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武汉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武汉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广东省中医院开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方””中部战区空军今天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不一而足。对于这些谣言,某微信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汨罗敏敏:我觉得,只要是谣言就一定要封杀,要追究发布者的责任!

河北锋哥:但是,人家的初心还是好的呢,还不是为了生命健康?

重庆明亮:辨别谣言需要专业知识,不容易分辨呢!

河南丽姐:老人家最爱转发这些链接,我说了,他们都不听的。

湖北小强:封杀谣言肯定是对的,初衷良好也需要方式正确。……

面对与疫情一起爆发的网络谣言,有同学反对散布谣言,而有的同学支持散布谣言,以让大众了解其危害性。为此,振华中学举办一场辩论赛,正方是“反对散布谣言”,反方是“支持散布谣言”。请你从中选择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例文: 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 对方辩友: 你们好!我方的观点是“反对散布谣言”,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 古人有言,流言止于智者。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似乎都变成了愚者。面对武汉疫情的蔓延,一则不知真假的消息,就会引发沸腾。而网络时代更是加速的流言的传播。而我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更应该谨言慎行,让谣言止于唇齿。 网络时代,请摆脱无知心理,多一份明辨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 网络上的信息可谓是光怪陆离,泥沙俱下。大多数人却没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窥探出孰真孰假。由此,造成了谣言的飞速传播。一些经过仔细推敲后发现的不合基本逻辑的谣言总是层出不穷。牙膏能美白皮肤被一些爱美人士奉为良方,绿豆能使人长寿被一些老年人视为瑰宝,更有甚者,谣传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呼吁大家大量购盐。纵然荒谬如此,也会有人信以为真。或许是我们的无知,使谣言止于智者,这句金玉良言成了空谈。网络时代。虚假消息,比现实中口耳相传的更多。不擦亮双眼仔细明辨,如何能真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呢。 网络时代,请摆脱凑热闹心理,多一份责任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 转发一下就会引发朋友圈的一片围观;点赞一下就会引发无数人的应和。这个时代,创造出这样的交流方式,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确实也给谣言提供沃土与温床。多少怀着凑热闹的心理对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进行转发,结果却被证实是流言蜚语。倘若人人都有一份责任意识,知道话不能乱说,或许就会少发生一些类似于女大学生撞人逃逸,狂犬疫苗含有毒素,男子扶起摔倒老人惨遭讹,这样的谣言风行一时的情况了吧? 网络时代,请摆脱猎奇心理,多一份求实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 曾经有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作逆火效应。说即使谣言已经被破,人们却依旧在心里认为他是真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正是网络的发展,给了人们更多与谣言接触的机会。而人往往对第一印象的记忆特别深刻。同时,存在一种猎奇心理,即认为新奇的匪夷所思的总会认为那是正确的。面对一则新奇的消息,我们总是无暇顾及它的真假,而是急于向朋友分享。面对一则谣言,我们不再谨慎,求实而是基于博人眼球创造影响。这确实是网络时代的悲哀,但倘若我们极力避免这种心理,也未尝不能让流言止于智者,这句名言变成现实。 《真理与谬误》中曾说,真理即使被掩埋在贫瘠的沙土中也会闪光,而谬误即使被刻上佛的银盘,镶上神的宝座也同时会被识破。我相信,纵然网络时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挑战者古老智慧,谣言也永远不可能成真。唯有我们共同做出改变,才能让谣言止于唇齿,沉于岁月,还世界一片真实与干净。 最后再次重申我方观点: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网络谣言”这种现象。材料给出了争论方的不同观点:全面封杀并追究责任;肯定发布者的初心;辨别谣言真假对于普通民众难度大;老人缺少理性;传播谣言要讲求正确方式等。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形式是辩论词;正方是“反对散布谣言”,反方是“支持散布谣言”。选择正方观点,侧重剖析谣言的危害,分析如何理性面对谣言;选择反方的观点,侧重陈述公民有知情权,发布者初衷是好的,不能用专业领域知识要求和限制普通民众。 参考立意:1、不做谣言的帮凶2、谣言止于智者3、理性对待谣言4、学会辨识,谨慎言行 参考素材: 1、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政府等权威部门要有作为。新的传播环境下,要求政务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有了质疑及时回应,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主动说、尽快说、如实说。发现谣言苗头,及时、理直气壮地公布真相,澄清事实,让真实、真相挤压谣言的空间,让谣言“见光死”。要遵循新的舆论环境下的现代传播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采取不同的发布、沟通法,注重传播实效,与群众诚恳交流,表达更加人性化,赢得受众认可。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遵纪守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公信力。 2、一是正确认识互联网,二是警惕主观臆断,三是保持理智和清醒,四是增强社会道德感,五是运用法律抵制谣言。[铲除网络谣言需要全民行动]“对待网络谣言,全社会应该同仇敌忾,达成零容忍的共识”。谣言是社会公害,与每个人有关。一方面,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素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造谣可耻、信谣可悲”的共识,每一个公民都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都要敢于辟谣,和造谣者针锋相对,不让造谣者兴风作浪、蛊惑人心。 3、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媒体要负起社会责任。相对于自媒体,公共媒体如果采信和发布不实信息,其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危害面更大。因此,在当今信息来源更加多元,但也可说是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公共媒体更要睁大眼睛,对信息的真实性小心求证,不能为了争时效、抢眼球而放松把关,助推谣言传播。 4、从自己做起,不逾越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守法上网,文明上网,自重自律,不信谣、不传谣,就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担负了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就是对流言最好的抵制。唯有如此,网络才能成为文明、理性、健康而自由的意见表达平台。 5、作为网民,手中的鼠标,既是我们遨游世界信息海洋的方向舵,也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试金石。增强抵御谣言的免疫力,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国情知识,做有辨识能力的人,不信谣、不传谣,不为谣言所惑,更不为谣言所动。 提高甄别谣言的能力,培养成熟理性的心态,承担公民责任。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作为一名公民,要做到“智”,就要有意识地锻炼提高辨别谣言的本领,要提升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避免成为谣言的接棒者、传播者。 6、是人们纷纷咒骂这些发布者,将网络环境恶化、信息真假扰人的全部责任推到他们这些“谣言的根源”上。可是,作为受众的我们,真的就完全是受害者,没有一点责任吗?老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以为自己纯良无害、善良正直的受众们,实质上也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着谣言的滋长。扪心自问,面对“塑料粒充当大米”的传闻,你是否曾在担忧自已及亲朋上当中匆忙扩散?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的说法,你是否曾因义愤填膺而不禁转发?有时,作为谣言受众的我们也许不抱恶意,甚至是持着希望世界变好一些的态度去相信、去传播,但却正因这种“向善”,反面助长了谣言的气焰,这实在是令人唏嘘。谣言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其能精确瞄准受众的心理弱点:猎奇也好,焦虑也罢,甚至是善心,统统被利用为谣言的养料。受众们或许自己没有认识到,但事实上早已做了牺牲品和帮凶。 结构示例:“网络时代,让谣言止于唇齿”,议论文文体。开篇简引材料,亮明观点:在网络时代,我们更应该谨言慎行,让谣言止于唇齿。正文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时代,请摆脱无知心理,多一份明辨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网络时代,请摆脱凑热闹心理,多一份责任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网络时代,请摆脱猎奇心理,多一份求实意识,让谣言止于唇齿。结尾扣题,重申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主持人大赛》节目中有一道题目给出的关键词是“家乡的亲人”。假设你是参赛主持人,请你按照给定的关键词写一段至少含有一句古诗词且不少于150字的主持词。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则材料,请概括作者关于怎样防止“校园欺凌”的主要观点。不超过50个字。

