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六个法定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祭奠南京大屠杀中30万遇难的同胞。
除了我国,国际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公祭日”纪念日,祭并缅怀二战中的死难者。1月27日,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纪念奥斯维辛解放日;德国: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2月15日,新加坡:全面防卫日。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7日,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无论铭记、抑或敬畏,都是和平年代里面对历史与生命应有的姿态。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为科学传播普及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辟职称评价通道。今后;只要是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都可以申报科学传播专业职称此举将吸引更多人从事科普工作,同时也将在规范行业人才评价、促进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科普事业人才支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你能不能把它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______,还需要你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会。______,你才更容易成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已经和疟疾进行了数百年的斗争。19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此后,奎宁的替代物氯喹一度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后来氯喹失灵,问题就出在____________上。人类想置病毒于死地,病毒也在不断寻找生存方法。(____________)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____________,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从40多年前屠呦呦课题组在190次失败后成功____________青蒿素,到研制出杀虫较彻底的、作用时间长的复方蒿甲醚,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以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精神____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停滞;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来的给人类生存的危险系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抗药性 举无遗策 汲取 攻克
B.抵抗力 举无遗策 提取 攻占
C.抗药性 束手无策 提取 攻克
D.抵抗力 束手无策 汲取 攻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跟不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B.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能跟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C.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能跟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D.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B.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C.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D.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给人类的生存危险系数。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壮志未酬、遗憾离世而令人叹惋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形容建造阿房宫所用的钉子数量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接连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大鹏的体积之大,体现出庄周作品想象丰富、极富浪漫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释)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出巡所辖各县,自富阳赴新城途中,满心欢喜,写下了这首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着一“知”字,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东风”的善解人意。
B.首联下句意谓“东风”吹停了积雨,吹散了阴云,是“知”的进一步展开。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野桃已结果,柳枝在摇摆,盎然生机跃然纸上。
D.在尾联中,作者想象西山地区农家全民总动员忙于春耕的欢乐景象。
2.请结合诗歌赏析第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