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在饱览湘江秋色后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在饱览湘江秋色后慷慨激昂地反问:怅寥廓,__________,谁主沉浮?

(2)《雨巷》中,作者对丁香姑娘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____________,丁香一样的忧愁。

(3)《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对母校万分不舍: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里,描写了荆轲视死如归的细节: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______________

(5)《纪念刘和珍君》里,鲁迅认为爱国学生是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鸿门宴》中,樊哙劝刘邦及时脱身不必在乎小节: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

 

问苍茫大地 丁香一样的芬芳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终已不顾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大礼不辞小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 (1)苍茫(2)芬芳(3)做(4)已(5)惨淡(6)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 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C. 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D. 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段秀实,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师浚,仕为陇州刺史,留不归,更为汧阳人。秀实六岁,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及长,沈厚能断,慨然有济世意。举明经,其友易之,秀实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弃去。

天宝四载,从安西节度使马灵詧讨护密有功,授安西府别将。灵詧罢,又事高仙芝。仙芝讨大食,围怛逻斯城。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嗣业惭,乃与秀实收散卒,复成军,还安西,请秀实为判官。迁陇州大推府果毅。后从封常清讨大勃律,次贺萨劳城,与虏战,胜之。常清逐北,秀实曰:“贼出羸师,饵我也,请大索。”悉得其廋伏,虏师唧。改绥德府折冲都尉。

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安西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梁宰欲逗留观变,嗣业阴然可。秀实责谓曰:“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嗣业因固请宰,遂东师,以秀实为副。嗣业为节度使,而秀实方居父丧,表起为义王友,充节度判官。安庆绪奔邺,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诸军战愁思冈,嗣业中流矢卒,众推荔非元礼代将其军。秀实闻之,即遗白孝德书,使发卒护丧送河内,亲与将吏迎诸境,倾私财葬之。元礼高其义,奏擢试光禄少卿。俄而元礼为麾下所杀,将佐多死,惟秀实以恩信为士卒所服,皆罗拜不敢害,更推白孝德为节度使。秀实凡佐三府,益知名。

朱泚反,翌日,泚召秀实计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休并语,至僭位,勃然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可磔万段,我岂从汝反邪!”遂击之。泚举臂捍笏,中颡,流血蔑面,匍匐走。贼众未敢动。秀实大呼曰:“我不同反,胡不杀我!”遂遇害,年六十五。海宾、明礼、灵岳等皆继为贼害。

初,秀实自泾州被召,戒其家曰:“若过岐,朱泚必致赠遗,慎毋纳。”至岐,泚固致大绫三百,家人拒,不遂。至都,秀实怒曰:“吾终不以污吾第。”以置堂之梁间。吏后以告泚,泚取视,其封帕完新。

兴元元年,诏赠太尉,谥曰忠烈。赐封户五百,庄、第各一区;长子三品,诸子五品,并正员官。帝还都,又诏致祭,旌其门闾,亲铭其碑云。太和中,子伯伦始立庙,有诏给卤簿,赐度支绫绢五百,以少牢致祭。

(摘编自《新唐书段秀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B.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C.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D.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果毅:果毅都尉的简称,唐宋军事职官名。果毅都尉在唐代是折冲都尉的副职,每折冲府二人,分左、右,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

B.行在:也称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文言文中一般指天子巡行所到暂住之地。

C.卤簿: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也叫露板,常用来代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诏书等。

D.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牛、羊、豕(猪)叫“太牢”,少牢则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只用羊﹑豕。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秀实秉持孝道,自尊心强。六岁时母亲患病,七日不吃不喝尽心服侍;认同友人对明经科的鄙视,放弃了举荐入仕的机会。

B.段秀实有勇有谋,仁义为先。随马灵詧出征不利时,批评了副将李嗣业逃跑的行为,但后来又拿出私财为战死的李嗣业办后事。

C.段秀实为人恩义,受人敬重。荔非元礼和不少将士被杀,而段秀实幸免于难,并且先后辅佐三任节度使,有很高的知名度。

D.段秀实英勇无畏,有先见之明。朱泚僭位之前就告诫家人不收他的礼物,后来更是当面痛骂反贼,英勇就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

(2)初,秀实自泾州被召,戒其家曰:“若过岐,朱泚必致赠遗,慎毋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航标

沈明

虬江是条出山的主航道,先窄后宽,先前山里大量的竹木石料都是顺着这条主航道顺流而下漂流出山的。虬江又是大山的主要泄洪道,每年洪水季节,大量的洪水流经虬江,一泻千里,奔腾而下,一直到平原才收敛其汹涌之势。

