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羊事 贾平凹 ①老闷卖了白羊的那天,我去他家。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羊事

贾平凹

①老闷卖了白羊的那天,我去他家。为了能借到二百元钱,我提了一捆韭菜。一进院,老闷坐在堂屋门槛上吃饭,已经吃完了,舔碗,舌头伸着像狗舌头。“是五巴子呀!”老闷没有拿筷子敲碗沿,斜着眼看我。“还是吃了饭来的?”“啊,吃过饭了……”“还是不抽烟?”“不抽烟。”“还是不喝茶?”“不喝茶了。”“还是放下礼就走?“……就走。”

②我走出了院门,骂老闷这老东西!骂过了却想,我这不是白白送了他韭菜吗?三婶在羊圏门口扫羊粪,一放簸箕,黑豆子撒落一地。她走出来问我有啥事,我说三叔把羊卖了?三婶说多好的羊,白羊。我说现在羊价跌着咋就把羊卖了?三婶说:“馕子!”“五巴子,”三婶又说,“几时这个家里没你三婶了,也就是你三叔把我拐卖了!”

③老闷的胡茬上沾着一颗米,舌头一卷,把米卷走了,说:“馕子?!那是只病羊,草不吃,拌了料都不吃,让它死在家里呀?五十元钱卖了,我又没给他缰绳,我是馕子?!”可能是生了气,咯儿咯儿想呕吐,但又极力忍着,老闷的脸憋得通红。我说三叔三叔,老闷闭合着嘴,给我摇手不要我说话。我说:“要吐就让吐,别憋出毛病了。”老闷一动不动了一会儿,说:“我才不吐哩,今日吃的是捏饺子!五巴子咋顾得上我这儿来,肯定又是求我啥事了吧?“是的,三叔。我家房漏得不行,要抹顶的,搭住手了,三叔得借我二百元钱。”“哦,哦。”老闷放下了碗,手拔嘴唇上的胡子,稀稀的几根胡子,拔起一根,半个脸的送批就挪了五官。“哎呀,抹房顶呀,你那房是陈年旧屋了!如果你三叔有二百元钱,说啥也得先垫给你了,三叔卖了羊就落了五十元,这你也看到了,你三婶还和我置气哩,须让我再买只羊呀……”“白羊!”三婶说。“白羊,就给你买白羊!把他的羊养惯了,卖了羊就像少了口人似的。我得重买只羊呀,五巴子!”这就是我借钱的落脚。我真傻,本不该给老闷开这个口的,一捆韭菜全当是喂了猪了。

④我们镇上是逢三天一集,第三天我装了一口袋麦子去集上粜,在村口又碰着了老闷。老闷披了件棉袄,反抄着手,手里提着那根羊缰绳。老闷说:“五巴子,房抹平了没?”我说:“你不肯借钱么,我只有粜粮了。”老闷说:“话不敢这么说,五巴子,三叔这不是去集上买羊吗?”说毕了,他又说:“唉,钱这狗东西把咱农民抗扎咧!下辈子要托生,我托生钱呀,你呢,五巴子? ”我说:“我托生三叔!”

⑤在集上,老闷果然在买羊。羊市上有一大群羊,都是白羊。老闷绕着羊群转悠了三圏,一只羊就咩咩地冲着他叫唤。老闷说:“这羊和我有缘分!”卖羊人就抱了一捆干菜丢在了那只羊面前,那只羊急不可待地咬嚼。老闷说:“吃手好!不会是故意吊了几天胃口吧?”卖羊人说:“哪里,它就是肚子里有个掏食虫,我喂不起了才卖的。”老闷就问多少钱?卖羊人说便宜,一百元。老闷说:“你以为我是瓜子呀?四十元!” “五十!” “九十。”“五十五。”“八十五。” “六十!” “八十。”

⑥老闷梗了脖子走了。老闷来到我跟前,低声说:“他狗日的不喊叫我!"我说:“八十够便宜的了。”老闷说:“是便宜吧?”我说:“你还是买了好。”老闷说:“我赌气走了,再回去他又得涨价。你去帮三叔买了,记着,连缰绳一块买的。”老闷把钱交给我,我把羊买过来了。 老闷牵着羊到了街口,老闷欢喜得给羊顺毛,把羊的缰绳解下来给我看,说缰绳是条好缰绳,至少也值三元钱的。羊没有缰绳却顺着街口往东南的路上走,一路撒羊粪蛋儿。老闷说:“有缘分吧,五巴子,这只羊造下该我买的,你瞧瞧,它能寻着咱村的路!”

