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提出教师惩戒权包括“批评、留校、不超过一堂课的站立、适当的体育训练”等有人说,这为教师惩戒学生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教师正常履职,避免“孩子犯了错,说不得、碰不得、惹不得”现象。有人说,如果惩戒权滥用,很可能出现有错即惩,小错重惩的情况,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也有人说教师惩戒权的界定,需要进一步细化、明晰,并要社会各界参与。

对此,有关部门来到立仁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规则,是教育惩戒的保障 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家长代表在本次座谈会上发表自己的浅薄见解。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我很赞同这句话,如果老师放任孩子不管不教,调皮捣蛋任意妄为,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难想象吧! 中华五千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每一个年代都会有着约束时代的法度。这就告诉我们自古以来都有都有戒尺、惩戒、规则,惩戒让人更早学会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 然而这样的教育方法延续了几千年,培养了无数的饱学之士、国家栋梁。从古代诗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到李白、苏轼、欧阳修……以至现代的詹天佑、梁思成、林徽因……再到今日的俞敏洪、马云、秦玥飞……哪一个没有挨过老师的戒尺?哪一个不是在戒尺下长大的?哪一个不是在戒尺的训导中成才成功成名的? 曾几何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这样那样的文件、条款、规范,不能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能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等,虽然无可厚非,但结果却是让老师们不敢管学生,原因是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下错误受到老师惩罚后去讨罚老师,以致有关教育部门会为了平息家长而无原则的去处罚富有责任感的老师,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又会有哪个老师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是生命人身安全而去严加管教犯错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们呢?敢问大家,在如此背景下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又怎能顺利实现呢? 俗话说:鞭子不响,学问不长。为什么孩子犯了错家长能打,但作为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老师就不能有分寸的、小小的惩戒一下?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屡犯不止的孩子,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你再春风化雨,再苦口婆心,再循循善诱,耳提面命,谆谆告诫能起多大作用? 可见,教育在任何时代都离不开惩戒,它与说服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会出现很多做了坏事还理直气壮的人;一个没有惩戒规则的教育,就会出现很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言辞咄咄振振有词甚至蛮不讲理没理辩三分的熊孩子。 正所谓:无规距,不成方圆。所以我支持老师手中的戒尺,并且认为相关教育部门制定的法律条文可以再放开一些,唯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以至茁壮成长顺利成才。希望《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能早一天颁布,让面对叛逆、不听话、屡教不改的问题生们不再心有所怵、束手无措、无可奈何地徒然叹息。我期待规则能早日出台,别再让恪尽职守一心为好的老师们流汗、流泪又流血,溺爱出败儿,严师出高徒,有震慑力威严性的教育惩戒权是课堂上老师们施展教育手段的最好保障。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本题考查审题和写作能力。 审清题干要求: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话题聚焦当下教育热点一—“教育惩戒权”。命题并未纠结于教师是否应有惩戒权,而是在认可教育惩戒权前提下,让考生思考如何使教育惩戒权得到更好的落实,也就是谈对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的看法。 材料首先对规则里关于教育惩戒权的一些具体内容加以提示,然后从三个角度(有人说)提示学生的思考方向。第一种说法,主要谈及规则制定对教师履职的意义;第二种说法,谈及教育惩戒权相关规则在运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三种说法,提及教育惩戒权规则尚不完善,需要不断修正、改进,以求更合理清晰。考生可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角度加以分析。 写作时,要注意把握任务情境。从题材上看,要求考生写一篇座谈会的讲话稿,从任务要求上看,既要有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又要提出希望与建议。从身份和对象来看,要求选取学生、教师、家长中的一种身份,对象主要是面向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兼及在座的其他成员。 规避几个问题: 1.审题偏差 ①围绕教师是否该具有惩戒权立意行文,偏离材料重心。 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泛泛谈规则的意义,没有突出材料的核心思想一一教育惩戒权 2.任务落实问题 ①没有身份意识,分析教师、家长、社会在落实教育惩戒权中的作用。 ②未审清题干要求——“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必须围绕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的内容而谈。任务完成欠缺,能阐述观点与思考,未提出希望与建议。 3.思路狭窄 ①内容空泛,缺乏具体清晰、旁征博引的思维角度。 ②逻辑混乱,条理性差,论据单薄,不能运用横向、纵向、反向等思维。 4.文体不明。没有讲话稿的格式,语言空洞干瘪,缺少号召性和感染力。 关于演讲稿: 演讲稿写作的创意在渲染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讲是心灵沟通,情感互动。演讲稿的写作需要渲染情感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反复申诉 当年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可以说在演讲稿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具震撼力,他在台上说到“yes,we can”,台下几万名观众也同时高呼“Yes,we can.”,甚至使“yes,we can”风靡一时。 