虬江航道八公里处是急水湾,向来是人迹罕至的江湾。枯水季节,急水湾却是个浅水湾。砂石江滩被几块巨石分隔,湍急的水流分成多条细流,折尺般蛇行,时分时合,一路蜿蜒下行。即使到了枯水季节,这江水仍很凶险。其他的不说,单说这分流的走向,就充满玄机,每每随着水势的不同,每一条分流总是变幻莫测。有的,开端看似平稳,说不定几股水汇流后呈汹涌之势,跌宕直下,驾驭不住便会船毁人亡;有的,开端看似张扬,说不定半路上水分流了,最终所有的水都渗入沙石里了,船就搁在沙滩上,再也无法动弹。而这些分流常常会因洪水的冲撞而变幻莫测。有时,上趟行船时还是这条分流,几夜暴雨后,第二趟行船时水路就面目全非了。若是遇上暴雨,这虬江可说是孙大圣的脸——说变就变,谁也摸不准。

李松是虬江航道段的航政股长,他当股长之后,力主在急水湾设一个航标站,派人驻守。然而这急水湾,除了下水的水路外,实因山高路窄,一般的人很难到达。建站时,是从山下运来一些竹木石料,才建了小木屋。建站后,段里派人轮流值守。值班者不但出行艰难,一守半月,而且也非常寂寞无聊,遇上鬼天气,物资供应跟不上,只能干着急。谁也不愿轮上这苦差事。

在李松当股长之前,人缘不错,谁都说他好;可为了这事,段里所有的人,包括家属,都在背地里骂他。

55岁时,李松主动跟段长提出股长不想当了,想去急水湾守航标。他说,这事是他惹出来的,就让他一个人承担这份责任好了。段务会上,大家都没反对,觉得这事只有这样。

那年,李嫂也正好退休,夫妻俩就卷了铺盖,离开航道段的家属大院,成了急水湾航标站的专职值班员。吃的用的,李松让下行的船筏老大从山上捎带下来,平时自己在小木屋的四周开荒种地、养鸡养鸭,倒也能够自给自足。李松长年累月住在山里,很少与外界联系,收听天气预报,仅靠一台收音机。至于工资啥的,也是在山外的女儿代领了存着,在山里他们其实也没啥用处。

一待,李松夫妇俩在山里就待了整整二十年,先前大山里向外运竹木石料的主航道,随着竹木石料的限制采伐,主航道的功能渐渐弱化。最终,虬江上游取消等级航道设置,仅仅作为泄洪道,航道段不再管理。

这事,其实是在李松进山的第八年决定的,段里所有的人都没把这当一回事,也没有任何人进山或者捎话告诉他,李松根本不知道虬江上游被撤掉航道设置的事,仍然兢兢业业地驻守着航标站。他只是觉得,跑这水路的船筏越来越少,但他觉得即使一年只有一条船筏经过,他仍有职责确保他们的安全。

虬江竹木石料限制采伐以后,沿线竟然成了旅游胜地。急水湾成了其中一个旅游点,来此地漂流的人多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多。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把游客送过来,再用橡皮筏放下去。急水湾成了旅游景点,李松无形中忙了起来。枯水季节,他要勘察各个分流,设置航标,禁止误闯危险水道。洪水季节,他要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发布洪水危险警示。可是,承包漂流的老板,不理他那一套。李松穿着陈旧的航政员制服,据理力争。

李松75岁生日那天被人告发。一大堆举报材料被人送到有关部门,说李松作为一名退休的航道管理公职人员,长期霸占航道资产,夫妻俩二十年工资基本不用,霸占公家的竹木房子不出一分租金,私自开垦公家的山坡种地、养鸡养鸭。而虬江上游航道设置已经撤掉十几年了,李松还私自霸占水道,把公家水道占为已有,不给好处,不让通行。

有关部门派人专门找李松谈了一次话。到这时,李松才知道虬江上游航道设置早已撤销的事,他愣愣的。李松跟和他谈话的干部说:“我……我是该退休了,只是不放心这急水湾。”

就在李松思前顾后离开急水湾几个月后,当地报纸上有一篇篇幅较长的人物事迹报道,说一位退休的航道管理人员二十年如一日,在荒山野地里默默守护着一段废弃的航道,义务救助遇险人员六人,帮助打捞遇险物品难以计数。据说,这是有关部门提供的素材,为的是给老人一个说法。