学校是教育圣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不被允许的,学校必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要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启迪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爱憎观。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全方位、立体化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奏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组织学校巡逻队、观察点、信息员,增设报警电话和必要的防范装备,争取做到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一处触网,全域皆动。一旦“欺凌”事件出现,情节轻微的由学校对“欺凌”制造者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心造成明显伤害的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将实施欺凌的学生转送专门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按照相关法律严格惩处。

 

查看答案

下面是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低碳”这个词,近年来已经            ,频繁出现在我们身边。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向高效低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后来,它被引入到生活领域。是要通过实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目的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回顾这些年来,曾流行一时的各色口号,大多是_______ ,或“干打雷不下雨”;针对其采取的种种行动和措施,大多是虎头蛇尾,或掩耳盗铃,留下的不少是形象工程。比如,(  );针对垃圾分类采取的措施,也已有时日,可街头上的分类垃圾箱基本上没起到任何分类的作用,大多数居民不知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在一个媒体宣传无孔不入的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怪诞的现象。因此,不得不让人担心,今日听来响亮的“低碳”一词,_____在展现完时尚、华丽的外衣以后,随着社会上一边喊着低碳的口号,一边生产与消费高碳用品的现实,带来            的后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 昙花一现 未免 分道扬镳

B.司空见惯 昙花一现 难免 南辕北辙

C.炙手可热 电光石火 未免 南辕北辙

D.司空见惯 电光石火 难免 分道扬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要通过实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目的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C.目的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目的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环保”一词,由来已久,提得越多,结果污染越严重

B.提得越多的“环保”一词,由来已久,污染却越严重

C.由来已久的“环保”一词,提得越多,结果污染越严重

D.“环保”一词,由来已久,结果提得越多,污染越严重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写词人用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已的情感。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