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且)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喧豗”“砯”“壑”“惘”“沮”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纵笔三首①

苏轼

其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 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②,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腾吾。

《注》: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 年),苏轼由惠州贬所再贬儋州,时已64岁。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②乌角巾: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③腦: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熟肉。这里“腊”当动词“馈”,进食于人。

1.下列对这组诗的内容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一首首句写诗人处境寂寞,已成衰病老翁次句以风吹“萧散”白须申述衰老。

B.第二首前两句写因州里有别的官员出现,父老争相观看: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独处寂寞,在斜阳中数路人。

C.第一首从寂寞写到热闹,第二首则从热闹写到寂寞,都细致描写了诗人的处境。

D.第三首虚实结合。后两句是虚写,诗人想象,东邻与自己感情极好,将来一定会用斗酒只鸡祭奠我。

E.第三首,首句先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儋州米贵,次句写诗人半月不得醉饱,看似夸张,却也是写实之笔。

2.组诗有人认为是体现诗人的超旷闲逸,有人认为是体现诗人的失意孤寂。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查看答案

下列对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君既若录(被)                    中国而抚四夷(临,这里指统治)

B.以煎我怀(逆料,想到将来)           此惟救死而恐不(够)

C.腹犹然  (饱,充实)                 蹑履相逢迎(趋奉,迎合)

D.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定)        我虽不,请尝试之(聪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后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于城武,破之。破秦军于蓝田。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攻槐里、好畤,最①。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最。围章邯废丘。转击项籍。攻曲逆,最。还守敖仓,追项籍。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水、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还守洛阳、栎阳,赐与颖阴侯共食钟离。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②少文如此。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③提④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为武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①最:功绩最大。②椎:朴实迟钝。③冒絮:头巾。④提:掷击。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B.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C.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D.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邑,一般指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又可称为采邑、封地等。

B.列侯,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和异姓臣子的封赐,在泰汉时设置的二十种爵位中,属于较低的一种。

C.节,指“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使臣奉命出行常执符节。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

D.剖符,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剖符”“剖竹”也为分封、授官之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勃军功卓著。最初以中涓的身份随从沛公,后沛公封他为虎贲令;随刘邦四处征战,灭秦定楚,多次立功。

B.周勃为人谨慎。他惧怕位高权重会祸及自身,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于是他辞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

C.周勃木讷老实。他被诬入狱,面对廷尉的诘问他不知如何回答,狱吏建议他破财免灾,可以请公主作证。

D.周勃多亏贵人相助。在紧急关头,薄昭替他向薄太后进言,太后也认为他没有谋反的事,并为此质问文帝。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2)絳侯既出,日:“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篱秋色扁豆花

周寿鸿

①秋风起,豆花开。九月,是扁豆花的月令。

②月色如水的夜晚,扁豆丛里秋虫浅唱低吟。明代王伯稠诗云:“豆花初放晚凉凄,碧叶荫中络纬啼”,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咏:“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也有“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羽,至有情味”的描述。

③扁豆是一种生性随和的豆蔬。乡下种扁豆,不择地点,墙角、树下、灌木丛边,随处可点几颗,不用施肥浇水。村人护院,多以树枝、秸秆编为篱笆,家家户户,种豆篱笆下。秋天到了,扁豆花、扁豆荚缀满篱笆,蓬蓬勃勃,挤挤挨挨,把庭院遮掩得密匝匝的。也有一些人家,在菜园内搭了豆棚,棚上豆荚累累,地上一畦绿韭青椒、红番紫茄。开门推窗,秋实满园,让人有说不出的欢喜。

④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

⑤整个夏天,扁豆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前行,一个劲儿扩张地盘,却只长叶不开花。秋风为号,扁豆蔓儿仿佛突然醒了,矮棚浮绿,纤蔓萦红,一开就是一连串。白扁豆开白花,红扁豆开紫花,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蝶,一嘟噜一嘟噜,在风中发出盈盈的笑声。

