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降至10. 94%o,较上一年的12. 43‰下降1.49个千分点。伴随着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2018年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前一年的11.4%升至11. 9%,已达16 658万人,这显示中国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愈发明显。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不过,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大军,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不算低。将更加重视人才红利,使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渐从数量方面的红利转为素质方面的红利。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靠人口数量的红利发展了制造业,不过,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低端升级到中高端,中国需要更多高素质而不是高数量的劳动力,而高素质劳动力能创造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促进经济总体向前发展。
(摘编自《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正从数量转为素质》,“消息网”2019年1月22日)
材料二:
近几年,除了人口出生数量下降之外,带来经济发展红利的流动人口群体也开启了“回流模式”。流动人口中减少的人群聚集在45岁以上人口,占2017年2. 45亿流动人口数量的22.8%,超七成返迁人口不愿再外出。
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倾向于稳定的生活,如果无法在城市里安定下来,可能就会回到家乡。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如果不能得到合意的工资,就可能选择回乡工作。同时,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得比较快,这使得他们更可能选择返乡。45岁之后劳动力回流农村,他们的劳动参与率将低于城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损失。
此外,由于家庭成员分处两地,增加了流动人口的抚养负担;同时,留守农村的子女也不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教育,对未来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人口红利的实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配置格局下,国家一直想把流动人口引向中小城市,限制特大城市人口,但这与流动人口的流向意愿恰恰相反,这个矛盾直接影响到了人口流动。
能够产生人口红利的地域,如在东部的大中型城市,落户、购房、教育、高考以及医保政策,都限制了流动人口的稳定,导致流动人口返流成为必然。
(节选自《流动人口开始回流,2亿人的结构性红利面临挑战》,“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3日)
材料三:
十九大报告指出,应当“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期待,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计划生育也实现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诸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科学把握人口规律,提出解决新时代人口问题的中国方案,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强大的支撑。
(摘编自《“计划生育”要不要取消?国家卫健委给“说法”了》,《报子晚报》2019年2月1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同时,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导致中国人口结构失衡。
B.年龄较大(45岁以上)流动人口发生“回流”的白身原因主要有倾向于稳定生活、竞争力减弱、身体健康状况恶化较快。
C.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流动人口群体“回流模式”的开启,未来二十年,我国人口红利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D.流动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流向意愿,与国家把流动人口引向中、小城市的制度导向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人口流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育率、出生率、死亡率下降、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等因素决定了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B.有关人士认为中国人口红利仍存在的主要依据:一是中国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巨大,二是中国劳动力劳动参与率比较高。
C.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除了劳动力自身外,还有政策因素,如东部大中型城市,落户、购房、教育、高考以及医保政策,都导致了流动人口向城市返流。
D.关爱留守儿童生活,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将对提升未来社会人力资本的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的红利产生积极影响。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应对新的人口形势应采取的策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所推动的结果。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我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楚文的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书同文”所统一的主要是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是难以同一的,因此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可能性。
从现有文献、文物来看,楚简的书体、字体和笔法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具备了毛笔书写、多面出锋、用墨自然、笔性灵动、点画多样、提按顿挫、平直折转等书法艺术元素。这些包含篆、草、隶、楷、行点画的楚简文字,极富人文笔性,其点画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母体。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亦造就了不同书风,各个篇目,自成系统。仅以部分郭店楚墓竹简为例,《唐虞之道》温润静穆、淳朴内敛;《尊德义》苍茫奔放、起伏跌宕;《老子·甲》整齐严谨、雅致精微。关于楚帛文字,郭沫若先生认为:“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如果秦没有统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隶书的新字体的。”可以推断,至少在楚国简帛文字中可能存在与隶变相似的形变现象,楚文字书法艺术的“今文”趋势,不仅彰显了其笔理墨妙,更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对于隶变的探讨,离不开关于书法正体和俗体问题的研究。《说文解字·序》有“著于竹帛谓之书”。王国维指出:“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这些“掌文书者”均为诸侯国史官,而不像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的应为官方通行文字。在古文向今文转化的探索和自然演化中,各诸侯国史官“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文字中凝结着各自的人文特质,使得多种新形体出现。这些形体均可视作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产物。所以,我认为“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所谓俗体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