⑦我粜了麦子,跟着老闷一块回村。羊就一直走在我们前头,确实是好羊,白生生的,像白棉花疙瘩。羊真的是能寻着我们的路,到了三岔路口,它不往东也不往西,竟然就顺了中间那条路小跑着起来了。进了村巷,巷子第五个院子是老闷家,门口的柿树底下三婶往树上挂萝卜串儿,羊就端端地往她家院门里走。三婶不挂萝卜串儿了,一直看着羊,羊进了院,就卧在羊圈边,咩! 咩!老闷人还在巷里,说:“我买了羊啦,狗日的,这只羊真和咱家有缘分,能寻着村子的路, 还寻得着咱的家!”

⑧三婶还在看着羊。“多少钱买的?”“八十元。还多了个缰绳哩。能行吧?!”“□□□□□□□□□□□□□□□□□□□□□□□□□”“咋啦?!”“这就是咱家的那只羊么!”

1.联系上下文,在空格里补上相应的内容,要求连贯、生动,符合人物的形象。(不超过25字)

2.简要概括老闷的形象。

3.“我”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举例赏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5.小说借“羊事”,写出了农村哪些世态人情?请结合原文探究。

 

1.贪图小利吃小亏,花更多的钱买回了自己卖出的羊吗? 2.老闷是一个吝啬小气、生活节俭、自私无情、贪图小利的吝啬鬼形象。 3.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用第一人称更亲切, 便于让读者接受,有利于叙述,更有真实感,使小说变得真实可信;由于“我”的借钱,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4.朴拙、憨厚,土地方言浓厚,如“唉,钱这狗东西把咱农民抗扎咧!”;荒诞,诙谐幽默,如“有缘分吧,五巴子,这只羊造下该我买的,你瞧瞧,它能寻着咱村的路!” “我买了羊啦,狗日的,这只羊真和咱家有缘分,能寻着村子的路, 还寻得着咱的家!” 5.自私冷漠,贪图小利和尔虞我诈的世态人情。如文中“我”家屋顶漏了,到三叔家借钱却没借到,表现了人们的自私冷漠;三叔卖羊是因为那是只病羊,草不吃,拌了料都不吃,不让它死在家里;五十元钱卖了,而且不卖给他缰绳;买羊时,跟卖羊人讨价还价,假装走开不买,让“我”去代买,并且叮嘱一定要带着缰绳一起买回,都表现了人们贪图小利和尔虞我诈的世态人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连贯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本题: 结合上文三婶和老闷的对话,老闷说“八十元。还多了个缰绳哩。能行吧?!”,是在夸赞自己多得了一个缰绳,好像捡了一个大便宜;三婶的回话中要挑明他的这种贪婪,所以接着写“贪图小利吃大亏”,老闷的疑问加惊讶“咋啦?!”说明上文的回话中有令他惊奇的地方,再联系下文三婶的回话“这就是咱家的那只羊么!”,所以补写“花更多的钱买回了自己卖出的羊吗?”更能显出老闷的形象。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题: 原文动作描写“已经吃完了,舔碗,舌头伸着像狗舌头”语言描写“还是吃了饭来的?”“还是不抽烟?”“不抽烟。”“还是不喝茶?”“还是放下礼就走?”表现了老闷的“吝啬小气、生活节俭”;神态描写“斜着眼看我”语言描写“哎呀,抹房顶呀,你那房是陈年旧屋了!如果你三叔有二百元钱,说啥也得先垫给你了,三叔卖了羊就落了五十元,这你也看到了,你三婶还和我置气哩,须让我再买只羊呀……”等都表现了老闷的“自私、冷漠无情”;语言描写“我赌气走了,再回去他又得涨价。你去帮三叔买了,记着,连缰绳一块买的。”有表现了老闷的“贪图小利”的特点。 3.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主要人物,只是故事的叙述者,并且在故事情节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系,所以作为叙事的主体,“我”贯穿全篇,起到一个线索的作用;此外,由“我”来叙述故事情节更亲切,更能让读者接受,更有真实感;同时,故事情节也是和“我”有一定关系的,“我”知道三叔卖了“白羊”,所以到三叔家借钱,然后有了三叔的不借钱,要再买羊的情节,所以“我”又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4.本题考查把握小说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熟知赏析语言风格型:即赏析语言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等风格。从整体语言风格清新明快、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含蓄深沉、文采斐然、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写性语句)、清新、华丽(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夸张幽默、辛辣、自然、简洁传神,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本题: 小说很短,讲的是一个吝啬鬼花钱买回了自己卖出的羊的事,故事情节诙谐幽默,所以整个小说的语言特色既符合老闷的人物身份,保存了语言通俗化、口语化的特征,如“搭住手了,三叔得借我二百元钱。”“吃手好!不会是故意吊了几天胃口吧?”“唉,钱这狗东西把咱农民抗扎咧!”