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1.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1.B 2.C 3.内容不同:①时令不同:赵诗写的是黄梅时节,而本曲是秋夜; ②地点不同:赵诗写的是在自己家里,而本曲写的则是客居驿馆。③情境不同:赵诗写约客未至,而本曲则写诗人客居孤馆,举目无亲,只能和自己下棋来消磨时光。 情感不同:赵诗---诗人内心稍有着急、失落,但不乏闲逸之感;本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及因不得志而备受冷落的伤感。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分析有误,“三更归梦三更后”关键字是“梦”,写的是诗人夜半三更做梦回到了故乡,并未真的回到故乡。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品鉴语言艺术魅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本题要求选择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原句“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是悬想(“对写”)的手法,也就是属于虚写、想象的内容。 C项,“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所写内容也是虚写,是想象的,属于“对写法”,本身是自己思念家人,却想象成家人在思念自己。这与“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一样,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自己。手法相同。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不同文本在内容和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的能力。做这种题必须先把试卷上的诗词读懂,具体而言就是读懂作者的情感、读懂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接下来,从鉴赏的层面把握其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同时,要比较的对象是教材中的诗词,这说明平时一定要注重课堂的学习。课内学得扎实,课外的迁移能力。本题要求回答: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赵师秀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到与人约定下棋,但半夜了约定之人还没有到来,但是诗人内心并没有显得很着急,显出无尽的失望。他还可以“闲敲棋子”,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但这失望焦躁中又有一种闲逸之情。而徐再思的曲《水仙子·夜雨》通过写景,写深秋雨落梧桐之景,来写自己的羁旅愁思。“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采用的是对写的手法,明明是自己在想着父母,却写父母为自己担忧,从而展现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还交代了自己在宦海沉浮十年的事情,展现了仕途失意冷落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从下面两幅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所选插图表现的故事情节。要求写出关键人物情节事件。

 

查看答案

《呐喊》中的精彩语句总能给我们以启发,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我们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如果人们能够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希望,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再如:“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

(2)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也。

(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灵动的水,往往触发或见证着古人的诗情,各有意趣。它有时清幽宁静,“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 ”陪伴着李白瑰奇的梦境;有时浩荡汹涌,“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引起杜甫韶光易逝的悲感:有时惊心动魄,“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起苏轼怀想古代英雄人物的豪情。

 

查看答案

阅读《师说》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②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敦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平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③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书之书而习其句读⑤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以贻之。

注:①学者:求学的人。②受:通“授”,传授。③年:出生的年岁④众人:普通般人。⑤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面须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⑥不断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闻也固先乎吾           道:道理

B.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里

C.圣人也亦远矣           下:下面

D.是故圣圣,愚益愚         益:更加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师道不传也久矣!

B.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     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C.师不必贤弟子。                   不拘于时,学

D.不从师。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笑之。

3.下列各组人物中都有“向老师学习”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②李蟠③童子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⑤君子⑥今之众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做法,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不论家里有钱还是没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B.文章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以向别人学习为耻的恶劣习气。

C.文章第三段,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四人拜孔子为师的实例,阐释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D.《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查看答案

下列对鲁迅小说中的“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事件的亲历者。作品以“我”为陪衬,歌颂人力车夫的正直无私和勇于承担责任,也体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解剖。

B.《祝福》中的“我”是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我”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我”的所思所想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彷徨。

C.《狂人日记》中的“我”是一个“迫害妄想症”患者。长期处于既担心被人吃,又忍不住要吃人的矛盾中,作品借此控诉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D.《孔乙己>中的“我"是酒店伙计,也是孔乙己周围的看客之一。作品通过“我”的眼,展现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也反映出看客们的麻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