追寻隶变之踪,可以一窥中国书法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汉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选自孟鸿声《追寻隶书演变之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隶变是指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笔性丰富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渐趋平直的隶书。
B.作者认为,“书同文”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其消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C.作者以郭店楚墓竹简为例,说明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造就了不同书风,并且白成系统。
D.汉字隶变的主要原因是各诸侯国史官们的探索与自然演化,次要原因是汉字俗体的推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段一反学界关于汉字隶变源起的一般观点,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隶变的踪迹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B.从论证方式看,第二段破立结合,先破后立,阐明在“书同文”的背景下,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的可能性。
C.第三、四段从现有文物、文献的考证研究和书法正俗两体在隶变中的作用两个角度,阐述了汉字在隶变中彰显的人文精神。
D.结论部分说明追寻汉字隶变之踪对于了解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体味汉字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简帛文字中亦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书法艺术元素,彰显了其笔理墨妙,也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B.依据战国楚简书体、字体、笔法形态的多样性特征、书法艺术元素和人文笔性等,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
C.汉代简牍大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之手,使用相对统一的俗体汉字来书写,因为缺少创作、研究而失去人文特质。
D.中国书法有一个逐步走向自觉的过程,如隶变,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对于诗,禅家的工具并不是都有用,诗家只是挑自己需要的。这可以化简些,说只是“诗作”和“作诗”两个方面有某种性通之处。
诗所写是创造的意境,用来满足诸多渴想而难于在现实中获得的欲求。意境各式各样,其中一类是淡远,或说有出世间意,与禅境相似,而没有禅那祥决绝。分别还是在于情的性质以及有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意境超凡,可是其中还蕴涵着对于闲适生活的淡淡的甚至不淡淡的爱。云峰志璿禅师“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也是意境超凡,但心境是随缘兼看破,不是恋恋。有淡淡的爱是“似禅境”,随缘而不恋恋是“真禅境"。似非真、可是无妨虽不能之而心向往之,以求越靠近,超凡的味道越浓。求味道浓,有若有意若无意的,如王维的有些诗作就是。时代靠后,有意的成分增加,终于形成诗论,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就是。
再说“妙悟”,也是诗家和禅家有相通之处。“池塘生春草”,好,何以好,如何好,不可说。“师姑元是女人作",所悟之境为何,也是不可说。不可说,作,只好相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欣赏,只好付之偶然,期待忽而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总之,都是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的事,与学习数学,加减乘除,循序渐进,所知明确,功到必成的情况迥然不同。无明确的法,而仍要作,仍要欣赏,只好乞援于无法之法,就是所谓“妙"。超凡,两家有类似的希求,妙悟,两家有同样的甘苦,于是,说是物以类聚也好,说是同病相怜也好,诗和禅就携起手来。由结果看,自然是诗家讨了便宜,就是借用禅家的修路工具,开了通往淡泊清空的一条路。
——张中行 《禅外说禅·禅的影响》
1.诗歌和禅都讲究意境的“超凡”,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2.文中说诗禅两家对“妙悟”有同样的“甘苦”,其中“甘”“苦”各指什么?
3.诗家为什么要借禅说诗?
简答题
(1)《红楼梦》中“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写“香菱学诗”。 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概括香菱学诗之“苦”的表现。
(2)《阿Q正传》里阿Q“革命”的具体意图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一生中最后的两个精彩表演是授计姜维用自己的木像吓退司马懿,以及留下锦囊妙计除去叛将魏延。
B.《边城》中,祖父决意多做点事,等他把人渡完再回家吃饭。这反映了翠翠和祖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祖父想多挣点钱来维持生计的现实。
C.《老人与海》中,大海象征着世界和人生,大马林鱼象征着人想要达到的目标,而鲨鱼则代表着充斥于人类社会中的邪恶势力。
D.《哈姆菜特》中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E.《风波》中,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而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陈腐守旧的封建顽固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昔人编诗,以开元、大历初为盛唐,刘长卿开元,至德间人,列之中唐,殊不解其故。细阅其集,始知之,刘有古调,有新声。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短章,始收敛气力, 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若面语.其后遂流为张籍一派。益事流走景不越于目前情不逾于人我无复高足阔步包括宇宙综揽人物之意。虽孟襄阳诗,亦有因语真而意近,以机圆而体轻者,然不佻不纤。随州始有作态之意,实溽暑中之一叶落也。
——贺裳《载酒园诗话》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
2.孟襄阳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_(人名)。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刘长卿“列为中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