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脊骨为全身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脊骨为全身骨骼的主要支架,如屋之有梁,故称“脊梁”。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习近平说,“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英雄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家庭、个人都需要脊梁。

请以“说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说脊梁 说到民族之脊梁,不得不先言民族之精神。早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诞生在这广袤的大地。他们勤劳勇敢,英雄无畏,凭借自己的双手,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这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支点,是支撑亿万人民物质生命的中国脊梁! 随之,是中华的气节,扭转乾坤,锻造一个个新生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国破家亡之时,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大丈夫,一个从容刚毅,坚韧不拔的文天祥,他敢于问苍天,问大地,问出人生“谁无死”;叹远山,叹生,叹死,叹来丹心“照汗青”,我不禁感叹中华伟大的民族气节,和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仅仅是文天祥么?当我朗诵《满江红》的时候,我尽力去表现其男儿气概,却慨叹不能上边防卫家国,不能和鲁迅同造“匕首”,我只想与世无争。这是一种逃避!我不敢正视岳飞的眼睛,因为我怕看到一双炯炯的眸子,一双折射人格力量的瞳仁,和那刚毅不屈的民族志气。中华之气节,必凝聚于这简单而崇高的民族本色上吧。 可是,又有多少人同我一样呢?国人所译“圣诞”者,在港台译为“耶诞”。此国人之耻也!圣,乃中国人之信仰,一个外国的节日,一个与中华没有丝毫联系的外国人,竟被炎黄子孙尊为圣!可悲啊,民族之气节黯淡了吗?中华之身躯倒下了吗?那些失掉自信力的可怜可悲的人呐!而当结实的现代化汽车从小悦悦柔弱的躯体上碾压而过的时候,我看到的不只是人们对生命的漠视,而更是一颗又一颗被踩在地上踢来踢去早已黯淡的良知!心灵被践踏也许会痛吧——也许不会,没有血肉的心,怎会跳动呢?怕是已经从丧失支点的躯体上坠落,没有了痛苦而麻痹了吧!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面对这些事,我想我们无权指责其对生命的漠视,无力抨击社会的冷淡,无能去像鲁迅那般为麻木思想开刀,我们只能攥紧拳头,瞪着屏幕怒骂。可是这样骂太不过瘾,就像自己也被打了麻药,浑身动弹不得,遂就此作罢,待时光洗去我愤青的泪水,等岁月磨去我突兀的良知。这是一个中国人最无奈的控诉,是他向祖先求救的悲号! 不过新时代的民族更应当寻找新的信仰。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让人心灵震颤,就好似汶川地震在我眼前重现,我看到一双双平凡、朴实而有力的大手,救出了我的兄弟姐妹。这是民族精神之凝聚力,是团结一致之信仰,也是一个新的支撑点,撑起新一代,撑起新中国!也正是有了这一番智慧、一腔信仰,中华民族的躯体才不至于因太沉重而倒下,才诞生了这样一些“大写的人”,来撑起民族的脊梁,顶起灵魂的支点,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中华民族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支撑华夏儿女前行的民族精神去向何方?是在优胜劣汰中衰亡,还是在艰苦奋斗中重塑,抑或吸纳新的内涵而走向光明?这是我要问每一个同胞的。而我们必当给民族的信仰赋予新的内涵,做承前启后的一代! 给自己一个支点,为中华传承而奋斗! 【解析】 试题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和命题,把握材料中心,依据命题,确定立意。这是一篇材料+命题的命题作文。写作内容:以“说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材料首先给出了“脊梁”的定义,接着引用鲁迅的话列出具有“中国的脊梁”特点的几种人,最后用习近平的话赋予了“中国的脊梁”更广更深的新时代的意义。材料为考生提供了充足的论据。审题:一是由实到虚。“脊梁”这个词,本指脊背、脊柱,喻指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命题者自然希望考生根据它的比喻义来构思写作。写作这篇文章,要由人引申到人格尊严、社会责任、精神理想等品质,写出脊梁的丰富内涵。二要精当选材。能够称得上脊梁的,能够符合脊梁所作所为的,是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的优秀者以及他们的突出表现。如果宽泛理解脊梁,这样的人物、事例作为论据肯定不胜枚举,这就要求必须精选人物、事例,才会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写作中可以写什么是“脊梁”,也可以写怎样才能成为“脊梁”,还可以探讨“脊梁”对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等。行文时可从分析标题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如古代的文天祥、谭嗣同,现代的两弹元勋邓嫁先、钱三强等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立意角度参考: 诠释“脊梁”的内涵,分析什么人才是民族的“脊梁”;赞美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而奉献的人,他们是民族“脊梁”,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意;青年人要努力奋斗,做民族的“脊梁”;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

