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请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范文: 电钻优于水穿石 画堂红烛再点两千年,神州黑夜里还是不会出现电灯;“輮以为轮”再輮一千年,中原大地就连减震式的马车都发明不出来何论火车;司南在盘子里转悠了几百年,郑和下西洋还是要看星星找方向而不是像哥伦布、麦哲伦一样手握指南针;木棍撬石头一万年,我们还是提不出物理学概念甚至连“杠杆原理”都没人定义过;二十四节气确实有道理,但是它永远不是天气预报;算盘噼哩啪啦一千年,我们还是提不出牛顿的“微积分”;“磨擦起电”磨磨磨磨死你,你也发明不了电动机。 前者是生活、是经验、是重复,后者才是发明、是突破、是创新、是科学。世界的发展未必是量变到质变,或者说,许多质量可能基本不需要那些简单的“量”。滴水未必穿石,电钻必能穿岩。孔孟之道再发展,也不会自动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观念。 再多的马车还是马车,它只是农业时代的配置;火车就是火车,它才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和助推器。中国人之所以过于相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绳锯木断,滴水石穿”“人多力量大”,只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经验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或创新层面。人家常常是先有理论再有尝试与发明,我们是先有生活经验再固化生活经验。 瓦特绝对不是看到壶盖被水汽顶起就灵机一动想到了蒸气机,他首先精通物理,否则我把你塞到烧水壶里煮三天三夜你也想不到什么是蒸气机原理。爱迪生不是胡乱地尝试了一万种材料才发明了电灯灯丝的,他本身就是科学家然后才是发明家,他说过,“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极为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一个群体,可怕的是只知有马车,更可怕是拒绝火车(怕破坏传统),最可怕的是明知火车的优势非得用马车。就如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头,四匹马拉着火车沿铁轨奔跑,就是讽刺这种现象。 一个社会,好像都知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乌合之众受不了高于自己的“将才”而只会相互吹捧和自己同类的庸才,受不了绝尘成去的“火车”而只能容忍和自己一样慢吞吞的“马车”。“裨将”就是裨将,再多也不是诸葛亮。 所以电钻始终会优于水穿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审题: “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就是“马车的积累”,“也得不到一列火车”,整个句子理解起来就是:马车就是马车,多个马车积累在一起也不会是火车,火车就是火车,二者的属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透彻“马车”的内涵与象征。这不是“量”上的一个变化,而是“质”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它扩展到理论经验和实践上,如中国古人只重视生活经验而不注重逻辑或理论的事实。再到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生活领域也有这样的现象。这样一想,思路大开,字数大增。 立意: 1.技术的进化不是连续的; 2.无谓量变无法造就质变; 3.方向错了,再怎么花力气也没用; 4.量变不一定产生质变; 素材: 1.复杂经济学之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表示,用进化的观点来看,生命就是技术。如果用静态的观点来看,技术就是生命。 技术的进化不是连续的。熊彼特的创新是从哪来的?他比喻说,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就是爱因斯坦说过的那句话:一遍一遍做重复的事情,想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荒唐。 所以对于创新和技术,必须得要跳开,有更高层面的认知。技术的进化就是你把以前已经发明过的技术重新组合,但是要用更高的认知把它再组合起来。 社会的进化也一样。智人的语言能力比其他直立人强,所以我们把尼安德特人等各种早期的直立人都淘汰掉了,我们能进化出部落,但是部落当时大概150人左右,因为靠语言能形成的最大社会组织形态就是大概一百五十人左右。 虽然智人比尼安德特人脑容量小,肌肉也不那么发达,但是我们有语言,能打群架,能使用工具,就可以有更多组织能力。后来发明文字之后,我们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层级的组织,包括教会、国家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发明就是互联网,我们的主要时间不是生活在物理空间,而是生活在数码虚拟空间中。有了网络的连接,我们可以更大规模的协作,跨越时空成为了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复杂性在不断增加。 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用在那个社会结构下,传统经济学没有问题。但是用来去解释我们现在复杂的经济,而且是虚拟的、物理的,交织在一起的。 这样的经济形态确实有很大的鸿沟,所以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说:“经济是技术进化的一种表达,而且它是无时无刻在重新建构自身的。” 2.俗语讲: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却疑惑:再多的凡夫俗子,能否于大军压城之际坦然谯门抚琴,又能否七出祁山,鞠躬尽瘁,排八卦图阵而流芳千古,恐怕早已自乱阵脚望风而靡了吧。 臭皮匠诸葛亮如此,火车马车亦然。马车是古时经验,拼加马车是无谓重复,是机械堆叠;火车是现代工业,利用火车是科技创造,是突破超越。两者虽共一“车”字称谓,却有云泥之别。 所以,拼加马车式的无谓量变无法造就质变。 3.长江前浪推后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当年柯达建立了世界胶卷帝国。这时候数码相机技术横空出世,而且就是柯达自己研制的。究竟是拥抱变革的新生事物数码技术这列“火车”,还是继续推进全世界最好的“马车”胶卷?柯达艰苦抉择,但最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雪藏了数码相机技术,但科技发展无人可以阻挡,很快数码技术由别人推出,柯达巨头轰然倒塌,直至破产被卖。 一定要拥抱变革的新事物,不拥抱变革就是灭亡。这绝非危言耸听,被时代抛弃的时候,连声再见也听不到。            4.马克思告诉我们,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没有导致质变的第一类问题:从短期来看,量的积累不够,自然不会引起质变。所以正确来说:从长远来说,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 量变没有导致质变的第二类问题:有时候,量的积累已经足够了,但依然没有质变。举例来说,一个人不断地追求女孩(量的积累),可是手法卑劣,最后反而让女孩更讨厌他。他所做的一切已引起女孩讨厌他的结果,即量变已引起质变,只不过不是想要的质变而已。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错觉,量变没有质变,那是因为你量变的方向不正确,即努力的方式和方向不正确。结论:如果量变积累的方向不正确,会引起不了预期的质变。 行文结构: 第一部分:列举多个例子来佐证作文材料;然后一语说清本质“世界的发展未必是量变到质变,或者说,许多质量可能基本不需要那些简单的‘量’。滴水未必穿石,电钻必能穿岩。孔孟之道再发展,也不会自动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观念”; 第二部分:由“再多的马车还是马车,它只是农业时代的配置;火车就是火车,它才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和助推器。”进一步延伸分析;列举“瓦特”“爱迪生”人物事例进一步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从容写社会现象,以再次引发读者思考;最后,再次扣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回旋加速器

