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日下午,南京大学公告栏上贴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日下午,南京大学公告栏上贴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给大学儿子的信: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的一个大学生之后,我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写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后来,你读大学二年级。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我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深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这封信引来南京大学师生的广泛议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例文: 学会感恩 “滴水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只是要——感恩。 学会感恩,感恩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不再害怕。在陌生的城市里中,教我们说话、走路,含辛菇苦的把我们教育成一个道德人士。 在我们收获成功时,父母会为你骄傲:在我们泪丧失望时,父母会帮我们打开心灵之窗;用阳光般温暖的爱抚摸你的心房;在我们遇到挫折时,父母会鼓励你重新站起来;继续大步问前……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大多大多,我们却时常表现的年幼无知,让父母为我们操心。一句简单的话语,一次简单的问候,一份简单的礼物……都会让父母的脸,重抬久违的笑容,更重要的,是常回家着着。今天,请你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并给父母带去幸福与快乐。 学会感恩,感恩同学。 古有十年寒窗苦读,现有百人齐头并进。 同学,一个不起眼的字眼,却足以让你怀念一 生;同学,一个陌生的字眼,却能够改变你的一切。那点点滴滴,都是值得留念的美好回忆。生活中。你有苦恼,可以向同学倾诉,他将会是你最好的听众;学习上,你有疑问,可以向同学请教,他将是你最好的老师;长大后,你有困难,可以选择向同学求助,他将是你最好的朋友……同学,抬头不见低头见,与我们朝夕相住。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嬉戏。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同学,是在你分心时,第一个安慰你的,同学,是在你无助时,第一个帮助你的,同学,是在你忧愁时,第一个开导你的。不知不觉中,同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亲密伙伴。我们相亲相爱,好比温馨的一家人。曾有人说过:“友谊天长地久。”现在我才明白,友谊,是岁月磨砺不掉的;是时光擦拭不了的;是我们无法忘怀的。请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纯纯友谊,因为,它是最宝贵的。 学会感恩,感恩老师。 老师是根蜡烛,燃烧了自己,把光亮留给了我们;老师是明灯,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不再迷茫;老师是个园丁,辛辛苦苦地培育了我们这些不懂事的花朵…… 不管在什么时候,老师始终考虑着我们,不顾及自己的安危。老师在我眼中,是一片无边的海洋,海上有几只海鸥在展翅翱翔,前面一片辽阔。我只有行驶在海中,乘风破浪,不断吸取海洋教给我的各种知来丰富自己的思想,才能不负重望,到达海的彼岸,开始新的旅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哪怕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给予的一点一滴的帮助,也要将他铭记在心。而我们身边的人,无时无刻地爱着我们,我们有何理由不感谢他们呢? 学会感恩,你就会多收获一份成功;学会感恩,你就会多收获一份喜悦;学会感恩,你就会多收获一个知己…… 感恩,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愿意伸出双手:去感受你周围的光所散发的温暖,你就一定会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付出,而只是为了得到更多温暖的阳光而已。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题目材料是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这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的对儿子的失望、无奈、谴责。儿子有时间给女友写一封洋洋洒洒的情书,却没有时间给父母一句简短的问候;儿子出入歌厅、对同学出手大方,却对母亲下岗无动于衷;儿子对别人的父母羡慕不已,对自己的父母却只有责备……不难看出,这则材料指向“感恩”。这个词,恰恰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缺少的一种品质。作文之前,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感恩。 宽泛的说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的情感比感谢要深切、要厚重、要丰沛。 (二)对谁感恩。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和范围。在写作对象上要倾注丰富情感,可以寄托的情感的载体有人、物、景、事等,并适当地联系自身经历和实际。 (三)感恩的原因。 这是这篇作文的写作缘由。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但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感恩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展现自己与写作对象之间发生的事件交往、情感交流和独特体悟。很多事情、很多情感值得我们写入作文。可以参考的有:父母亲的爱惜、呵护,老师们的指导、教诲,朋友间的关心、提醒,陌生人的帮助、奉献,大自然的恩赐、赋予,失败后的鞭策、启迪。但在表达时,要凸显自己的写作身份,明确写作的对象,贴合背景,联系自身,不可架空表达。 (四)怎样感恩。 感恩需要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感恩需要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感恩需要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感恩需要提升境界,它应该来自博大的胸怀;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对心胸狭窄勇敢地说“不”。 【立意】 1.心怀感恩的心 2.学会感恩 3.感恩有你 4.我懂得了感恩 【素材】 1.如果生活是一只船,感恩则是让船前进的桨;如果生活是一潭清泉,感恩则是泉中盛开的白莲;如果生活是一片夜空,感恩则是繁星点点。 2.松树会感恩于悬崖峭壁,让它成为黄山俊秀突兀的美丽;河流感恩于那曲折的河堤,使它成为注入沧海的一股清流;幼虫感恩于封闭结实的茧,使它破茧成蝶。 3.“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那悠扬的歌声仍回荡于我们耳畔。我们要感谢父母是他们赋予我们生命。他们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用爱浇灌我成长,用鼓励激励我们奋发图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最崇高的爱! 4.