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脑中最古老的边缘系统主管情绪,而最晚进化来的大脑皮层主管认知。任何事情发生后,边缘系统会第一时间产生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喜说等,约6秒钟后,______。也就是说,______,深思熟虑才是文明人该做的,冲动与理智、原始和文明之间只隔着6秒钟。因此,______,想发脾气或动手时,一定要控制住冲动,深呼吸6秒钟后,再选择应对之策,往往会得到更加理智和正确的决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磁商进行之际,美方给中方贴上“倒退”“背弃”等标签,声称“中国的承诺受到了侵蚀”,指责中方______,再度显露出美式霸凌蛮横无理的表征和颠倒黑白的底色。美方屡屡将巨额贸易逆差诿过于人,搞出一套______的“逆差外因论”,但这一问题根本上源于美国经济的内在结构性问题;美方把本国失业问题______为对华贸易,这是无稽之谈。很多经济学家早就指出,美国制造业岗位______,既有该国产业空心化的原因,也是国际分工协作发展的结果;美方大肆指责中国的“技术偷窃论”,但如果细究,就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多年来,( )。中国也正日益成为全球“磁石”,吸引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高科技翘楚抢滩中国市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出尔反尔 蛮不讲理 归结 缺失
B.本末倒置 蛮不讲理 归因 缺失
C.出尔反尔 强词夺理 归因 流失
D.本末倒置 强词夺理 归结 流失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主要得益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B.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
C.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主要得益于自主创新、自力更生
D.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如果细究,便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
B.但只要细究,便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更有故意抹黑之意。
C.但如果细究,便发现其具有傲慢与偏见,更有故意抹黑之意。
D.但只要细究,便发现其具有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慨叹世人投机取巧,任意胡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两人因为“_____________”的相似遭遇产生了情感共鸣。
(3)《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表现民风质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音
杨万里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写诗人因眼疾不能读书,因春泥无客来访,而深感寂寞。
B.春末时节白日并不长,诗人用“长”字表明自己寂寞无聊和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C.“且绕栏杆一百回”以质朴的语言、略带夸张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塑造了诗人形象。
D.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照应题目“旅怀”,表达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期冀。
2.请找出诗中“以状物姿态写人情意”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①者不自安,往往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徵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战?”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②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俭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④昏,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韩鞨犯阵,李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基,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巢刺王指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徵之子。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止确一项定
A.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昏,同“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C.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少牢,古代祭祀用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徵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徵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徵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而后才上奏。
C.魏徵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出疑问,魏徵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立即赞同,皇帝会匆忙行事。
D.太宗对魏徵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徵死后,太宗痛怖思念,但嫉妒魏徵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失败后,太宗又想起魏徵,并施加恩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
(2)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载云烟(节选)
汪曾祺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昆明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肥皂箱,很便宜,男生女生多数都有这样一笔“财产”。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也有占了一个床位却不来住的。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那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有一块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宣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空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有的有几件华贵的衣服,那是少数军阀商人的小姐。但是她们也只是参加Party时才穿,上课时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的。男同学原来有些西装革履,裤线笔直的,也有穿麂皮夹克的,后来就日渐少了,绝大多教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救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闷鸡(其实只是酱油煮的小方块瘦肉,不是鸡)、爨肉(即肉末,音川,云南人不知道为什么爱写这样一个笔画繁多的怪字)、鳝鱼、叶子(油炸肉皮煮软,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要解馋,辣加咸”。如果不吃辣,进门就得跟堂倌说:“免红!”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侯,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壳昆虫,黑色,形状以色子、老鲁说这叫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于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这玩意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载于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单记一人不同,刻画的是西南联大师生的群像,每个人着墨不多,但人物个性却极鲜明。
B.作者用调侃的语气追忆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才开始讲”,语言风趣幽默。
C.作者写西南联大教授衣服用“残破”来形容,如闻一多先生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朱自清先生穿着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看似贬,实则褒。
D.作者不厌其详地描写了米线的浇头,如闷鸡、爨肉、鳝鱼、叶子等,又写到了吃米线的“行话”,使读者如临其境,意在展现西南联大生活的多姿多彩。
2.文中划线句子是如何叙写关于“豆壳虫”的回忆的?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曾盛赞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请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西南联大师生在治学和为人方面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