报道见报的当日,急水湾漂流点出了大事故,两条漂流艇误闯急流,翻了,三人受伤,两人殒命。漂流点承包人被公安部门带走了。

李松夫妇又进山了。出发前,李松把房子过户给了女儿。这次,他拿到了当地政府的一份聘书,仍然是义无反顾,还是义务的。

(原载于《小说月刊》2018年第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题“航标”,一语双关,既指急水湾处需要为生命护航的水道航标,也指当今社会更需要李松这样的为人生导航的精神航标。

B. 小说开头写急水湾人迹罕至、变幻莫测,看似闲笔,实则为表现李松坚持在急水湾建立航标站的决心以及他坚守航标站的执着作铺垫。

C. “李松穿着陈旧的航政员制服,据理力争”,表明虽然不知道等级航道设置被取消,李松仍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D. 用“当地报纸的人物事迹报道”的方式补叙李松守护废弃的航道的事迹,保持了文章结构完整,表现了他不愿无端受诬陷的心理。

2.小说结尾说李松“仍然是义无反顾”,纵观全文,“义无反顾”表现在哪些事情上?分别反映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急水湾成了旅游景点”,小说写这一变化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3年-2014年用户使用手机和应用程度的年增长水平

(摘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手机上瘾者报告》)

材料二:

智能手机确实在偷走对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睡眠。总体而言,青少年比以往睡得更少了。对20个国家690747名青少年的数据(1905~2008年)分析发现,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比100年前少了1个小时。

英国华威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萨卡里·莱莫拉( Sakari Lemola)最近发现,有智能手机的青少年在晚上睡得更晚。莱莫拉说,“我们还发现,睡觉前使用电子设备与睡觉时长减少、失眠症状增加有关。而较短的睡眠和较差的睡眠质量又与抑郁症状有关。”

莱莫拉解释了几种可能的关联。今天的电子屏幕发出了大量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褪黑素是一种在晚上或黑暗环境中由松果腺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钟。社交媒体上,来自朋友的消息或评论让孩子很难睡着。另外,在无尽的娱乐信息的吸引下,让青少年把手机关闭格外困难。

莱莫拉指出,近期另一项研究显示,在刚成年的年轻人当中,较差的睡眠质量是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错乱症状)的起因之一。“一方面,我相信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交媒体提供的新机会”,莱莫拉说,“另一方面,跟之前几代的青少年相比,有一小部分脆弱的青少年面临着更高的风险。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增加,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睡眠时长的缩短,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其他因素,从城镇化到在校压力,也多少会对青少年有所影响。”

(《智能手机损害青少年大脑?》)

材料三:

“在以前,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对青少年好,是小提琴还是电子游戏“刺客信条”,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疾病中心负责人杰伊·吉德说,“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玩“刺客信条”需要策略、记忆力、对模式的识别以及反应能力。另外,观看优质的视频可能是比阅读更好的学习方式。对我来说,说这些话很困难,但是考虑到大脑吸收信息的方式,可能真的是这样。”

提到青少年面临的威胁,引人注目的新科技总是比那些熟悉和难以改变的问题更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偏差可能会使我们的感知发生偏离。除了使用手机导致糟糕的睡眠质量,家庭冲突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艾伦说:“不仅冲突和压力会影响大脑,缺乏温暖和社会支持同样会影响大脑。有这么多证据都表明,其他因素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为什么我们还在担心手机?”美籍指挥家斯坦伯格表示认同,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创伤、贫穷、暴力和毒品,因为它们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3月1日16版)

材料四:

实际上,苹果公司已经提供了一些家长控制举措,例如“要求购买”功能,要求家长批准购买商品和服务;限制访问某些应用程序、内容和数据使用情况;使用了内置的功能,比如位置共享等。但这些还远不足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智能手机上瘾问题。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让·特温吉教授发明了“iGen”一词来指代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成瘾儿童。让·特温吉曾表示,把iGen描述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精神健康危机的边缘并不夸张,这种恶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手机。近日,北美放射学会研究了那些沉迷于智能手机或患网瘾的青少年的大脑,发现智能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大脑奖赏回路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而根据“常识媒体”在2016年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约半数美国青少年感觉自己存在手机成瘾问题,并感到有压力需要立刻回复手机信息。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科技公司虽然没有公开承认他们的电子产品可能会让人上瘾,但一些硅谷内部人士已经开始向媒体透露,电子产品、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网站是如何被设计成让人上瘾的,并尽可能长时间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手机的一些应用,比如脸书、Snapchat和Instagram,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年轻用户。但一些科技公司已经采取措施,愿意改变他们的产品以回应家长的担忧。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9日22版《苹果需正视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科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临诸多威胁,但相比而言,智能手机并非最大问题根源。