“落红本是最无情,化作春泥更护花”,铿锵的诗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要感恩老师,她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每一位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都因此牵引激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与学生之间贯穿着“爱”的纽带。老师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我难忘!老师的爱是最真挚的,最深情的! 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诗之”。鲁迅那真诚的话语印刻于我的脑海。我们要感谢同学,朋友,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我们互相架起友谊的桥梁,沟通心与心的情感,同学的爱是最真诚热烈的!感恩,是生命的养料,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6.父母是一片天,是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父母是一棵树,保护我们成长,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让孩子在成长中得到安全的保护。他们的付出是不要任何回报的,他们为儿女的成长感到欣慰,为自己的付出无悔。世上因为有了他们的爱,突破了层层阻碍,在冷暖人间有了一方真情挚信的风景,孩子们如雨后春笋一般活泼向上,但也如野草般参差不齐。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查看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组成前后相应的排比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六十九岁诞辰。六十九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六十九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六十九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继续。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稳步前进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5G热度逐步攀升。5G,又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如果说3G让人们跨入了五联网门槛,能够在网络上    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刺激了互联网应用的繁荣,即时消息、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视頻和在线游戏等等应用     ;那么,5G则带来了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全景视频、虚拟现实等等都将不再是电影里的虚构。5G网络具有速率极高,容量大和时延极低三个特征,(   )5G牵动着许多企业的神经,足以改变移动通信产业的格局,甚至关及国家利益,如此     ,因而,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我国自成立“IMT-2020推进组”以来,5G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而华为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被采纳为5G国际核心标准,中国成为     的5G领跑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游刃有余    遍地开花    举足轻重    名不虚传

B.随心所欲    遍地开花    不可或缺    当之无愧

C.游刃有余    层出不穷    不可或缺    名不虚传

D.随心所欲    层出不穷    举足轻重    当之无愧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户可以获得光纤般的接人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B.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用户可以获得“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光纤 般的接入速率。

C.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人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

D.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信息随心而至,万物触手可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填是

A.许多同家和各大科技公司紛纷在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B.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C.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謂拿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索争成为5G引领者。

D.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抢抓先机,占领制髙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疑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做是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5月4日当晚,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经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了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

1.不能表现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前北大黑暗现实的一项是(   )

A.官僚气和衙门气浓重,校风腐败,道德沦丧。

B.民国初年,学生大多为贵族子弟。

C.不少教员是不学无术的政府的官僚,学生为以后做官而巴结他们。

D.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

2.蔡元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造北大,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实施“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八字治校方针,吸引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

B.他不做官,不打官腔,没有官气,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C.成立各种社团,倡导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形成民主自由的风气。

D.学习国外大学管理经验,实行教授治校,同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

3.以引进陈独秀和胡适为例,说说蔡元培有怎样的理念和胸怀?

4.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对蔡元培这个评价?请简要论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