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自然之美中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广阔高远的诗境。

C.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与世人对立的逍遥远游之境。

 

1.B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本题, B项,“诗歌自然之美中丰富而灿烂的内容”是在唐代呈现出来的,陶渊明所在的晋代开启了自然之美的画卷。原文“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项,“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错,结合文章第六段“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应该是与庄子形成对比,所以是对比论证,不是类比论证。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本题, A项,逻辑错误,由“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推导不出“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 B项,是“澄澈宁静”,不是“广阔高远”。 D项,“与世人对立的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所有的挫败和悲伤,在发生的当时都能使我们受苦流泪,可是,隔了一段距离再来审视,却能觉出一丝甜蜜的酸楚来。

——席慕蓉《槭树下的家》

席慕蓉关于“甜蜜的酸楚”这番话勾起你对哪些人或事的回忆,请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用整齐的句子,结合两个以上具体情节,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7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六月,我们看海去》)

B.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想北平》)

C. 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神的一滴》)

D.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  (《获得教养的途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至于怨诽之多 B.客有吹洞箫者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惑之不解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外与天(边际)  ②正襟坐(端正)  ③枉用相(问候)  ④而闻者(清楚)

B.①冀君实或恕(我)  ②而不从师(有疑惑)  ③染溪(沿着)  ④举酒客(劝酒)

C.①何时可(拾取)  ②君子于义(明白)  ③士大夫多以不国事(顾虑)  ④其也(缝隙)

D.①日与其上高山(徒弟)  ②士大夫之(类)  ③怨者民也(相互)  ④知不可乎得(突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