李开周

现在科技发达,人造金刚石的成功率不断提升,人们渐渐可以付得起成本,请专业机构为自己制造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金刚石成品。人造金刚石当然是用碳做原料。技术上讲,凡是含碳的物质,都能拿来合成金刚石。基本工艺流程,无非是先在无氧环境下加热原料,提取纯碳,再以高温高压改变碳原子的空间排列,让它们五个、五个地结合,形成一个个坚固的正四面体。

而传说中的点石成金可是要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现代人类拥有这项技术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需要借助极其高级,极其昂贵、极其复杂的特种设备,例如巨型的回旋加速器。

在解释回旋加速器之前,先说说元素改变的科学原理。

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外层电子,而元素的种类则完全取决于质子数量。如果把12个质子的镁原子核一分为二,得到两个较小的原子核,每个核各有6个质子,这样就把镁元素变成了碳元素。或者靠超强外力将1个质子射向镁原子核,该质子射穿壁垒,跟原有的12个质子合在一起,那就得到13个质子的铝原子核,将镁元素变成了铝元素。

问题是,我们怎祥才能击穿原子核的壁垒?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类武器,只能是高能粒子加速器,包括大型回旋加速器和强子对撞机之类的超级高科技设备。

回旋加速器可以用电磁场不断给带电粒子加速,让它越转越快,经过多次加速,得到很高的能量,进而击穿原子壁垒。打一个不严格的比方:回旋加速器好比公因里的旋转木马,坐在木马上的孩子好比带电粒子,一个力大无比的家长跑过去推。该家长站在木马旁,猛推一把,木马缓缓转动一圈。等他的孩子转回来,他再推一把,使木马逐渐加速。孩子每转过来一次,他就再施加一个推力。如此反复下去,只要家长的推力超过木马的阻力,木马就会越转越快,直到最后把孩子从木马上甩出去。

