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根据材料内容,用四个短语概括出“蝴蝶鱼”的特征。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字。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大部分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中。它们有着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蝴蝶鱼以藻类、活珊瑚的水螅虫等为食,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及浮游动物。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以其实用与审美、抽象与形象、古代与现代、时间与空间等多重特征,在艺林中_______ ,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将书法传统置于当代文化背景中去审视时,我们发现书法呈现出诸多新的气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书法教育遍地开花,书法的学科地位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书法培训也如雨后春笋,书协组织健全完备,各级各类书法展览令人______,书法名人纷纷登上大众文化传播的舞台,书法的社会影响力______。近年来,随着硬笔替代软笔,电脑打字替代手写,书法的实用功能几乎丧失,( )。 传统的装裱形式、用材、钤章、用纸、色彩等,通过巧妙地运用和组合,形成各类亦古亦新的视觉冲击力。事实上,当书法传统与当代语境激烈碰撞后,挑战也不可避免,多种弊端也伴随而来。比如重技法、轻文化,重形式、轻内涵,创作上______,风格同质化;书法批评严重缺失;书法家浮躁心理普遍等。近年来,中国书协采取通过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书法报刊,风气因而有所好转。我们有理由相信,书法在当代的作为和未来的前景令人乐现,一定会有更优秀的书法大家和杰出作品不断涌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 目不暇接 与日俱增 亦步亦趋
B.独树一帜 眼花缭乱 有增无已 拾人牙慧
C.标新立异 目不暇接 与日俱增 拾人牙慧
D.标新立异 眼花缭乱 有增无已 亦步亦趋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书协通过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 批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书法报刊。
B.通过中国书协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各大书法报刊。
C.中国书协通过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 批评文章不断见诸各大书法报刊。
D.通过中国书协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书法报刊。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这些变化使书法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其审美价值更加凸显
B.但这些变化使书法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更加凸显审美价值
C.但书法被这些变化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其审美价值更加凸显
D.但书法被这些变化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更加凸显审美价值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B. 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
C. 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
D.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
2.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拜臣郎中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明日,子路行,以告
3.作者不应诏所用的理论“武器”是( )
A.圣朝以孝治天下 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报刘之日短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里之思
张抗抗
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小镇。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联,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
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
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赶尽杀绝而触怒慈禧。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使慈禧有火难发。最后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任兰生总算免去性命之忧,罢职还乡。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
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从“望月楼”袭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
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战斗中死于沙场。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思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
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
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鱼米之乡,甲富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弯绕的心思。
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尔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
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所以,退思园仍是令人难忘的,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辩色彩。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同里”比作“波浪中的小船”,突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和挂念。
B. 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从容的独特气韵。
C. 作者颇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
D. 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写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
2.作者为什么在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章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