其中,“吃手好”“抗扎咧”“ 搭住手了”等富有地方色彩,符合人物的身份;同时又很风趣幽默,如“几时这个家里没你三婶了,也就是你三叔把我拐卖了!”“舔碗,舌头伸着像狗舌头”“ 一捆韭菜全当是喂了猪了”“有缘分吧,五巴子,这只羊造下该我买的,你瞧瞧,它能寻着咱村的路!”“我买了羊啦,狗日的,这只羊真和咱家有缘分,能寻着村子的路, 还寻得着咱的家!” 5.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类,答题注意观点+原文例证的方式。 本题: 通过“羊事”,即主人公老闷因贪图小利吃小亏,花钱买回了自己卖出的羊的事,写出了农村存在的自私冷漠,贪图小利和尔虞我诈的世态人情。文中“哎呀,抹房顶呀,你那房是陈年旧屋了!如果你三叔有二百元钱,说啥也得先垫给你了,三叔卖了羊就落了五十元,这你也看到了,你三婶还和我置气哩,须让我再买只羊呀……”是老闷在回答“我”借钱时的回话,从这可以看出,农村存在着“自私冷漠,不爱帮忙”的现象;文中“馕子?!那是只病羊,草不吃,拌了料都不吃,让它死在家里呀?五十元钱卖了,我又没给他缰绳,我是馕子?!”“我赌气走了,再回去他又得涨价。你去帮三叔买了,记着,连缰绳一块买的。”“把羊的缰绳解下来给我看,说缰绳是条好缰绳,至少也值三元钱的”,这些老闷买卖白羊的细节过程,可以看出农村存在的“尔虞我诈和贪图小利”的世态人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朱光潜先生曾谈到美感经验中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_____”。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 ___,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即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世态人情,比清风明月更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B.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C.从北平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

D.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选错误一项是

A.士大夫之族”一一“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B.“七月既望”一一农历七月十六那一天,“望”为农历十五那天。

C.元和四年也” 一—“元和”指唐宪宗李纯年号。

D.“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两脚为“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香港警力表示,至今已经拘捕香港激进示威者近900多人,并将继续严正执法,将犯罪者绳之以法。

B.今天,虚拟现实等技术即便带来综合感官体验,我们依然需要歌曲这种最古老的媒介,依然需要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山河致敬、为奋斗高歌、为人民喝彩。

C.值得关注的是,技术驱动成瘾的广度和深度还在不断拓宽,借由大数据技术进行成瘾式营销,已经在互联网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D.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球观察者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找中华民族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的密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身处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如何纾解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精神困惑?人生究竟应 向何处去?灵魂又该在哪里安放?这些追本溯源的生活命题,事关一个人怎样安身立命。(乙)或许,在广袤的大自然里涵养情趣、放飞思想、诗意栖居;学会体悟自然旨趣,是抵达内心安宁的一条通途。

感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诗意禅境,聆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自然物语,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图景……生活中总会有某个时刻、某种场景,让人气定神闲。(丙)苏东坡认为,人生赏心之乐事良多: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亲近自然的情趣,犹如清新洁净的空气,吐露之中令人获取了力量。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本溯源 B.安身立命 C.或许 D.吐露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