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

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

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

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

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定向信息的筛选能力。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可使用排除法。①句“舍后煮茧门前香”,通过“煮茧”二字可看出本诗与“煮茧抽丝”有关系,应是《缫丝行》,排除CD。②句通过“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可看出,这是农人要采摘茶叶,而烘烤成的茶叶就象莲子那样苦,因此②处是《采茶歌》,排除AC。③处通过“咸味加”“卤”可知,这是在煮海水作盐,是《煮海歌》。④处较简单,“钓”“舟”“归”显示这是描写渔人钓鱼后即将归家的场景,应选《渔家》。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年来,总是有人        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有些人就是喜欢做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事,抓住几个翻译上        的小问题大做文章,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鸿沟的造成如何难以跨越。这些人应该想一想,即便是母语读者,也会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一些内容和强调一些内容。没有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感受会和作者的写作过程        。就是同一个作者,几年以后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其想法和感受也可能与当初写作时有差异。因此,在文学翻译因为差异的存在让原作失去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翻译的差异性也会让原作的另外一些特征得到       

为什么翻译家的翻译过程会和读者的阅读过程十分相似?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文学的开放性,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永远不会完成的。(        )。所以,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喋喋不休      见仁见智      完全一致       强化

B.夸夸其谈      见仁见智      大同小异       增加

C.夸夸其谈      众说纷纭      大同小异       强化

D.喋喋不休      众说纷纭      完全一致       增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如何难以跨越鸿沟。

B.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C.先是对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文化差异鸿沟的造成如何难以跨越。

D.先是对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B.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赢了原作,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输给原作。

C.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D.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赢了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输给原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写角声、秋色、夜色,侧面烘托战争惊心动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残

陆 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注]①1164年,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得苟安局面,签订隆兴和议。本篇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暮,时隔十数载,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②打围: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点“春残”,日暮“落晖”更添作者感慨。

B.颔联对仗工整。时空相应,“无功”“有梦”对举。

C.颈联宕开写景,紧扣“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

D.尾联忆昔日“飞鹰醉打围”场景,以雄豪气概收。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菜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布政使刘浑成弟灿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繁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投,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急以并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大庄诸里多水,为筑堤十三道障之。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感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贵人嘱巡抚取亲鞠,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敏狱辞连故尚书潘季驯子廷圭,幼学言之御史,疏劾之,下狱。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念己去,升必复逞,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霪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陈幼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B.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C.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D.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牒”,指用于指称官府往来文书以及各种证件,在文中指诉状。

B.“御史”,初为史官,自秦始兼掌监察,负责对官员考察、举劾。

C.“士族”,原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文中指地方上有势力的人。

D.“檄”,是古代官方用以声讨的文书,文中指的是用檄文来声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幼学勤政爱民,体恤百姓。在确山任职时,积极屯粮备荒,垦荒退地,不仅给百姓分田,发放牲畜、纺车,还为贫民建房居住。

B.陈幼学公正持平,执法严明。对违法者,不论远近亲疏、官位高低,一律秉公办理;受到汝宁知府大力举荐,升任中牟地方长官。

C.陈幼学精于治理,政绩斐然。在中牟带领百姓治理蝗灾,以工代赈修筑城墙,巧借民众开辟良田,又疏通水利,巩固了堤防。

D.陈幼学当机立断,顾虑周全。抢在巡抚要人之前杖杀施敏;处理杨升时先免其死罪,后考虑离任后杨升会再犯,又将其捕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

(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我们刚到。包扎所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他一边放东西,一边对我们又抱歉又诉苦,他说的什么我就没大听清。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通讯员,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写部队决定晚上总攻,结尾写小通讯员赶回团部准确参加战斗,较详细地以某战斗连为焦点记叙了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备战全过程。

B.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

C.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读者联想。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借被”“献被”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使结构谨严有序。

2.小说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个充满人性美的革命战士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这是一篇出色的战争诗化小说”。请从“战争”和“诗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