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新学校,新课程,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新学校,新课程,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起点,新思维,新行动,新境界……感受着新,创造着新,清新的感受,与我们一同成长。

请以“新”为题目,抒写你真实而鲜活的体验或感想。

要求:①题目必须是“新”,不能更改。②可以写学校的生活体验与感想,也可以写学校之外的生活体验与感想。希望你写真实而独特的生活与思考,反对编故事。③提倡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文体不作严格限制,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800字以上。

 

【例文】 新 在蝉的此起彼伏的乐曲里,我们告别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在秋风吹起时,我们走进了崭新的高中生活。 新校园 我走进了高中的门槛,发现整个学校都散发着一种文化的气息:庄严古朴的教学楼彰显了 学校的辉煌;耳畔传来的阵阵读书声,令人身心愉悦;自习时笔尖在纸上跳动的声音让人振作精神。 漫步在校园里令人不觉地会产生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 站在状元桥边,静静聆听河水讲述学校的历史。坐在教室里向窗外望去,棵棵树木是那样的挺拔秀绿,时不时还会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令人耳目一新。这样一个优美的“花园式”学校,怎能不会激起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的欲望呢? 新生活 进入高中,一切节奏都变得快起来,有时候甚至感觉还没听懂,就已经下课了。我不得不放弃初中时的学习生活方式,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都处于最佳状态,因为当你在犯困时,总会有人正在全神贯注;不能再想去放松,因为当你在娱乐时,总会有人正在忙于复习;不能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因为当你在为自己犯的错找借口逃避时,总会有人在认真反省自我,找自己的缺点。 旧的生活已经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累赘,而对于新的生活,就要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和态度来面对,这样才能战胜一个个困难。 新方向 在一番激烈的角逐后,我们终于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就像是田径项目一样,有400米,有800米,有1500米,甚至3000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终点,所对应的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不同,距离远的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同于初中,那时我们的目标就是考上高中,而现在,不仅仅是要考上大学,而是要考上一所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理想大学,由于理想不同,每个人的方向也就不同,终点也会不同。所以,为了能达到心中的目 标,我要在高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这一个新的学期里,各路精英怀揣不同的梦想齐聚在新的学校,我们将在这里不断磨练,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为心中的梦想插上有力的翅膀,在三年之后,振翅高飞,冲向梦想的云端,冲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必须以“新”为题目写作。立意时重心应该放在高一,写出高一的特征,材料中给出提示:要在作文中写出“新”,展现高中生活的新面貌、新气象。伴随着青春的气息而信心满怀地张扬自我;为憧憬的大学生活而努力。由此可以立意为张扬自我“忙碌是主旋律”“要有远大的目标”等。高一生活是高中的起点,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开始。文章可以记叙有关高一的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收获了真挚的友情,也可叙述一段难忘的经历而让自己成长的故事,关键是要真情真事,不可闭门造车,虚假浮夸。 参考立意: 1、从心出发,携梦上路; 2、那年,那校,那人; 3、新起点,让我们为梦想插上翅膀。 参考素材: 例文2: 新 在九月万物成熟的一个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子信步向我向往已久的新学校――蜀光艺术中学走去。淡蓝色的薄雾笼罩着庄严的教学楼,校园门口纤细的小草像刚睡醒的小精灵一样,舒展着灰绿色的身子,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新生,轻柔的微风在操场边的白桦林间低声细语,几棵冷杉树下簇拥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野花。 这是一个多么宜于幻想的早晨呀!淡淡的雾,柔柔的风,冉冉升起的朝阳,朗朗的读书声,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我站在操场中央,尽情地欣赏着周围的一切,一排排深红色的跑道,高大的教学楼前有一个抢眼的宣传栏,而最夺目还是蜀光艺术中学大楼上那特别醒目的八字校训“尽心为公,努力增能”,短短八字深深昭示着作为蜀光中学的学生既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更要公而忘私,学会做人的道理。 来到新校园,面对着新环境和教室里的一张张陌生的新面孔,我一点也不畏惧,相反,我很快乐。在我看来,这一切都象征着我们已经开始迈上新征途,我们必须面对新任务,接受新挑战,那就让我们在新的磨练中继续成长吧。 在秋海棠和菊花盛开的时候,16岁的我走进新校园,父母的嘱咐、老师的叮咛和同学们祝福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我深信,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让学习充满快乐”。尽管一个人在一个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要努力用自己短暂的几年为母校增光添彩。 夕阳西下,黄昏将至,学校边的白桦林随风轻轻飘摇,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投下了斑驳的影子。我背着书包,背对着夕阳,在微风的陪伴下高高兴兴地向家走去,而新学校的一切带给我的思考将越来越多。 行文结构: 本题要求写出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写作记叙文要注意抓住高一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来写,写人要注意群像和个像相结合,写景、叙事,都是为了写心情。注意安排好详略,细节描写很重要。文章的感情基调应是欢快的,充满期待的。文章结构上要注意伏笔和照应,首尾要呼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

说《易水歌》①

林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②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③。”“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④”,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⑤”,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⑥”,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⑦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注释:①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②[荆轲(?——前227年)]战国卫人(今河南北部)。称荆卿,③[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句子。④[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楚辞·九辨》中的句子。⑤[明月照积雪]南朝·谢灵运《岁暮》中的诗句。⑥[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⑦[专诸(? ——前515)]春秋时吴国堂邑人。吴公子光(阖闾)阴谋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荐专诸于光。僚十二年,光具酒请僚,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立死。专诸为僚之随从所杀。公子光遂自立为王。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1.填空,并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荆轲的事迹见于《       》这是一部        (体例)的史书。

(2)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2.读毕此文,想一想,《易水歌》中的短短两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本文对你鉴赏诗词的方法有何启示?

3.谈谈你对“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文言翻译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平?传③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是曾皙之子,孔子之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其弟子也尊称曾参为“子”。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B.曾子认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

C.曾子这里所讲的“信”有两个涵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朋友之间要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

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就是替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朋友相交要真实守信,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2)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答案不超过20字)

子夏①曰:“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②贤贤易色:看重贤德而轻视表面的姿态。③致其身:致,献出,尽力。这里指把生命献给国君。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_______

②蓝天,白云,还有一群红领巾。_______

③柔柔的风痴情地举着红柳那飘逸的手。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B.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C.她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