请从下面道题中任选道,按照要求完成。

高二分班了,请给你的高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不少于150字。要求:恰当引用下面的两则《论语》,语意连贯,感情真挚。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呐喊》描绘了从辛发革命到五四运动的中国社会,塑造了革命者、知识分子、农民、帮闲等形形色色的人物,请任选一类人物进行评论。 要求:结合作品,观点明确,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秋风穿过老戏台

①巷子深处,忽然开阔起来。一座老戏台,在秋日阳光下,慵懒地晒着太阳。四周空旷无人。农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空气里弥漫着腐草的气味。一根根冰草摔打着长长的身子,在秋风下瑟瑟摇曳着从季节的指缝里漏下的枝枝金黄。

②三面厚厚的黄土墙和很少的青砖就支撑起了戏台。戏台两边的墙上,挂着一副红底黄字的打印体对联,上联牢牢地抓着墙壁,“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尚依稀可见,下联却已被风撕裂开来,随风舞蹈着,呼啦啦地大声喊叫,见到远方的客人,似乎显得很欢快。戏台四周的杂草也摆动着身姿,兴奋地对戏台说:“看,来人了!”戏台仍然是无声的,依然没有激起内心尘封的涟漪,也没有为之一振。那些热闹的人和声音,还有繁闹的场景,只不过是遥远的记忆罢了。泥质的看戏椅子,悄悄围成半圆,远远站着,支起耳朵听着久违而熟悉的声音。戏台前,没有了锣鼓的喧闹,更没有往日真假戏迷的聚集。戏台似一位垂暮的老人,苍老而孤独,虚构着过往的动人之处:一幕精心演绎的折子戏,一句情到深处的对白,一个默契的眼神,一袭美艳的戏袍……孤独的戏台、寂寞的老巷,还有旁边几乎变成废墟的旧磨房和已经成为废墟的黄土屋,在一起聊着天,叙述着沧桑和变迁。

③那些无所顾忌的看戏日子,就像一幅写意画,成为一个人成年后的梦想,只能出现在时光的童话里。

④太阳西下,秋风习习。我们一起,随着大家去看那个叫做《李慧娘》的秦腔。我们听不懂,就贴在奶奶耳边问个不停。奶奶说:“冤魂厉鬼,伸冤报仇的戏。可不敢做坏事,会有报应呢。”奶奶囫囵地解释着,旁边的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们也渐渐看出个眉目来了。忽然,激愤的乐曲中,急速跑出一个白衣女子,似一缕幽风飘然而来。她翻着全身,抛甩着斗篷,似影随风。复仇的厉鬼不是青面獠牙,面貌可怖,而是衣袂飘飘,美丽飘忽。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妹妹紧紧抓住我的手,我紧紧贴在奶奶的身边。全场静悄悄的,看着台上那个鬼魂大开大合,一张一弛的动作。“怨气腾腾三千丈,屈死的冤魂怒满腔”,鬼魂在荒郊旷野哭泣、控诉、奋争,高高低低的声音在空中飘荡,怨与愤,悲与恨,借冤魂之身,诉人之衷肠。“鬼要喷火了!”奶奶紧张地说。那个女鬼口里,忽地喷出火来,大口喷,小口喷,长火喷,短火喷,反正喷得天昏地暗,一片混沌。印象中的那个二花脸,被火喷得抱头逃窜,跌打翻扑,辗转腾挪,媸妍了然。人们欣慰地笑着,快意地看着,惩奸除恶的情绪随火苗喷涌而出。我们被吓得浑身是汗,瑟瑟发抖,也终于明白了奶奶常常讲的道理:头顶三尺有神灵。这样的印象使得鬼魂的概念,镌刻在我心底,凡是有违背善良和道义的时候,一个白衣的样子就姗姗而至,有所畏惧就是恪守道德底线最基本的标准。

