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高三(1)班新年联欢晚会的一段开场白,请根据要求作答。
甲:尊敬的老师们,感谢各位莅临寒舍,参加元旦联欢会!
乙:作为老师们的高足,我们济济一堂,享受这美好时光!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来吧,怀揣内心涌动的春意,让我们跳起青春靓丽的舞蹈!
(1)文段中有三个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来并修改。
(2)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要求符合语境,句式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者依旧,女排依旧,欢庆依旧,但时代变了,感动中国人的,不再只是那一块金牌,而是历经坎坷、百折不挠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时代气质。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瞬间,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历史上该赛事夺冠最多的一次。中国女排_________的战绩,是新中国体育70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 )。女排精神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30多年前,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女排精神_________了国人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她们用五连冠的佳绩,激励、感召和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人们投身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已发生_________的变化,但女排精神从未走远、从未过时。女排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焕发着新的_________、新的活力,早已超越体育而融入全社会,她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属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精湛 赋予 沧海桑田 光芒 B.卓越 给予 沧海桑田 光彩
C.精湛 给予 翻天覆地 光芒 D.卓越 赋予 翻天覆地 光彩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时刻,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球队。
B.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历史上该赛事夺冠最多的球队。
C.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球队。
D.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
B.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让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
C.是中国人能力的证明,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
D.使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中国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才南飞的原因是对风的依赖。
(2)白居易在《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用一组连续的动作来表现主客的热情,与“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形成反差,侧面表现出琵琶声对主客的触动之大。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晓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①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②消息。
(注)①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②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
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词的下阙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
D.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
2.本词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沆,字太初,洛州肥乡人。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真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帝颇惑之,因访于沆。沆曰:“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方众议各异,未即从沆言,未几而灵州陷,帝由是益重之。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维乘间达亮语,沆曰“吾非不知也。然今之朝士得升殿言事,上封论奏,了无壅蔽,多下有司,皆见之矣。自余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次,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此有何策而与之接语哉?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公退,终日危坐,未尝破倚。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沆与诸弟友爱,尤器重维,暇日相对宴饮清言,未尝及朝政,亦未尝问家事。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甍,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B.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C.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D.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宴是宋代盛行的宫廷宴会,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
B.太子宾客,是朝廷设置的太子东宫属官,肩负调教辅佐、侍从护卫、规劝进谏职责。
C.通籍指登记姓名、年龄、身份等在宫门外悬挂的竹制门籍上,可以进出宫门,指做官。
D.拜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深受器重,委以重任。太宗赞赏他风度端庄稳正,称其实名副其实的显贵的人;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后兼修国史。
B.李沆答复询问,把握时局。众人认为要保灵州,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向他询问;他对时局认识清楚,为皇帝提出解决的方法,没有被采纳,灵州陷落。
C.李沆眼光独到,善于识人。寇准多次向他推荐好友丁谓,他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出丁谓不能被委以重任;后来寇准果真被丁谓排斥,印证了李沆的判断。
D.李沆修身严谨,生活简朴。他办完公事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他认为住宅传给子孙大小合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2)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晒秋
侯发山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下午训练结束的时候,接到上级通知,说明天“晒秋”。春来给搞糊涂了。部队没有种庄稼,“晒”什么“秋”呢?
