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彰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呑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注)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叩”,敲击,敲打。③桴():鼓槌。④硿硿(kōng )焉:硿硿地(发出响声)。⑤噌(cēng)吰(hóng):形容声音洪奔。⑥罅(xià):裂缝。⑦窾(kuăn)坎(kăn)镗(tāng) 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斧/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硿硿焉,/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兮至湖口/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硿硿焉/

C.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2.下列对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

B.中国古代釆用干支纪年,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固定的顾序依次相配,周而复始、记录年份。干支除纪年外还可纪月、纪日、纪时,如文中的“丁丑”。

C.谥号是指古人死后,由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善恶给予一种称号,以示褒贬,如文中的周景王、魏庄子。

D.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文中的“元丰”,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每当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常更改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作者月夜来到绝壁下,面对恐怖的景象和声音心中无丝毫惧意,坚持探寻,最终发现了真相。

B.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

C.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狄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命名山的缘由。

D.作者并非单纯记游,而是将月夜游鄱阳湖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悟出人不应该 “事不目见耳闻”却随意“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D 2.C 3.A 4.(1)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意思是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句意完整,在“适临汝”后断开,排除A项和C项;“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硿硿焉”意思是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在“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谥号是指古人死后,由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善恶给予一种称号,以示褒贬”错误,不是所有人死后都是有朝廷赐予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面对恐怖的景象和声音心中无丝毫惧意”错误,原文“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意思是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说明心中还是有惧怕之意。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之石者”,意思是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是”,这样;“独”,唯独;“名”,命名。 ②关键词:“陋”,浅陋;“乃”,竟然;“考击”,敲击;“其实”,事情的真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惺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澧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假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张惺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③ 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④浩然气:《孟子》中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1.下面对词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君”两句以实笔写景,目光承前两句的远观转为近看,“湿”字说明油漆色泽鲜明,快哉亭刚建成不久。

B.“长记”三句虚写,用回忆自己当年在平山堂上看到的烟雨孤鸿等哀景,反衬眼前快哉亭景色的优美。

C.“认得”两句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既写出自己在亭中见到的景致,又有对先师的怀念, 更使此亭显得亲切。

D.“堪笑”三句批评宋玉竟然不懂庄子著作里所说的“天籁”的美妙之处,把风硬分为雌雄,实在可笑。

2.下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只能独自伤神流泪。

(2)在《离骚》中,屈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乡村淡远宁静安详的图景。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苏轼用对仗工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箫声极强的感染力。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分类,正确的组是(    )

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凌万顷之茫然③而又何羡乎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有碑仆道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⑦不敢与忤视 ⑧何为其然也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⑦/②④/③⑧/⑤⑥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所以目骋怀  ②侣鱼虾而麋鹿 ③西望夏口 ④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⑤死生亦矣 ⑥越国以远⑦有泉出 ⑧而其愈奇 ⑨群毕室⑩则其又加少矣

A.①②/④⑥/③⑦/⑤⑨/⑧⑩ B.①④/②⑥/③⑦/⑤⑨/⑧⑩

C.①②/④⑥/③⑦/⑤⑩/③⑨ D.①④/②⑥/③⑦/⑤⑩/③⑨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文中的植物常有特殊含义,如“棠棣”常用以指兄弟,“杨柳”常用于送别,“梧桐”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丁香”代表的是淡雅、美丽、忧愁。

B.“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男女少年时把头发扎成发髻,叫总角,后来就用“总角” 表示少年时代。到了二十岁时要戴上帽子表示成年,称为“弱冠”。

C.古代汁算时间以地支一昼夜为12时辰,其中“子时”又称“人定”,相当于现在的21点到23点,此时夜深人静。

D.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故都的秋》等。郁达夫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