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写角声、秋色、夜色,侧面烘托战争惊心动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残①
陆 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②!
[注]①1164年,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得苟安局面,签订隆兴和议。本篇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暮,时隔十数载,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②打围: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点“春残”,日暮“落晖”更添作者感慨。
B.颔联对仗工整。时空相应,“无功”“有梦”对举。
C.颈联宕开写景,紧扣“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
D.尾联忆昔日“飞鹰醉打围”场景,以雄豪气概收。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菜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布政使刘浑成弟灿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繁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投,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急以并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大庄诸里多水,为筑堤十三道障之。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感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贵人嘱巡抚檄取亲鞠,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敏狱辞连故尚书潘季驯子廷圭,幼学言之御史,疏劾之,下狱。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念己去,升必复逞,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霪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陈幼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B.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C.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D.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牒”,指用于指称官府往来文书以及各种证件,在文中指诉状。
B.“御史”,初为史官,自秦始兼掌监察,负责对官员考察、举劾。
C.“士族”,原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文中指地方上有势力的人。
D.“檄”,是古代官方用以声讨的文书,文中指的是用檄文来声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幼学勤政爱民,体恤百姓。在确山任职时,积极屯粮备荒,垦荒退地,不仅给百姓分田,发放牲畜、纺车,还为贫民建房居住。
B.陈幼学公正持平,执法严明。对违法者,不论远近亲疏、官位高低,一律秉公办理;受到汝宁知府大力举荐,升任中牟地方长官。
C.陈幼学精于治理,政绩斐然。在中牟带领百姓治理蝗灾,以工代赈修筑城墙,巧借民众开辟良田,又疏通水利,巩固了堤防。
D.陈幼学当机立断,顾虑周全。抢在巡抚要人之前杖杀施敏;处理杨升时先免其死罪,后考虑离任后杨升会再犯,又将其捕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
(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我们刚到。包扎所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他一边放东西,一边对我们又抱歉又诉苦,他说的什么我就没大听清。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通讯员,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写部队决定晚上总攻,结尾写小通讯员赶回团部准确参加战斗,较详细地以某战斗连为焦点记叙了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备战全过程。
B.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
C.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读者联想。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借被”“献被”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使结构谨严有序。
2.小说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个充满人性美的革命战士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这是一篇出色的战争诗化小说”。请从“战争”和“诗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起网络文学,创办于1997年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见证了包括饶雪漫、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诞生。
回想创办“榕树下”的初衷,“榕树下”网站创始人朱威廉明确表示:“我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办也不以营利为目的。”“榕树下”倡导“生活·感受·随想”。朱威廉想让平凡人执起笔来,在书写生活、抒发情怀的同时,也能传达人文精神,传达力量。“榕树下”网站曾独家刊载癌症患者陆幼青《死亡日记》、艾滋病人黎家明的《艾滋手记》,在当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
对朱威廉来说,现在的网络文学是令人失望的。“这个时代所有事情变得唾手可得,人文精神面临彻底丧失的危机。20年前好像黄粱一梦,眼睛一睁,整个社会变为功利主义的社会。在‘榕树下’的时期,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梦想实现,平凡人都能执起笔来。而在今天,这一切烟消云散了。”
材料二:
“榕树下”首任艺术总监陈村坦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络文学的初心,是不功利的,是老子所说的那种赤子之心、婴儿的状态。但从今天来看,网络文学把文学做‘瘦’了。文学本来海纳百川,有文学批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但网络文学出于经营的原因,需要把文章写长。这导致类型文学一枝独秀。”在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品有免费试读阶段,这意味着作品字数在30到50万以上才能收费。因此,文学的商业化运行要求作品越写越长。《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指出:“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类型多为长篇的故事小说。但类型文学是有问题的。文学讲求创作,一旦出现类型,文学的模式就被固定了。我希望网络文学有一天能走出这种类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生产模式,使其他的文学门类也能继续生长。”
材料三:
陈村则表示,文学是流变的。“也许历史就进展到了‘讲故事’这一步。倒过来讲,屈原会喜欢曹雪芹吗?”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会引起文体的改变。“人的本能就喜欢听故事,尽管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们今天至少能提供那么多故事。”
而在李强看来,当今时代,很多事物都没有办法逃离资本运行的逻辑,若没有造血和再生产的功能,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除非自己贴钱,自娱自乐。而谈到技术对文学的影响,比如机器人写作以及其带来的抄袭问题,李强认为:“机器可以替代的东西,永远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但依靠灵感和语言天分,以及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东西,都是不能被替代的。这就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的区别,前者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也会为当今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生机。”