对于“晒秋”,春来并不陌生。“晒秋”是一种山区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场景风俗,由于山区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选择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晾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成了农家欢庆丰收的盛典。在春来老家,每到重阳节,家家户户就会把秋天收获的玉米、大豆之类的玩意儿弄出来晾晒,其实也有炫耀的意思在里边。“晒秋”的时间一般是在重阳节前后,天高气爽,适宜晾晒,所以重阳节又叫晒秋节。
队长告诉春来,就是检阅大家的训练结果。队长还说,如果合格,春来他们就会正式进入特种部队。
夜已经深了,听着战友们的呼吸声,磨牙的声音,打呼噜的声音,还有梦中的呢喃,春来数了几头羊也进入不了梦乡。为期三年的训练,过电影般在春来的脑海中显现。
北方的冬天,气温在零下十几度,西北风像小刀子一般锋利,刮得脸蛋生疼。凌晨五点半,背上二十公斤的重物开始跑步,五公里下来,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像是从水里出来一样。当然,这仅仅是每天训练的序幕,接下来还有挂勾梯、穿越铁丝网三百趟,等等。记得刚开始训练的那段时间,累得春来晚上尿了床,一时成为笑谈。
夏天也是不容易熬的,平举着八一式突击步枪,枪管上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在烈日下暴晒两个小时。仅一天,春来的皮肤就晒脱了皮,像是非洲人一样,黑黝黝的。以至于多天,春来都不敢照镜子。为了练习忍耐力,会抓来蚂蚁放到脸上爬,甚至专门钻到野外的臭水沟里,让蚊虫叮咬。一个晚上下来,脸上全是红肿的疙瘩。那种痒疼的感觉,春来每每想起来,都会不自主地哆嗦。
特种兵也有军姿的训练,背十字架,后脖领夹扑克,左右脖领扎大头针,头顶大瓷碗,让脖颈、肩膀、腰背保持挺拔,形成一道直线,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为了让双腿间没有缝隙,春来在睡觉时,用背包绳把自己的双腿捆起来。为了做到一出脚,脚尖就自然绷直,春来就跪在地上,脚面贴住地面,下腰,直至头着地……那种滋味好难受,常人真的无法理解。
每天还有倒功的训练,就是高高向后跃起一米五,用背重重地砸向水泥地。头一天练习,春来晚上背都不能沾床,都是趴着睡觉。春来是按照狙击手培养的,为了让双目炯炯有神,在训练中会迎着太阳练眼神,连续两分钟不眨眼才算过了这一关。刚开始,春来不明白。队长说,一旦出现情况,如果眨一下眼睛,就有可能失去最佳射击时间。
对春来来说,最难的是野外生存训练,带上三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一星期,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上级准备的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演习任务。第一次吃生老鼠时,春来闭着眼睛,吃一口吐一口,肠子差点吐出来……春来心里清楚,是特种兵就得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是特种兵就得有“上天是雄鹰,下海如蛟龙,入地似猛虎”的本事。
明天都有哪些首长来?我能过关吗?兴奋,自豪,期许,忐忑……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春来只盼着天快快亮起来。
春来似乎迷糊了一会儿,天就亮了。
到了训练场,春来扫了一眼,看到指挥台那里坐了不少人。他不敢分心,忙收回目光,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口令开始后,春来紧握手中枪,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笔直,目视前方,纹丝不动。看到队列侧前方的指挥旗发出命令,开始抬腿走正步。
因为走正步体现不出特种兵的本领,正步结束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逐个技能展示。自然,春来的项目是射击,在幕布墙上随意找出五个位置,让春来辨认后,再用一块布把整个幕布墙遮挡起来,让春来从三百米外射击,就是“盲射”,全凭记忆寻找目标。好在,前面三个目标都被春来一一命中。不料想,队长临时加大了难度,现场释放烟幕弹,让春来射击其余两个。春来心里恼火也没办法,将来在战场上,变化也是瞬息万变的,他凝神静气,凭着刚才的瞬时记忆,瞄准,射击,中了,春来的心落到了半空;再瞄准,射击,又中了,春来的心放了下来。
等到指挥台那里响起密集的掌声,春来才回过神来。
“同志们好!”
春来和战友们刚要喊“首长辛苦了”,忽然间一个个大张着嘴巴,半天没合拢。春来看到,他的爹娘就在其中,其他人,除了部队的几位领导,也都是战友们的父母!泪水一下子弥漫了春来的眼睛,当兵三年多来从未流过眼泪的他,哭了。队长呜咽得更厉害,他整整六年没有回家了。
到了第二年,春来参加了在朱日和①举行的“沙场秋点兵”。
(注)①朱日和是我军最大的,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选自《百花园》,2019年第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阳节是春来老家的“晒秋节”,也是感恩敬老的传统节日,战士们的父母出现在检阅台上检阅训练成果,提升了小说主题。
B.春来非常重视进入特种兵部队的考核检阅,因而在其他战友们都已酣然入梦时辗转难眠,这说明春来的心理素质不如别人。
C.小说中“西北风像小刀子一般锋利,刮得脸蛋生疼”,运用比喻的手法真实地描写风吹到脸上的感觉,写出了北方冬天的寒冷。
D.春来流泪,队长鸣咽,小说结尾用细节传神地展现出战士们见到父母时的神态与动作,可见特种兵战士们是硬汉却也有柔情。
2.春来由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靠得是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题目“晒秋”蕴含着作者巧妙的构思。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