我们现在看到的元素周期表,100号之后的那些元素,基本上都是通过回旋加速器这样的强大设备为质子、电子或者中子不断加速,让它们撞击某些旧有的元素,从而合成出来的新元素。理论上讲,用高能粒子轰击水银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使80个质子的汞失去1个质子,变成79个质子的金。

现在国内某些大医院拥有小型的回旋加速器,通常从国外进口,报价百万美金。这类小型加速器只能生成医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碳14、磷32、而不能改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量。至于能合成新元素的大型加速器,它们的造价基本上属于国家机密。以我国规划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为例,仅仅前期项目就要拿出数百亿的工程预算。

就算你手头有一台能够合成新元素的加速器,就凭现在的技术条件,也合成不出大块的金子。因为加速器每次只能加速极微量的粒子,经过好几年的不断试错,最终合成出极微量的重元素或者超重元素。微量到什么地步呢?肉眼几乎看不到。核化学家用氦离子轰击锔,能造出第98号元素锎,大家知道锎现在的售价有多高吗?每克10亿美元!为啥会这么贵?正是因为合成成本太高,能合成的量太少。耗费几亿美元的成本,去合成几克的黄金,傻子才愿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回旋加速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旋加速器利用电磁场不断给带电粒子加速,多次加速使之得到很高的能量,进而击穿原子壁垒。

B.大型回旋加速器属于高能粒子加速器的一种, 用途相似的加速器还有强子对撞机这类高科技设备。

C.位于元素周期表100号之后的元素,基本上是通过让它们加速撞击旧有元素而合成出来的新元素。

D.目前国内某些大医院拥有的小型回旋加速器,通常从国外进口,它的造价比大型加速器要低很多。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刚石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先提取纯碳,然后改变碳原子的空间排列,从而获取人造金刚石。

B.元素的种类完全取决于质子数量,要改变-种元素的种类,就需要改变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医用回旋加速器主要用来制造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碳14、磷32,是不能用来制造新元素的。

D.我国耗资数百亿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这项工程使得我国跻身核化学大国行列,因此意义非凡。

3.请你结合全文,简述对“点石成金”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从“青天”到“神探'

张璇

“公案小说”是源于唐代传奇、宋元话本,在明万历年间正式形成并盛行于明清两代的一种中国古典文学形式。《大唐狄公案》是荷兰外交官、汉学家高罗佩模仿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形式,以狄仁杰为主角的一系列作品。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在中国公案小说的“壳”中蕴含着西方侦探小说的“核”,让狄仁杰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平反冤案的“青天”演变成明察秋毫的“神探”,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成功转型为西方现代侦探小说。

《龙图公案》,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共一百篇,每篇讲述一个故事,以包拯这一中心人物贯穿全篇,主旨是歌颂包公断案的神奇与公正,大部分故事都是由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或虚构创作的。作为中国第一部公案小说专集,《龙图公案》对后世公案有深远影响,清代就有人模仿它的形式。创作出了《狄公案》等一系列“公案小说"。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中,也有一些案件或关键情节是根据《龙图公案》中的一些故事进行的再创作,其中的代表是《扯画轴》。

《扯画轴》讲述某知府倪守谦去世后,长子和幼子争夺遗产的故事。由于长子倪善继和幼子倪善述年龄悬殊,为了避免倪善继抢夺幼弟分得的遗产,倪守谦在遗嘱中将家产全数留于长子,只留给小妾幼子一间日屋和一卷画轴。并吩咐他们,若以后长子不善待幼弟,“可待廉明官司,将此画轴去告之”。倪守谦去世后,倪善继果然霸占了全部家产,全然不顾弟弟。于是倪善述母子手持画轴,请求包拯为他们主持公道。包拯通过仔细分析画轴图案里的信息,推测出倪守谦的真实用意,扯开画轴找出了真正的遗嘱,还倪家幼子一个公道。当倪善述要按照遗言给予包拯一千两黄金作为酬谢时,包拯却婉言谢绝。

《扯画轴》这个故事赞颂了包拯的公正清廉,情节较为曲折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然而,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故事显得过于简单。高罗佩则以这个故事为内核,将这个仅仅一千五百多字的故事扩展为长达十三万多字的小说《迷宫案》。