(摘编自《“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文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榕树下”创办之初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使得许多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而且还诞生了不少作家。
B.“榕树下”并非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其刊载的一些纪实类作品也曾引发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
C.文学的内容和体式本是丰富多样的,但当下的网络文学流行的类型多为长篇的故事小说。
D.文学是流变的,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使得历史似乎进展到了今天流行“讲故事”这一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威廉、陈村和李强三位都认为当代已经不是网络文学的最好时代了,网络文学的路越走越窄。
B.当年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这一理念,使之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
C.朱威廉认为,“榕树下”之所以能够繁荣一时,是因为当年社会中人文精神尚未丧失,平凡人有文学的梦想。
D.李强认为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逻辑是做好资本运行,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生产模式,并警惕技术对文学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为什么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请概括说明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
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任真适性,也就是让自己如其所是的那样本真存在,让自己去其遮蔽而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现在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是:对于陶渊明而言,什么样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才不违其本性?要如其所是的那样存在就得先知道自己是谁,要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就可能在生活中装出一副自己非其所是的样子,因而,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正是从这一角度,卡西尔断言“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不过,“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只是指二者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并不能分为前后两截,人总是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成为自我。人是一种不断地反复审视和探究自身的存在物,自我认识不仅是自我存在的一部分,甚至就是自我存在本身。陶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出仕的过程也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矫厉”和扭曲自己以迎合官场的痛苦经历中,他才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在本性。
陶渊明对自己青少年时的天性和志趣的描述彼此矛盾,有时他写“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此诗中陶渊明是那般志大气雄而又豪侠莽撞;有时他又写自己“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诗中青年诗人又是那般闲静淡泊,超然世外。前后诗歌所描绘的好像是两个陶渊明,陶渊明自己恐怕也不能马上做出肯定的回答,他早年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早期形象勾画的相互出入显露了他对自我认识的矛盾。
自己给自己勾画出的自我形象,是他自己如何确立自我身份的前提,是建构自己存在方式的参照系,“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①。陶渊明对自我认识的矛盾造成了他存在方式的冲突,造成了他在人生旅途中进退出处的左右摇摆。老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所谓“东西游走”指游宦四方。年少时从仕于千里之外,身奔走在仕途而心仍念于家里。从仕时也有想摆脱事务而求自适自在的志向,曾表达了自己是为时势所激被驱上了游宦羁役。所以他有“心为形役”的苦恼,而心与身的冲突与分裂,更让他产生了害怕失去此生的焦虑与不安。
陶渊明认识自我的途径是在个人生存的困境中来审查自己存在的根基,在身心分裂时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一次次踏入仕途后的烦恼痛苦,一次次在官场中的怅惘失落,不是因为自己的才能被压抑、政治地位受到威胁、同僚的排挤,主要是由于官场的气氛、人事的羁绊与自己的心性不合,屈己从人便造成了自己的身心分裂。陶渊明用了十几年“东西游走”的光阴,经过行迹的出处不定和精神的痛苦矛盾,终于对自我获得了异常深刻的体认,用漫长的生命旅程换来了一句沉甸甸的感叹——“聊复得此生!”
(选自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有删改)
注:①赫舍尔:《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因此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
B.“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陶渊明出仕的过程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最终认清了自我。
C.陶渊明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显露了他一直以来对自我认识的矛盾。
D.陶渊明“东西游走”经历的内在原因是“少儿穷苦”,游宦四方给他带来了“心为形役”的苦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论证环环相扣,文章先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入手立论,再从实现自我先要认识自我的角度切入,论证了陶渊明的自我体认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B.文章善于引用理论,例如卡西尔的“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以此来论证陶渊明的自我认识应基于对自己生命真性的认识之上。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以突出陶渊明早年自我体认时的矛盾。
D.本文的第二段与三、四段之间构成了总与分的关系,阐述了陶渊明的进退的左右摇摆实为心与身的冲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卡尔西说“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对于陶渊明而言,要实现自己任真适性的理想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
B.其实,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而陶渊明的屈己经历也让他渐渐成为自我。
C.从仕后念家,始出便思归,这成为了陶渊明每次出仕的心理模式,陶渊明的这种心理最终让他明白役于人是由于役于己。
D.陶渊明身上的确曾有过对功名的向往,但现实使他身心分裂,难以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终成他深刻的自我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