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侧重实践的教育形式非常受欢迎,很多年轻人选择“双元制”教育培训,而不是去上大学。“双元制”教学体制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培训后就业的能力,有利于为劳动市场输送大量合格的劳动力。
(摘编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二:
职业教育主要关注点分布
(摘自环球网《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2019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问题分析报告》)
材料三:
最近,湖北潜江一所职业教育学院设立了“小龙虾专业”,该专业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销售一空”,薪酬也着实可观。细品“小龙虾学院”这道“菜”,不难咂摸出这样的“味道”:接地气、把握市场脉搏的职业教育其实有很广阔的前景。
一直以来,就业市场存在结构矛盾:一边是大学生面临就业难,一边是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荒。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错位”。这恰恰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成为社会共识。能力是最好的学历,本事是最大的优势。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也需要在劳动观、价值观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消除偏见和误解的坚冰,让广大青年凭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拥有尊严与荣光,创新、创业、创造的无穷活力必然会竞相迸发。
(摘编自《“小龙虾学院”折射职业教育“大前景”》,有删改)
材料四:
3月15日,2019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人报考”“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这些重要举措迅速抬升了职业教育舆情热度,使之成为今年两会期间教育主题。
两会前,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引发热议。《方案》指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经过5~10年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度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方案》要求,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职业教育改革组织实施和相关保障工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
(摘编自新华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一般的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B.职业教育学院设立“小龙虾专业”的事情说明,在经济社会中能够培养应用型人才、把握市场脉搏的专业前景广阔。
C.两会前,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引发热议,使职业教育成为今年两会期间教育主题。
D.今后,我国将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职业教育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做出贡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双元制”教学体制下的学生和企业有更多交流机会,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较其他大学生更受企业欢迎。
B.从材料二看,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舆论关注度最高,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前景广阔。
C.随着人们劳动观、价值观的转变,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培训,而不是去上大学,市场将越来越重能力而轻学历。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是解决我国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国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模仿唐诗、对唐诗风格进行陌生化的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在对唐诗的继承中有创新。
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会以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为抒情主人公。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六个法定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祭奠南京大屠杀中30万遇难的同胞。
除了我国,国际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公祭日”纪念日,祭并缅怀二战中的死难者。1月27日,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纪念奥斯维辛解放日;德国: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2月15日,新加坡:全面防卫日。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7日,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无论铭记、抑或敬畏,都是和平年代里面对历史与生命应有的姿态。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为科学传播普及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辟职称评价通道。今后;只要是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都可以申报科学传播专业职称此举将吸引更多人从事科普工作,同时也将在规范行业人才评价、促进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科普事业人才支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你能不能把它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______,还需要你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会。______,你才更容易成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已经和疟疾进行了数百年的斗争。19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此后,奎宁的替代物氯喹一度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后来氯喹失灵,问题就出在____________上。人类想置病毒于死地,病毒也在不断寻找生存方法。(____________)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____________,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从40多年前屠呦呦课题组在190次失败后成功____________青蒿素,到研制出杀虫较彻底的、作用时间长的复方蒿甲醚,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以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精神____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停滞;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来的给人类生存的危险系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抗药性 举无遗策 汲取 攻克
B.抵抗力 举无遗策 提取 攻占
C.抗药性 束手无策 提取 攻克
D.抵抗力 束手无策 汲取 攻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跟不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B.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能跟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C.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能跟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D.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B.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C.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D.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给人类的生存危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