⑤老戏台从此就是最恐怖的梦魇。好多年后,我才敢抬起头,从从容容地看那个不太宽敞的台面,才知晓喜、怒、哀、乐、爱、恶、欲都被打扮成生、旦、净、丑,在破旧却高大的戏台上给予人们最朴素的真善美的教化。常常想起,我们童年的笑声,就像家里挂着的风铃一样,清亮、明澈,穿越戏台、风和树林,甚至天上的云彩都被这种笑声感染成记忆的色彩。乡下人看戏,其实也不分文戏武戏,更没有朝代的历史概念。反正所有的戏在他们看来,也就是个唱和打。少年时,亲耳听见一个红脸汉子大声说:“那个唐朝的包文正啊,可真是个清官。”即使这样的一知半解,却让人们在田间地头,哼唱之间,就明晓了是非,分辨了黑白,懂得了言而有信,有善有爱,忠于信仰,忠于人格的为人之理。

⑥如今,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孩子们最惬意的时光是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荧屏上、网络里,世界何其精彩!我只有想象,或许有一天,后辈儿孙的耳边,也会响起哇呀呀的唱腔,虽然他们听不懂在唱什么,但是那些敲锣打鼓的声音却一直敲打到记忆深处,不会轻易抹去。让他们越是在播放悠扬舒缓的交响乐曲的时节,越能把那些粗犷的声音牵引出来;让他们也知晓红忠黑勇、白脸奸臣;让他们眼前也会跳动着那些戏曲故事里鲜活的形象……

⑦远处,农人拿着木锨翻弄着属于自己的收获,闲聊时总能提起老戏台上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透着一种惬意。戏台的旁边,总有几位老人闲坐着,乘凉或者晒太阳。一个村子,总有这么几位老人,如戏台一样,苍老,神秘。村庄里,灰色的柴草和灰色的戏台,像是一对伴侣,携手告别了夕阳的辉煌灿烂,只留下曾经的美丽。

⑧红红的浆果,兀立似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结束。一场场秋风吹过,年华也被吹得暮气苍茫。沧桑之中,戏台孤零零的,终于在秋风过后画上了句号。

⑨老戏台,这个乡村里的景致,只有在乡村里才能够完成使命。它应该如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神态安然地走向生命的终结?还是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演出环境,让它多少不会觉得太寂寞?

⑩秋风袅袅,穿过老戏台……

(取材于高丽君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涟漪:比喻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B.囫囵:含糊地解释。

C.镌刻:形容印象深刻、教益深远。

D.兀立:写出了浆果挺立枝头的鲜明形象。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撕裂”的“打印体”对联这一细节描写,透露出作者对传统逐渐消逝的遗憾。

B.儿时的戏台是梦魇,多年后作者才领悟到戏剧是借角色来传达思想和情感的。

C.乡下人看戏常常是一知半解,把历史和戏剧混为一谈,这引发了作者的不满。

D.作者巧妙地用老戏台这一载体,表达了对传统戏剧的现状及未来走向的忧思。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老戏台。请从第②段中举一例加以赏析。

4.比较本文第④段与下面鲁迅的《社戏》选段写到的看戏感受,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5.文章第⑨段,作者对老戏台的命运做了两种设想。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根据本文内容并结合现实生活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1.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两幅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所选插图表现的故事情节。要求写出关键人物情节事件。

 

查看答案

《呐喊》中的精彩语句总能给我们以启发,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我们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如果人们能够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希望,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再如:“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