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了公共汽车,母亲谢绝了为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了公共汽车,母亲谢绝了为儿子让座的人:“让他站着吧,他已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

母亲的话,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范文: 严厉的爱 一位母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了公共汽车,母亲谢绝了为儿子让座的人:“让他站着吧,他已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他已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可我们能够想象,这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母亲对他严厉的爱,这份爱将会随他年龄的增长而生根发芽,最终让他踏上人生的巅峰。 有一种爱,叫“严爱”,相对起溺爱,严厉的爱似乎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爱,能够教会孩子正确面对不足,能让孩子明白,所有的事,都得靠自己,得努力。 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有担当。有一位母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了公交车,有人为小孩让座,可她却谢绝了:“让他站着吧,他已经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这种爱,让孩子明白自己得有担当。不会让孩子忘记自己,遗失自我,要让她知道:五岁是一个应该学会扛起肩上责任的年龄了,不能够一味接受他人的帮助,要学会靠自己。 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坚强。曾经有一个母亲,她的三岁小孩摔倒了,她没有伸手牵,而是叫他自己站起来。小孩子爬了起来,追赶上母亲的脚步,开心的笑了。小孩子并没有哭,反而在赶上母亲后笑了……严厉的爱,让小孩子学到了坚强。在困难面前,小孩子学会直视困难,然后坚强努力地去战胜困难,最后微笑。它让孩子知道,困难面前必须得努力去战胜,不能哭,要坚强。 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有个儿子,他不想再读书了,他母亲没有拦他:“出去打工可以,一年的时间。”就这样,那个儿子辍学了,一年以后,孩子回来了。一见到母亲就抱头痛哭:“让我重回学校吧!外面的日子太苦了。”但母亲却说:“你得不怕苦,读书不也很辛苦吗?”儿子答:“不,妈妈,我一定会努力,不再好高骛远。”从那以后,孩子变了,努力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这种爱,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不切实际,反而更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严厉的爱,让孩子有担当,有责任;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坚强,不怕困难;严厉的爱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我不足…… 这种爱,比起一味的溺爱,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更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更加有利于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改正自我不足。从而做到把自己变强大,变坚强,变勇敢。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很简单,母亲之所以谢绝了为儿子让座的人,是因为它认为儿子已经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的这份爱是一份真正的爱,而不是溺爱,要让孩子学会“站”,而这个“站”的内容博大精深,可以理解为自立、自强、自治、自信和自理;“站”可以是精神上的站,思想上的站,人格上的站,体魄上的站。 参考立意: 1、让孩子学会独立 2、懂得放手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3、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素材积累: 1、现实生活中,独立能力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是怎么回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某些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太过溺爱了。 我们这一代一不像父辈,他们大都有兄弟姐妹,而我们却大都是独生子女。一些父母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飞了,抱在怀里怕掉了,溺爱到了极点,从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则理所当然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独立能力都没有。 2、一位考上了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他的母亲从小便对他呵护有加,不让他做一点家务事,交给他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他也争气,以远超录取线的高分考进了北大。然而,谁也不曾想他竟会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和学习上的压力而自杀。面对儿子鲜血淋漓的尸体,母亲后悔莫及,后悔自己没让儿子学会独立,最终导致了这一出惨剧。人们对此也纷纷扼腕叹息。试想,若是这们母亲从小便让她的儿子学会独立,又能岂会是这个结局? 由此可见,溺爱不是爱,溺爱只会让我们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失去竞争的资格,沦为淘汰品。唯有让我们独立,我们才能成为展翅飞翔的雄鹰。 3、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立,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层次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严厉的爱”这一中心论点从“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有担当”“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坚强”“严厉的爱,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三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些精彩的书评虽只言片语,却能表现一部作品的神韵,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特色。如:《水浒传》——一曲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巴黎圣母院》——灵魂的丑陋远比难看的外貌恐怖。

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学过或读过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

 

查看答案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

(鲁四老爷听说卫老婆子和祥林嫂婆婆合谋劫了祥林嫂)“可恶!然而……。”四叔说。——《祝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脂砚斋评点王熙凤出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这“第一笔”是指文中哪句话?它勾勒出王熙凤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2.文中加点词“竟”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4.王熙凤在选段中先“笑”,再“拭泪”,后“喜”,其言行表情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5)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①平仲:银杏的别称;②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归去”。

(1)从诗歌颈联的描写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

(2)写一段文字,谈谈“空留听”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