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传统叙事源远流长,但叙事统治地位长期被历史叙事所占领,历史过于发达,阻碍了文学叙事的展开。如果说西方有《荷马史诗》那样的宏大叙事,其性质为文学;那么中国只有《左传》《史记》的宏大篇章,其性质为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小说不同的文体发生机制形成了。在西方,欧洲近代小说的产生,源于“史诗的广阔的背景、巨大的规模、复杂而精巧的结构、叙述重大事件的能力;戏剧对场景的分割、设置、对话;历史散文对散文语言的锤炼;传奇中引人入胜的情节等”。
②在中国,小说文体的产生,有另外一套机制。在小说文体产生的早期或“前小说”时代,历史文体对小说的影响大大超过文学文体本身。董乃斌说:“中国的古史著作是后世小说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寄生地,小说的原始胚基,就附着在古史著作身上。”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杨义认为“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古典小说存在‘多祖现象',然而‘多祖’所遗传的基因,从小说艺术构成形态着眼,则是多重文化和文体因素的共构”。尽管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研究结论的存在,但仍可看到,研究者们对中西小说文体发生大轮廓的总体认识却是相对一致的,即西方小说是文学的产物,而中国小说是历史的产物。
③若以上推论成立,在考察中国小说的文体发生时,就不免会有一个疑问:既然中国的历史叙事在《左传》《史记》的时代就已经发展到那样高的水平,为何小说叙事却迟至唐代中叶才走向成熟?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叙事并不能完全代替小说叙事,必须有待其他因素的介入,才促使小说叙事从历史叙事中分离出来,走向自身的独立。而小说叙事的独立,也就是小说文体的独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其他因素”,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与远古历史叙事共生并存的神话或子书,也不是文学内部其他文体的发展,而是一种富有威势与成效的外来因素。
④当中国文明发展到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作为小说叙事“多祖”因素的神话、子书叙事都已渐渐退隐幕后,蓬勃生长起来的是六朝以来的宗教叙事,尤其是佛教叙事。宗教叙事带来了与历史叙事完全不同的叙事形态,尤其是对叙事虚实观念的冲击,结束了《左传》《史记》以来的历史叙事黄金时代。而小说作为一种以“虚构散文故事”为特征的文学文体,就在历史叙事与宗教叙事的互动中产生了。
(摘编自韩云波《历史叙事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叙事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使得中国的小说叙事到唐代中叶才走向成熟。
B.历史文体对小说的影响远胜文学文体本身,历史叙事在春秋时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C.中国小说文体的最终独立是靠着历史叙事与富有威势和成效的外来因素的互动。
D.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左传》《史记》,造就了中西方小说不同的文体发生机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小说文体发生机制的不同,突出了宗教叙事与中国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
B.文章论证中国的小说叙事最终得以成熟的原因,是以史实作为支撑和依据的。
C.通过论证中国小说的兴起、其叙事的成熟及其文体的独立,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D.文章引用不同学者对小说起源的看法,是为了指出他们在总体上有相对一致的认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诗、戏剧、传奇都可推动小说文体的产生,可见不同的文学文体间是存在一定共通性的。
B.如果宗教叙事早在唐代之前就能出现,那么中国的小说将会早于西方小说产生并成熟。
C.神话、子书都有成为中国小说“始祖”的可能,足见对文体起源的考察不可过于简单化
D.如果不能处理好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小说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其作为文学文体的特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眼下,很多有正式工作的人,也都开辟着自己的“副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人,却频频在微信里卖东西;公务员写书法卖作品;导游干起了代购;工程师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传递着自己独特的嗓音……跨界,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有正式工作就要认真工作,如此耗费主业精力甚至是在其位不谋其职,是不负责的表现;也有人说,能够在有限且休闲的时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这无可非议;还有人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盈利的生活,本无可厚非……
以上事件,你怎样看?“路边社”正在征集市民的看法,请以普通市民的身份,给编辑部写一封信,来阐述自己对于该事件的看法。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有其典型特征和节日内涵。请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仿写,结构与示例一致。
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微雨,清扫祭台怀亲人。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上图反映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 理论。通常人们认为发生什么事就引起什么情绪体验,其实,在诱发事件A 和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①___。正是由于在某些事件的看法上,我们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②___。因此,受到情绪困扰时,先冷静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③___,久之,你会越来越乐观。
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
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
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
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年来,总是有人 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有些人就是喜欢做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事,抓住几个翻译上 的小问题大做文章,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鸿沟的造成如何难以跨越。这些人应该想一想,即便是母语读者,也会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一些内容和强调一些内容。没有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感受会和作者的写作过程 。就是同一个作者,几年以后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其想法和感受也可能与当初写作时有差异。因此,在文学翻译因为差异的存在让原作失去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翻译的差异性也会让原作的另外一些特征得到 。
为什么翻译家的翻译过程会和读者的阅读过程十分相似?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文学的开放性,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永远不会完成的。( )。所以,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喋喋不休 见仁见智 完全一致 强化
B.夸夸其谈 见仁见智 大同小异 增加
C.夸夸其谈 众说纷纭 大同小异 强化
D.喋喋不休 众说纷纭 完全一致 增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如何难以跨越鸿沟。
B.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C.先是对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文化差异鸿沟的造成如何难以跨越。
D.先是对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因而大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B.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赢了原作,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输给原作。
C.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D.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赢了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输给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