2.巧用修辞 一篇好的演讲稿,一定离不开修辞。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的巧妙使用,能给演讲稿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引发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就职演讲中, 集中了丘吉尔的饱满深情的爱国之情,简单、质朴的语言里包含了排比、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充满了力量。 3.提炼警句 富有文采和哲理的警句,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给人鼓舞与教育。因此有经验的演讲者,常常把所要阐述的重要思想,提炼成警句,显示思想之光和文采之美。 参考立意: 1.规则来了,热烈欢迎。 2.明确教育惩戒权是社会的进步。 3.无金箍,不成佛。 4.惩戒是素质教育的钙质,规则是行为的规范。 5.惩戒乃师之担当,规则乃教育的保障。 6.教育惩戒是护,规则颁布是守。 7.教育惩戒必要,制定规则可行。 可用素材: 1.教育,已在今天的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使人进步,使人明智。而教育惩戒,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了教育惩戒,可以让教育更进一步地发挥好处,可以大张四维,振兴国家。 2.《礼记》有云:“四维不张,则国亡矣。”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它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观、廉耻观以及道德品行。教师在教育惩戒的帮助下,带领学生走上正轨,磨炼其品质,进而大张其四维。 3.教育惩戒,可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对学生过度宽容,则会造成无尽的伤害。多少学生由放松变为放纵,多少学生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意,多少学生凭借教师的宽容肆意顶撞教师?“民之于国,则如木之于林。若无良木,则无茂林”,民族的树林需要良木,可人非圣贤,便需要依靠教育惩戒,来敦促学生、警醒学生,使他们朝着品学兼优、明辨廉耻的方向发展前行。 4.鲁迅曾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成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也便是教育惩戒中最重要的一点,正确地使用教育惩戒,方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教育惩戒,便应像寿镜吾老先生那样,偶然有而不常有,同时给学生留下严肃形象,使惩戒规则成为帮助学生严而律已的工具。 5.当然,教育惩戒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或者说,还不够深入人心。家长因教师打骂学生而大闹学校的事件在全国已经见多不怪。许多家长仍未意识到教育惩戒对学生们的好处,而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难受、抱怨。所以,只有当惩戒意识深入人心后,教育惩戒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张四维。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我相信,有着教育惩戒的良好发挥,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用心点亮学生之心,大张四维。 行文结构: 首先开头段亮明身份(学生),说表示荣幸或感激之类的敬语或客套话。然后分析“教育惩戒权”的意义,如对自身改正错误、深刻认识问题的意义,对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意义,剖析自身的特点,比如在独生子女背景下的娇惯任性、意志力缺乏、行为习惯不好等问题,指出教育惩戒权规则的矫正作用。再结合自身体验,分析某些惩戒权的改进方向,如细化什么错误适用罚站,什么错误适用体育训练,在惩戒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因人因事而异。最后再次表达对教育惩戒权的支持,出台《规则》后,教育发展的愿景。 若站在教师身份上,则分析拥有“教育惩戒权”在教盲管理方面的意义。如,管理层面,从课堂秩序维护、学生身心发展、创设优良育人环境等角度分析意义;教师层面,提升责任意识,管理拥有底气,对改变犯错误学生不敢管的现状的分析。提出希望与建议:如,加强细化规则,明晰“惩戒”与“体罚”的界限,使教师操作更加方便,加强师德素养提升,保证《规则》落实“不变味”。最后表达用好“惩戒权”规则,立德树人的态度。 若站在家长身份,表达对“教盲惩戒权”的支持,从家长角度分析其意义。如,赋予教师权力,是对教师履职的尊重,有力于弘扬尊师重道风尚,“教育惩戒权”是对家长溺爱造成孩子身心发展问题的矫正手段,有利于孩子成才。最后提出希望与建议。如建立家校沟通体制,让家长明确《规则》及其意义,以减少、避免“校闹”等情形出现;又如,对细化那些惩戒需要告知家长,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次表达对“教育惩戒权”支持,对老师的信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均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继2007年发现了良渚古城后,考古人员新近又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利系统。该水利系统距古城5.5公里,包括高低两级共11处水坝,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带有明显的防洪调水功能。这与其他的早期文明水利设施多为以灌溉为目的的水渠、水窖、池塘不同,因而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它是体内储存热量的仓库,当肚子饿又来不及吃东西的时候,就会分解,给我们提供能量;身体内许多代谢过程没有脂肪参与也不能进行。然而研究发现,______。食物中的脂肪分两种:一种是饱和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类食物和氢化油食品种是不饱和脂肪,来源主要是鱼类和植物类食物。饱和脂肪会提高胆固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而不饱和脂肪恰恰相反。因此,我们摄入的脂肪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色调是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标志色彩,它承载了北京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京地域、环境、民俗文化的映照。灰色比黑色更为含蓄、内敛,比白色更显优雅、________。(    )。青灰、烟灰、棕灰、浅灰、深灰,编织成一片灰色的波浪,雅致协调。如果从更大的空间来看,四合院统一厚重的灰色系还烘托了故宫________的气魄。

