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他理想中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他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其间就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世之庸妄者,遂执其成说,以裁量古今之学术,有一语不与之相合者,愕眙而视曰:此离经也,此背训也”。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传注再变而为时文,数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盖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黄宗羲倡导异质共存,他希望学校是实践、捍卫这一精神的场所;换句话说,他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一般的人才或是科场得意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伏阙捶鼓”的太学生那样,“宋诸生伏阙捶鼓,请起李纲……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用他的话说即学校为“治天下之具”:“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即“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木主之尺寸,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因此他认为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有违礼之祀,有非法之服,市悬无益之物,土留未掩之丧,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黄宗羲还建议在世风民俗的建设上,以朱子《家礼》为蓝本和指导。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学校建设是黄宗羲关注教育的重点主张,他认为学校就应该是一个跳出名利、弘扬文化的地方,在学校里,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应该给真理让路。

B.黄宗羲深刻了解“科举取士”的祸害,认为科举制用“经、训”束缚士人的思想,学校教育动辄把不合之言视为“离经背训”,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启蒙目标。

C.黄宗羲认为“养士”是学校必不可少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应该为国家培养出能够安邦治天下的栋梁之才,学校的职责就在于此。

D.黄宗羲认为负责教育的地方官员在推动风俗、推进文明进步方面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责无旁贷,若地方风气不良,应问责失职的学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大量采取了引证的方法,突出了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显得很严谨而有力度。

B.文章观点鲜明,前三段以“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C.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论证了黄宗羲主张摒弃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存在的不足。

D.作者认为,黄宗羲以革新为前提,指出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弊端,论证了学校建设在强国利民方面的重要性。

3.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学习教育的文句与本文观点相左的一项是(     )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A 2.C 3.C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学校教育动辄把不合之言视为‘离经背训’,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启蒙目标”错误。原文是“世之庸妄者……此离经也,此背训也”。C项,“学校的职责就在于此”错误。原文“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D项,“应问责失职的学官”无中生有。结合文本内容“因此他认为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可知,原文中并没有提到“应问责”。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指出漫画主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愿大王少假借之,时毕使于前。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2)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3)______________,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4)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 ,完成下列各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上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耽:耽搁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悼:伤心

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怎样的人?

3.学习了《氓》,我们对女主人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假如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时代,你想对男主人公说些什么?(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所谓讲课自由指的是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有自由传播自己学术观点的权利,     

                              ,如果随便找一本专著来作自己的讲义,那样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就是它在课程设置好大体范围之后

旧大学里对前一点体现得较好,而对后一点限制颇多

由于没有统编教材,教授就必须学有专长

也有自由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权利

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术专长选择教材

旧大学从体制上说有一长处是今天大学里没有的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