B. 材料一中,2013年-2014年,手机使用增幅从大到小分别是常规用户、超级用户、上瘾用户。

C. 莱莫拉认为:青少年因使用手机导致的睡眠时间短和质量差与电子屏幕抑制褪黑素产生有关。

D. 虽然手机引起了诸多问题,但莱莫拉对多数青少年适应社交媒体提供的新机会持乐观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相比城镇化和学业压力,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增加,才是引发精神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

B. 杰伊·吉德过去认为,小提琴比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对青少年更有益,但现在所持观点有所改变。

C. 某些游戏能锻炼人的多种技能,提供的优质视频可能改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智能手机有价值的东西。

D. 苹果公司推出的“要求购买”“位置共享”等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手机上瘾的问题。

3.如何何看待青少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条说明,并概述科技公司解决此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一个人,不会产生礼的问题,只有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才会产生礼的要求和行为。礼仪本身是有差等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那就要从内心情感和交往形式上去寻求互相对等的因素,孟子指出,“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内心情感的对等表现为恭敬,交往形式的对等表现为辞让,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践行礼的要求和规范。

所谓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恭”和“敬”分别属于容貌和内心情感的范畴。然而,对于同一践礼主体而言,无论是貌恭还是心敬,都只能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中呈现出来,都是主体指向客体的行为。面貌与内心是统一的,内心敬重,面貌总会好看;内心鄙弃,面貌就会不那么好看。恭敬名为两个概念,实为一个内容,那就是敬的情感,即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重。孔子十分重视敬在礼的行为中的意义,他从人与禽兽之别的角度,指出为孝必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重视祭礼和丧礼,却更在乎敬的内涵,《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弟子子路的回忆,“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甚至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在各种礼仪中,敬的情感最为重要,而国君的婚礼又是最能体现敬的情感。国君迎娶新娘,既是爱慕,又是敬重,把这种爱与敬的情感推而广之,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所谓辞让,亦称退让,“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辞让是与恭敬紧密相连的德行,其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在礼的迎送、授受仪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具体为“三揖三让”。“揖”是拱手致意,展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注。“三揖”是凡入门,将右曲揖、北面揖、当碑揖。“三让”是凡升阶,宾主尊卑相同时,一同升阶;宾主尊卑不同时,则尊者先升。“三揖”作为迎送规定,有利于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三让”并不改变主客体的实质行为,辞让之后仍是尊者先升阶,该先升阶的人还是先升阶,其意义在于给对方以被尊重的心理感受,宾主正是在辞让中体现出教养与风度的。孔子认为辞让既是君子尊礼的表现,又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引。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彼此作揖谦让,然后登堂比射。射毕,走下堂来,彼此作揖,胜者罚负者饮酒。这样的竞争是君子之争。无论赢者还是输者,辞让使君子之争变得风度翩翩,真是令人意往神驰。从这个意义上说,辞让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仪式,能够使弱者、居下者、失利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认同。

(摘编自夏海《浅论儒家之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的要求和行为发生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单独一个人不存在“礼”的问题。

B.“揖”是重要的辞让礼节之一,指的是客人到主人家做客,主客彼此拱手致意,以表现对对方的敬重。

C.“辞让”的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一本质突出表现在迎送、授受仪式中的“三揖三让”上。

D.孔子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国君把对新娘的爱和敬推广开来,就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第一段概述了“礼”的两方面的表现,第二、三段分别对此进行了具体论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礼记·檀弓上》来说明,相对于礼的外在形式,孔子更重视祭礼和丧礼中的情感因素。

C.文章第三段先解释了辞让的内涵,然后分析辞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做法,最后阐述了辞让的意义。

D.作者在论证“辞让”时,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内容充实,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礼仪本身是有等差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因此古人就用恭敬和辞让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对等。

B.“恭”是礼在容貌上的表现,“敬”是礼在内心情感上的表现,外表“恭”的人内心也一定会“敬”。

C.即使客人身份不如主人尊贵,主人也应当让客人先升阶,客人也应当听从主人的建议,这符合儒家之礼。

D.辞让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辞让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辞让的结果,它能使君子之争变得风度翩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