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形式,“庭院深深深几许”,________较强,不同于西方“草坪上的建筑”。在色彩艺术方面,为打破灰度色彩的视觉疲劳,利用门(特别是垂花门)、窗、柱子,以及院内绿化植物等点缀色彩进行________,不同彩度间的绝妙平衡形成了四合院的独特色彩景观。所以,对四合院进行保护和改造,要将传统主色即灰色调贯穿其中局部构件的色彩在原有色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历史建筑研究,既要结合人民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不能忽略具有表现民族地域美学特色的建筑色彩新景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深沉        恢宏壮丽    私密性        调和

B.深邃        辉煌壮丽    独立性        协调

C.深沉        恢宏壮丽    独立性        协调

D.深邃        辉煌壮丽    私密性        调和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色彩属性表现了温和、谦让、平凡的意蕴,一种朴素、雅致的美被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表达出来。

B.温和、谦让、平凡的意蕴被这种色彩表现出来,一种朴素、雅致的美被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表达出来。

C.这种色彩属性表现了温和、谦让、平凡的意蕴,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就传递出一种朴素、雅致的美。

D.温和、谦让、平凡的意蕴被这种色彩表现出来,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就传递出一种朴素、雅致的美。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历史建筑研究,既要结合人民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不能忽略具有表现民族地域美学特色的建筑色彩。

B.对历史建筑研究,既要结合人民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不能忽略具有表现民族地域美学特色特征的建筑色彩。

C.对历史建筑研究,既要结合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不能忽略能够表现民族地域美学特色的建筑色彩。

D.对历史建筑研究,既要结合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不能忽略能够表现民族地域美学特色的建筑色彩新景观。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古人眼中荷花代表高洁与美好,《离骚》中诗人更是将荷花当作穿戴的服饰,以表现自己追求高洁的理想,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传道”,主要指传授儒家思想,所以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并不是他认为的传道授业的人。

(3)《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陆游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注:①这首诗写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六十八岁闲居家乡山阴时,诗人夜读自编的《剑南诗稿》,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经验。②三昧,佛经语,要领,真谛。③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上有云彩的锦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回忆在南郑的军旅生活,“酣宴”的“夜连日”运用夸张手法再现了当年军中的生活场景。

B.三、四句描写白天在室外的演武与阅兵,球场广阔,兵马众多,“一千步”、“三万匹”极言声势的浩大。

C.五、六句描写夜晚军幕中的博弈和歌舞,“声满楼”写场面,“宝钗艳舞”写人物,意境清新而明丽。

D.七、八句运用两个比喻描摹声音,“冰雹乱”表现弦声的急促响亮,“风雨疾”突出鼓手技法的熟练。

2.本诗作者总结了自己诗歌创作经验,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悟出了怎样的“诗家三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