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来处,也是一个民族前行的力量源泉。悠久的历史使我们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优秀的文化不仅塑造我们的品格,影响我们的当下,更将指引我们未来前行的方向。
大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延续性的机构之一,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美国教育改革家克拉克。克尔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一书中讲到,西方世界在1520年之前建立的、仍旧以可辨认的形式存在、有着类似的功能和未中断历史的75个公共机构中,大学就占了61个。这充分说明大学具有坚韧恒久的生命力。从一开始,大学就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并在文化坚守中获得了浑厚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从而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一所大学正是凭其独特的文化而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好的大学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缺乏文化底蕴的大学无以为卓越。
大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文化,同时也在于塑造未来。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拥有怎样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培养怎样的青年,取决于我们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就是在塑造未来。英国教育家赫胥黎说,“世界的未来掌握在那些对于自然的解释能够比他们的前辈更进一步的人手里。大学最重要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这些人,爱护这些人,并培养他们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自己事业的能力”。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培养出一流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决定了一所大学的高度。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要注重人的全面成长,给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过程中,价值引导是第一位的,是育人的根本。知识和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公平、正义,是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等价值取向以及勇气、毅力、自信和团队精神等人格品性。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品性的养成,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大地发挥效用。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要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朝气和活力是青春的标志,青年时代是人生创新潜能最丰沛的阶段。大学要呵护、鼓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选择有挑战性的目标,为学生追求高远的学术志趣和人生理想创造条件。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善于创新、勇于创业。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要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一所大学的办学视野决定了她所培养的人才的视野,大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他们尊重不同文化,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心怀人类福祉、关注人类发展的共同命题。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大学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决定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有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要通过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标准,努力激励青年教师成长,推动高水平教师上讲台,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文化氛围,激励教师潜心学术研究、专心教书育人。
(摘编自邱勇《大学的重要价值在于传承文化塑造未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历史上最有延续性的机构是大学,其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具有坚韧恒久的生命力。
B.当代大学应该注重积淀属于自己的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难以成为卓越的大学。
C.一流的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最重要的判断依据,大学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成就。
D.大学的办学能力和水平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推动教师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紧扣“传承文化、塑造未来”这中心论述大学的价值,层次分明。
B.文章第一段虽没有论及大学的价值,但为后文的论述确立了宏观的视角,让立论更有高度。
C.文章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论证了“大学塑造未来”这一分论点,重点谈了如何培养人才。
D.文章引用克拉克、赫胥黎的两段话,以此论述了大学的重要价值,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的未来掌握在比前代更进步的一代人手里,由此看来,怎样培养青年比培养怎样的青年更重要。
B.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大学在全面成长、创新精神、全球视野三方面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实践探索。
C.教育的重心是养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品性,知识和能力发挥效用的必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只要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良好氛围,就能更好地激励教师成长和发展使之专心教书育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者风度,中外一理。不过以我们的学校制度以及设备环境而论,我们要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似乎甚有困难。以文字训练来说,现代文古文外国文都极重要,缺一不可,这只是工具的训练,并不是学问本身,而我们的一般青年学子中能有几人粗备语言文字的根底?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之可言,上课钟点奇多,而每课都是稀松。到外国去留学的学生,一开学便叫苦连天,都说功课分量重,一星期上三门课便忙不过来。以此例彼,便可知我们的教育积弊之所在。我们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努力自修成功的,很少是学校机构培养出来的。这不是办法。国家不能等待着学者们自生自灭。国家需要有计划地培植青年学者,大量的生产,使之新陈代谢,日益精进。这不是一纸命令的事,也不是添设机构即可奏效,最要紧的莫过于稳定的生活与充足的设备。讲到学者的养成,所有的学术教育机构皆有责任。有人讥笑我们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大半自承学术气氛不足。须知现代的学者和从前不同,从前的人可以焚膏继晷皓首穷经,那时候的学术领域比较狭窄,现代的人作学问不能抱残守缺,需要图书馆实验室的良好设备来作辅助。我深感我们的高级学府培育人才,实际上是漫无目标,毕业出来的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则常嫌准备不足,继续研究作学问,则大部分根底也很差。这是很可虑的。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谈学者》)
1.从学校制度方面概括大学很难“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的原因。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积弊”一词?
3.作者认为“学者的养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宝玉被罚去做什么事?为什么要罚他?请结合情节简要概述。
(2)《明天》中的“何小仙”和《狂人日记》中的“何先生”都从事哪种职业?鲁迅对这种职业持何种态度?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后来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刘备率领蜀汉精兵伐吴,为兄弟报仇,致使蜀汉元气大伤。
B.《茶馆》第二幕,开场时李三抱怨不长工钱,引发了王利发夫妻二人的口角;而王利发催促去买菜,又为常四爷出场做铺垫,情节环环相扣。
C.《家》中,觉慧瞒着家人为《黎明周报》撰文抨击旧制度和旧思想,不久,该报被查封,他又决定和别人筹办《利群周报》,传播新文化思想。
D.《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弟弟破产自杀,葛朗台为了把弟弟的债权抓在手里,就请人去巴黎,让查理签了放弃继承权的声明书。
E.《哈姆莱特》中,王后葛鲁特看戏后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让人点起火把,表现了她担心罪恶被揭穿的烦躁害怕的心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当尧之时,洪水滔天。舜登用,乃命禹平水土。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行相地宜所有以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资治通鉴》是北宋____(姓名)主编的我国一部____(体例)通史。
3.请概括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放入黝黑的密闭手摇炉中,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嘭”的一声,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