④段先写表,再写人,然后再详细描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⑤段写父亲平平淡淡几十年留下了这块表,凸显父亲的精神;⑥-⑨段写作者通过表对父亲精神的感悟,虽已进入暮年,但精神要振作,一点也不能萎靡。 (2)分析作用:本文以怀表为线索,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第二层写表的来历,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由物到人,再到事,然后展开联想,展现出层次感,使得文本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

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

近日,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污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细节难免艺术虚构,但郑家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其逐渐修订而成的家规168条,放在今日,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实践价值的指引。但譬如基本不让女性与娘家人走动,族人不得“私藏”一文钱,收支由大家族统一管理等做法,今人恐已难以接受。

尤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点出的此片主旨:治国必先齐家。从百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与国的关系,绕了一大圈,似乎又走回来了。

《大学》将齐家摆在治国之前,首先是因为对治理国家者必须要有极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个人成长与修行场所。

儒家认为,若治国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然会心中充满杂念,带来治理困境。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世间最自然的父母养育之情与兄弟手足之爱,有人与人之间基于自然的界限与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良好的家教,是培养合格治国者的基本环节。

中国主流传统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贞定个体价值的思想与工夫,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均有一定差别,可被称为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它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但也将个体从家庭与天地这个根本处,放置在与他人和世界的脉络中,避免原子式个体可能带来的孤独、过度欲望与价值虚无。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个体价值观,光明中正,是治国者的必备心性素质。

齐家对治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治家的经验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气贯通,而不是相互背反。正是在这种融“家族规矩”于“个体人格”的生存结构中,“江南第一家”养育出来的郑家子弟,出仕理家,皆能立身有本,进退有据,维系郑家几百年于不坠。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隔着不小的距离。一方面,家族中不止是阳光,遇到不负责任的家长怎么办?清末民初,由家族形态承载的价值观,与以平等个人为本位的法律观之间,在清末以张之洞、劳乃宣对阵杨度、沈家本等人的礼法之争中,曾有过激烈辩论。正当防卫是否适用于尊长,就是一个核心争议点。如果像郑家曾推行的那样,将个人财产权利压缩到最低限度,个体人格的保障,也难免受影响。说到底,家庭是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而不能是障碍。

这种关系,也存在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今天,类似杨度与后来的一些激进革命者那样,将大家族看成国家的敌人,要将个人从中“解放”出来才能成为合格“国民”的观点,已没有辩驳的必要。但就像厘清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一样,如何厘清个人与国家、家庭价值与国家正义之间的关系,让国家成为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是更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的。

(选自《南方周末》2016年3月21日)

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家这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大家族,之所以能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被誉为“江南第一家”,主要是因为其民主自治的管理形式。

B.郑家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出仕为官的人因贪污而被罢官,这对当代社会极具教育意义,为此,相关人员将郑家故事拍成了动画剧。

C.郑家家规虽有一内些容不合理,但绝大多数对个人自我修行有实践价值的指引,也体现了其以礼法治家的思想。

D.本文标题“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从家与国、社会的关系肯定了家庭的作用,与《郑义门》的主旨“治国必先齐家”是一致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家庭是个人成长与修行的场所,所以治国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接受良好的家教,对他治国意义重大。

B.治国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了父母之情、手足之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去除心中的杂念,解决治理的困境。

C.治国类似于齐家,能处理大家族日常事务,并能从中锻炼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国者。

D.小共同体主义不偏执于极端,虽然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但也强调遵从群体规则,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郑义门》对郑家故事进行了一些艺术虚构,但还是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个体人格发展的关注。

B.虽然郑家家规严格,但如果家长不负责任,那么郑家家规很难执行,这也是郑家没能永远延续辉煌的根本原因。

C.郑家家规的某些条款对个体人格不够尊重,因此家庭作为个人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场所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D.清末民初,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认可家族形态派与以杨度、沈家本为代表的强调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律派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场景一:2017年12月8日,3岁的军军发高烧,送医时四肢抽搐,意识模糊。为避免孩子窒息,医生将手指伸进他嘴里,忍痛帮他抵住舌头。好转复查时,军军向医生鞠躬致谢,医生也鞠躬回礼。

场景二:寒冬,他的衣衫却很单薄,头发被冰花覆盖,眉毛和睫毛上结了一层冰霜,小脸被冻得通红,手上也满是冻疮,他仍然坚持天天上学。他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

以上两个场景哪一个更能打动你,引发你的联想,触动你的心灵?请选择一个关键词表达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将题目“我的生命不能没有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记叙文。要求:(1)根据以上任意一个场景的含意定题、选材;(2)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抄写下列文字。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查看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查看答案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B.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欢畅;羽,声调平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