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近日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荚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网友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荚语。
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振华中学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刚到上海上大学的孙敏受父亲之托,准备去拜访父亲的老同学李某,在去之前她给从未谋面的李某发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在语言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改正。
李叔叔您好!久违了,我是孙某某的令嫒孙敏。我父亲与您分别以来,一直对您垂念不已,走之前父亲一再拜托我,要我尽早来看望您,带上一些家乡的土特产,还望您敬谢不敏,请问您明天有时间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①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莱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②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幕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采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鲁迅先生以一篇《拿来主义》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指引。但是多年来,不少国人 ,他们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盲目自信。如果中国文化不能 ,与国际接轨,中国势必重演清朝灭亡的悲剧。我国文化部门应适当开展外来文化宣传活动,促进外来文化引进。
(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国人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 。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式微,民族自信心必将减弱,还何谈“输出”中国文化?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浓郁起来,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文化的“拿来”与“输出”与文化进步,世界交融,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平衡二者的关系,我们无法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要以 的胸怀,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帮助世界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故步自封 与时俱进 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B.墨守成规 与时俱进 置之不顾 虚怀若谷
C.墨守成规 推陈出新 不屑一顾 虚怀若谷
D.故步自封 推陈出新 置之不顾 海纳百川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见,“拿来”外来文化非常重要。
B.外国重视将文化“输出”到中国。
C.“输出”中国文化比“拿来”外来文化更重要。
D.“输出”中国文化,需要建立民族自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活动,针对这一问题,使社会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浓郁起来
B.针对这一问题,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C.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开展活动,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浓郁起来
D.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寒潭和暮山的描写,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