在《迷宫案》中,高罗佩直接引用了《扯画轴》中倪家兄弟争夺遗产的故事。《扯画轴》对包拯人物形象的塑造突出的是包拯的“世事洞明”。包拯是基于人情的猜测找到了倪守谦真正的遗嘱:而在《迷宫案》中狄仁杰是通过画轴上的痕迹,分析出里面的遗嘱被人调换过,并根据画面上的隐藏信息,推理出真正遣嘱藏在他生前所造的迷宫内。

《扯画轴》中倪家兄弟争夺家产的故事属于民事案件,高罗佩在《迷宫案》中则将其改造成刑事案件,狄仁杰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秉公执法”,还需要“查明真相”。然而,仅是偷换遗嘱的案件,对于侦探小说而言还是过于简单,因此,《迷宫案》中倪守谦生前将另一份遣嘱藏于自己打造的迷宫里,并在画卷中留下暗示信息。狄仁杰对迷宫的破解则沿用了西方侦探小说中常见的“密室推理”元素,从这一点来看,《迷宫案》亦是齐聚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和西方现代侦探小说精髓之产物。

高罗佩参考长篇章回体公案小说中官员同时忙于勘查多个案件的模式,在“遗产争夺”案之外,又增加了“丁虎国被害案”和“白兰失踪案”。三起案件看似独立,但彼此之间却有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关联,三起案件的侦破交替进行,并行不紊,破案经过一环套一环,极大地丰富了《迷宫案》这部小说的内容。相比“一作一案”的大部分西方侦探小说,《迷宫案》在案件数和内涵方面也更胜一筹。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案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由唐传奇和宋元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清。

B.《龙图公案》是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公案小说集,包拯作为这些小说的核心人物贯穿全篇。

C.《迷宫案》中,倪守谦在画轴里的遗嘱被他的长子调换过,但真正的遗嘱其实并不在画轴里。

D.《迷宫案》中,狄仁杰使用类似西方“密室推理”的方法,破解了倪守谦遗留在画卷上的谜题。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唐狄公案》的案件故事取材于公案小说,融合了西方侦探小说中的逻辑推理,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成功转化成了西方现代侦探小说。

B.<扯画轴》这个公案故事对包拯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妥善处理倪家财产纠纷的公正和拒绝接受酬谢的清廉。

C.《龙图公案》里的包拯断案往往是基于人情的推断,而不是依靠严密的推理,这使得《龙图公案》不如《大唐狄公案》具有可读性。

D.《迷宫案》作为一部侦探小说,由于使用了中国传统章回公案小说的“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对大部分西方侦探小说的超越。

3.高罗佩在《迷宫案》的写作中,对《扯画轴》的故事作了哪几方面的重塑?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接  会  啊

田 夫

正月初八职工都上班了,但农民却都闲着,农民的年还远远没有过完。这不,鞭炮声刚消停点,锣鼓声又响起来。太阳还没冒红,邻村二组就有动静。老秦就把刚点着的烟掐灭,说:“快放桌子吧。”好在,老婆已把饭做中。平常老婆都不会晚起,何况今天。

吃饭时,锣鼓声似乎更急了。老婆往嘴里扒拉饭就有点匆忙。往实了说,老秦也没往日那么淡定。但他还是反过来劝说老婆:“甭那么忙,秧歌队得过一会儿进村。他们敲锣打鼓是往一块儿聚人呢,还得化妆,绑高跷腿子……”老婆停下嘴,说:“你忘记前年了?”

前年,也是正月初入。是五组的会先进的村。头-天晚上老秦在别人家打麻将,你说一点刺激不带那是骗人。不过真不大。这晚老秦还是赢了点。谁赢了都会高兴,老秦回到家这高兴劲……这一天,两口子睡过了头,被五组的秧歌队堵了被窝子!

那天,本来是沉脸人的老秦笑得比哭还难看。也难怪,现在的秧歌队都用汽车拉着,航空兵似的,自天而降。

“要是不从咱家开始就好了。”

“那怎么可能?”老秦说。

历年都这样,不管哪个组秧歌队进村,都先给村中的老秦拜年。然后再去村东头,按街巷一家家打场。当然得是事先接了喜帖的。接喜帖的家要准备茶水、烟、糖和赏钱。老秦当然更不能例外,不仅准备那些东西,他的赏钱还要比别人多。当然,秧歌队先来给他拜年,跟赏钱多少没关系。

就冲这开年“头一个”,就显出了我老秦的与众不同,我老秦该这祥。他们应该这样待我老秦。

老秦这祥想,乡亲们更这祥想。假若不这样想,假若不是老秦,换了别人:秧歌队先进村中给某个人打场,然后再去村头挨家轮,不给骂出来才怪!

