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_____”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完成功业,就会“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人也。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高祖得政,素知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尉迟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唏嘘就路。因平尉迟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隆。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上默然而止。炀帝即位,拜为太常。时诏收周、齐故乐人及天下散乐。颎奏曰: “此乐久废,今若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帝不悦。帝时侈靡,声色滋甚,又起长城之役。 颎甚病之,谓太常丞李懿曰:“周天元以好乐而亡,殷鉴不遥,安可复尔!”复谓观王雄曰:“近来朝廷殊无纲纪。”有人奏之,帝以为谤讪朝政,于是下诏诛之,诸子徙边。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
(选自《隋书·高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B.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C.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D.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卧内,原指古人睡卧起居的内室,皇帝在此设宴款待,说明其对高颎非常看重。
B. 有司,古代中央政府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所以“有司”泛指朝廷中各级官员。
C. 高蹈,原指远游他方,也表示过隐居的生活,这里指明苏威在前朝不肯做官。
D. 殷鉴,原意为殷商子孙应以夏亡作为教训,后来指可以作为鉴戒的前人失败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颎从小机敏,有很高的声名。他曾经读过一些史书,擅长与人交流,高祖刚刚主持朝政,就有意招揽他入府。
B. 高颎深知进退,主动谦让职位。他为了避开备受信任和倚重的权力地位,主动上表请求放弃职务,让苏威接替。
C. 高颎临危受命,不负高祖所望。尉迟迥起兵反叛,韦孝宽带兵到达河阳后便畏缩不前,只有高颎毫不畏惧,与母拜别,继续前行。
D. 高颎忠君爱国,竭诚进言劝谏。他担忧炀帝沉溺于声色,又发动修筑长城的劳役,会使百姓劳苦而亡国,多次表达忧国的心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
(2)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颍之力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 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 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 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
材料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材料三:
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2006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新浪博客)
材料四:
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但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摘编自余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B.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文化、自身、社会等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C.欧盟学生核心素养以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D.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并能在活动中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因此素养比能力更有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全面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B.材料二图示表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C.材料四从结构这个方面,论述了素养在人的内层是最本质特点,并指出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
D.四则材料围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涉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发展,以及国外成果。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欧盟学生核心素养在内涵方面有哪些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很多,而君子必须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等。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宋代建立后,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才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是程颢、程颐两人的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为理学大师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元明时 “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等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意识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敢于担当,奔走列国,虽饱受磨难亦不肯放弃。孟子救世心切,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东晋祖逖为北伐中原,“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唐代韩愈雄心勃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到宋代,理学家们积极承担匡救天下的重任,如张载评价程颢“救世之志甚诚切”,范仲淹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为无数后人景仰。
忧患意识、君子人格、奉献精神也是儒家担当观的重要内容。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最典型反映儒家忧患意识的,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因为如履薄冰的心态,君子、士人才能成就担当的责任。儒家注重培养君子人格,强调道德节操,注重担当。孟子提出“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因儒家倡导君子人格,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的优良传统。而肩负担当使命,往往要付出,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就需要奉献精神。岳飞英勇抗金,但由于秦桧等陷害,最终屈死风波亭。至于因劝谏而遭惩罚的事例也俯拾即是,如宋代宋敏求等人,就因犯颜直谏被罢官。
总之,宋代以后,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儒家担当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促进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与借鉴。
(节选自《谈儒家担当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担当观形成于先秦,此后贯穿各个朝代,但对现在没有什么影响。
B.“担当”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仅限于理学大师们使用,一般士人、大臣则都不使用。
C.宋代程朱理学的诞生,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士大夫因战乱带来的担当意识变弱的局面。
D.中国古代形成的文死谏、武死战的优良传统,正是封建士大夫强烈的责任意识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列举先秦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为儒家须有担当意识提供例证。
B.文章按时间顺序列举孔子、孟子等事例,论证责任意识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
C.文章从付出生命代价和直言劝谏遭贬谪两方面论述了担当者所具有的的奉献精神。
D.文章先论述了儒家担当观的发展过程,然后论述了担当观的内涵,论证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程朱理学的产生和促进,担当精神就可能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儒家担当观注重国家和社会责任,因而对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C.担当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当今社会依然不能忽视担当精神的教育意义。
D.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就足以说明他具有了儒家所提倡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