⑥记忆中的老家,村路弯弯,巷陌纤纤,篱笆挨着篱笆,家家的篱笆爬满了红红白白的扁豆花。走在村巷的路上,仿佛走在扁豆花的长廊,心里充满了温暖。如今,家家户户早已没了篱笆,院墙建得越来越高,再也见不到这种画面了。

⑦汪曾祺说,“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

⑧秋风秋雨中,扁豆花一扫秋天的寂寥,仍然摇曳生姿,顾盼多情。这个时节的雨有一个诗意的名称:豆花雨。晚明诗人曹学佺的“疏篱豆花雨,远水荻芦烟”,让扁豆花美得疏朗迷离;清代学者查学礼的“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妩媚多情,楚楚可怜。最有名的就是郑板桥的那副对联了——“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平静、亲切、淡泊。当年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寄寓于大悲庵里的郑板桥,随遇而安,笑对秋风秋雨,写美了田园风光。

⑨中秋前后,扁豆藤蔓上一串串像宝塔似的花穗,纷纷落了,长出了一串串月牙状的扁豆。扁豆生长很快,不久便挂满了豆棚或篱笆。前面的花落了,结了豆荚,后面的花又开了,总有一串串宝塔似的花穗在风中摇曳。秋意渐深,其他的花儿都谢了,它还在且落且开,不知疲倦似的,要不是霜冻来了,真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

⑩寒霜时节,藤蔓干枯了,花朵萎落了,风吹打着发黄的叶片,还有不少没吃完的扁豆皱巴巴地耷拉在枝头,好像在幽幽叹息。秋尽了,冬天真的要来了。

汪曾祺喜欢扁豆花的世俗与淡泊。在小说《钓鱼的医生》中,他写王淡人的家:“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济世救人的王淡人医生,喜欢郑板桥的满架秋风的淡泊。他有一帮穷朋友,经常聚到一起品尝他钓的鱼,还有他种的扁豆、瓢菜。王淡人的原型是汪曾祺父亲汪淡如,也包含了他自己的“人间送小温”情怀。

在老家,清炒扁豆角、扁豆烧芋头、扁豆烧土豆,是乡亲们秋季的主打菜肴。来了客人,可以在豆棚下现摘扁豆,做“扁豆红烧肉”。扁豆的清香,肉的肥腴,融合在一起,味道极美。这是待客的好菜。家常的做法,是红烧酱焖。将扁豆撕去两头筋脉,下素油锅煸炒。然后倒了酱油,盖上锅盖,改文火焖至扁豆酥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现采扁豆……单炒者油重为佳”,信然。扁豆荚粗粝多筋,以红烧酱焖,重油相调,适其味也。

扁豆入诗,古今多有佳句。扁豆也是入画的,有不少名家喜欢以之作小品。白石老人也爱画扁豆,寥寥数笔,扁豆花红红白白,扁豆荚随风摇曳,再加上只蚂蚱,或者蟋蟀,或者小鸟,满纸秋色喜人。

“文革”期间,汪曾祺处境窘迫,一家五口住在一个拥挤霉湿的大杂院。他用破缸种了一架扁豆,扁豆藤疯长,爬墙过壁,遮住了前屋人家的窗户。秋天,扁豆长成了,他摘了几斤送给人家。对方说,能不能送我一幅扁豆花的画?汪曾祺连忙答应。后来,这幅扁豆花,一直挂在前屋人家的显眼处。

人生秋至,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温暖。

(选自《散文选刊》 2018年3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独句成段,与上文作者对“绿韭青椒、红番紫茄”的情感形成反差,突出强调了扁豆花美丽,抒发了对扁豆花的赞美之情,并引出下文。

B.第五自然段第一句采用拟人化的动词“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前行”“扩张地盘”生动地表现了扁豆苗在夏天的蓬勃生长之态,为后面写扁豆开花结果蓄势。

C.文章采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典雅,并融入了郑板桥、汪曾祺、汪淡如等人的典型事例,形象鲜明,可读性强。

D.文中多处写汪曾祺及其作品,巧妙地将汪曾祺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开朗平和的人生态度与扁豆花的品格融为一体。

2.文章第二段引用名人佳句,请分析其作用。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4.文章结尾写道“人生秋至,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温暖”,请结合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