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到词之风调,民国古典文学家邵祖平首先明确地提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到词之风调,民国古典文学家邵祖平首先明确地提出了词的唐调与宋腔的概念:“白石以前之作,尚有唐调;白石以下之作,纯为宋腔!”

唐调宋腔,原本是对盛唐诗风与盛宋诗风特质的概括。缪钺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邵祖平借用“唐诗”与“宋诗”的概念,指称宋词风调与不同阶段之主要特质,在词的风格评价上,启用了唐调与宋腔的概念。

唐调与宋腔,代表着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调。唐调是指词作呈现出盛唐诗歌擅风华之美的艺术风貌,一般注重描写意象和抒写性灵,生活化、形象化、情趣化,生动活泼,韵味悠长,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很典型的唐调:“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情感上明朗乐观、健康向上,有着浓郁的生活气;语言上欢快优美、韵味无穷,是诗人心绪的真实流露。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生新的启示。

宋腔多是以才学为词,写法上延展铺叙,注重章法技巧,对于字法、句法、典故运用等特别用心,重理趣、求深邃。读这类词,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鉴赏力,通过对词仔细地把捉玩味,才能悟出其中三昧。宋腔不能靠自然感知,而要做理性的揣摩与解读。如辛弃疾不少词属于宋腔,他的词讲究章法技巧,用典广博,含义丰富,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注释会有一定的阅读障碍。

词的唐调与宋腔,在宋词中是相互交错杂糅。即使是同一位作者,因环境与情绪的变换,都可能既有唐调,也有宋腔。然而按词的体裁发展演变与词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还是有一个大体的发展与演变趋势。

首先,从体裁言,小令多为唐调,长调则多为宋腔。“盖令词为纯感情鼓铸而成,最忌铺叙,亦不暇铺叙也”。小令多写一刹那的情绪,词人往往一气呵成,不用过多琢磨或精雕细刻,能真实写出词人一时感情和情绪波动,故格外有感染力。慢词与长调,因其篇幅较长,内容丰厚,在写法上需铺叙延展,构思不易,下语协音也颇费斟酌,要做到字字妥帖,句句精警,颇费神思。故写出来的词就不够灵动,读起来就难免有点苦涩。总之,唐调以抒情为主,往往靠灵感的启动,情景兼美,韵味俱佳。宋腔,则靠词人精心的铺排,在事典选择、境界描摹、字句推敲上,都要狠下功夫,这才成就了争妍斗巧、炫博耀奇的宋腔。

其次,以时代言,唐五代北宋词多系唐调,南宋词多为宋腔。北宋词以小令为主,再加上北宋开国到仁宗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精神愉悦,词人于歌筵酒席,即兴创作,词风呈现出清浅、明朗、圆润的特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统治者享乐腐化不思恢复,“暧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爱国词人希望能奋发蹈厉,恢复中原,却受到打击压制,爱国之志不得施展,故其词有着浓厚的忧郁色彩。再加上南宋词以长调为多,又以格律派词人居多,他们依词法创作,讲究技巧,则不免雕琢。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大都有这种特色。

从词发展的总趋势看,南宋词既极其工,又极其变,于是北宋词的风致扫地以尽。当南宋词达到辉煌顶峰的时候,也预示着它的渐次衰落。

(摘编自房日晰的《论宋词的唐调与宋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姜夔之前的宋词,有唐调,也有宋腔,而姜夔之后的词作,全部是宋腔。

B.慢词长调,因为篇幅长情感丰富,手法技巧要多方调遣,不会有活泼灵动的效果。

C.唐调多篇幅短小,宋腔多篇幅较长,故宋腔词作比唐调词作感情丰厚,意蕴深沉。

D.宋腔章法技巧复杂,内容丰厚,不够灵动,读者欲读得透,须有较高的文学素养。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篇文章论证充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逐层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等多种手法,说理透彻。

C.文章既分析宋腔的优点,也分析其不足,做到了一分为二辩证分析,说理严谨。

D.文章论述唐调词与宋腔词风格形成的原因时,由词及人,深入分析,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朝画家石涛所说“笔思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与作者认为唐调和宋腔的形成原因有一致之处。

B.小令多写短时的情绪,词人往往一气呵成,无法注重章法技巧,对于字法、句法、典故运用也不会用心。

C.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属于唐调,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属于宋腔。

D.如果南宋不是半壁江山,并且其统治者不偏安而有志恢复,南宋的爱国词作就不一定呈现出宋腔的特点。

 

1.D 2.B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A项,错在“作者”,其实是邵祖平提出了词的唐调与宋腔的概念。 B项,“不会有活泼灵动的效果”,“不会”过于绝对。 C项,文中说“慢词与长调……故写出来的词就不够灵动,读起来就难免有点苦涩”,但这并不能说明“宋腔词作比唐调词作感情丰厚,意蕴深沉”,属强加因果。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其次,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B项,本文没有比喻论证。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原文说“小令多写一刹那的情绪,词人往往一气呵成,不用过多琢磨或精雕细刻,能真实写出词人一时感情和情绪波动,故格外有感染力”,但这不能说明小令“无法注重章法技巧,对于字法、句法、典故运用也不会用心”。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在班里的位置,就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在今年央视春晚上,小品《占位子》讲述了各路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抢占教室“C位”的故事,引发众人热议。C是英文“center”的缩写,意为中央、正中心。“C位”指中间位置、重要位置或核心位置的意思。

面对C位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材料内容和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某先生同事的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他因有事不能参加贺宴,特编了一条微信给同事,此微信有不妥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

惊悉令爱在今年高考中蟾宫折桂,忝列名校,谨示衷心祝贺。因俗务缠身,不能拨冗前往贵府出席贺宴,特惠赠路遥《平凡的世界》,祝她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还望笑纳。下次有时间,一定莅临府上,当面致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B.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D.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列子借风前行的情形,最后说到列子乘风虽然免于行,但“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表现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