老泰还有更自豪的呢。去年,一下两个组的秩歌队同时进村就进他的院子:哈,别说舞龙,人都盛不下。一向沉稳老辣的老秦都有点乱方寸,给他拜年的人太多啦。七嘴八舌头的,他都听不清他们都说些啥拜年话。后来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

锣鼓响、鞭炮鸣

秦府挂着红灯笼

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

秦员外[注]的日子好红火

二组秧歌队来拜年……

秧歌队走出好远了,院里只剩下他和老婆。看着满地的爆竹屑,老秦耳边还回响着熊二爷的声音。老婆说:“这个老熊头到谁家也是这句话,只是把姓改了。”老秦说:“这个你不懂,秧歌是老辈子留下来的,跟着留下来的还有那些老称呼,这叫文化。”其实老秦很得意“员外”这个称呼,他觉得用在他身上是最恰当的。至于别人,那都是虚的。

匆匆吃罢早饭,两口子把过年脱了的新衣再穿上,然后忙活起来。老婆把一只擦得铮亮的高腿桌子搬到房檐下,然后往桌子上放茶壶、茶杯、糖果盘……老秦却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干净的院子。看他扬场似的,老婆赶紧喊他:“你轻点,别尽顾你自个!”老秦干脆就不扫了,开始到仓房拿鞭炮。

鞭炮是必须到院外放的。等秧歌队快到时一齐点燃。老秦出来了,院外已经像往年那样等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来老秦家看秧歌表演的,因为秧歌队会先来老秦家。当然老秦有啥需要帮忙的吩咐一下就是。比方放鞭炮,只要老秦一声令下,那七八个捻就被一齐点燃了,因为这些人的嘴里都叼着烟。

人们帮老秦把一万头的鞭挂到树枝上时,锣鼓声也近了。

于是人们说:“快了,快了!”有的人都把烟火对准了炮捻。老秦却赶紧招呼他们:“先别乱来。”

老秦觉得锣鼓声有点不对劲:看样子秧歌队今年不是“空降”我家门口,是村头了。这也好,扭着进村,来到我家,也让村民少些难堪——嗯?不对呢,听声音不像是直奔我家的样子!村头一家鞭炮响了,夹带着冲天的礼炮,秧歌队从那里开始的。

快傍晌时,秧歌队才轮到老秦家,先是秧歌进院,接着高跷进院,最后是龙进院。龙在老秦的院里耍的时间最长,而且舞得最精彩。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

锣鼓响、鞭炮呜

秦府挂着红灯笼

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

村主任的日子好红火

二组秧歌队来拜年.....

老秦老婆扒着老秦的耳朵说:“这老熊头到底是把词改了。”

老秦刚要说啥,锣鼓声骤然响起,而且越来越大,老秦竟感觉像洪流涌动!

(选自《十月》1984 年第6期,有删改)

[注]员外:古时指正员以外的官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插叙前两年接会的情景,使叙事紧凑、凝练,同时也为今年接会发生的变化做了铺垫,增强了小说表达上的张力。

B.老熊头称老秦为“员外”,老秦妻子对此表示质疑,但老秦并不反对这个称呼,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C.今年接会前,匆匆吃罢早饭的老秦“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干净的院子”,说明他认为今年秧歌队依然会第一个到他家来拜年。

D.小说两次对熊二爷“穿着小红袄”“举起小彩旗“抹鼻涕”等着装、动作等的描写, 意在以他的不变来反衬他思想上的变化。

2.根据全文简要概括“秧歌队”发生的变化。

3.请探究小说结尾“锣鼓声”的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 (《荀子.劝学》)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闻道有先后,____,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5)银瓶乍破水浆进,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 (范仲淹 《岳阳楼记》)

(7)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8)鉴前世之兴衰,____。(司马光《资治通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宋·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①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注]鼓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庄周鼓缶而歌。

1.请结合词的上阕分析作者忧愁的原因。

2.作者是怎样表达愁苦寂寞的?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