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元旦寄予了人们新一年的期待和美好祝愿。

请你准备一篇以“元旦”为话题的演讲稿,代表你的班级参加全校“欢庆元旦演讲比赛”。根据以上要求,选取恰当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演讲稿。

 

范文: 新年新收获新气象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马上就要迎来2020年的第一个节日了:元旦。“元旦”是什么意思呢?元有“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起来便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的一年。 新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在英国,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在巴西,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在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不管是哪个国家,过元旦有什么风俗,人们渴望幸福,祝福吉祥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我在这里也祝愿我们全校师生在新的一年里都有新收获和新气象。 而时光老人专门嘉奖有理想的人、有目标的人、有准备的人、有毅力的人、有恒心的人、有勇气的人、有信心的人、有成绩的人。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有过这样的感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我们也不乏这种紧迫感。高三是享受拼搏、奋斗人生的最佳时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敢与天公试比高。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成功是我们的追求,愈挫愈勇是我们的宣言。高三是拼搏的一年。人们常说:人生难得几回搏?就是说,拼搏要抓住时机。拼什么?拼效率,有了效率才会有成功;拼心态,愉悦的心态激活大脑的思维;拼意志,顽强的毅力不畏惧任何失败。 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以勇敢的态度战胜畏惧,以激情的态度快乐学习,以平静的态度挑战忧虑,以自信的态度改变现状,以期待的态度憧憬未来!拼搏会让你的人生如诗如歌,拼搏会让你的梦想绚丽如虹;拼搏会让你登上一座风光无限的理想巅峰。 在这距离高考仅剩的166天里,我们高三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奋力耕耘,竭尽全力,“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我们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以我们的智慧来驾驭考场,一定能决胜千里之外。 看,“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巨龙”,听,“战鼓声声催,骏马不停蹄”。同学们,十年砺剑他日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传佳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材料要求写一篇以“元旦”为话题的演讲稿,紧扣“学校”,“代表你的班级”即学生身份。“欢庆元旦演讲比赛”,可以从新年的“新”入题,元,谓“始”,可以写新开始,新希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句“元旦寄予了人们新一年的期待和美好祝愿”,可以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年祝福等。 立意: 1.欢欢喜喜庆元旦,全力以赴迎考试; 2.新年新气象; 3.新年新起点; 4.喜迎元旦; 素材: 1.亲爱的同学们,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又是一年。这个周六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元旦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在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都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对美的赞赏中迎来新年。 元旦即始,万象更新。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的人生将进入新的征程。一切都是新的。而我们,也将迎来我们的期末考试。同学们,期末考试就好像是老师和家长对我们进行的大阅兵,我们要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接受来自师长们的大检阅。新年有新气象。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复习好各门功课,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又逢元旦节,新的一年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元旦节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那么,元旦节从何而来?它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随着2020年第一屡阳光照亮大地,新年开始了她翩翩的脚步。难得的一次节假日让平时忙碌的人们有一次休闲的机会,陪同爱人,牵着孩子,走进广阔的城市空间,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新年的阳光。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充满着对新年到来的希望和祝福。 元旦节是我国建国后法定的一个节假日,但元旦一词,在我国的历史上却出现的很早。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元旦”这个词语,而在此以前的“元日”、“正旦”等词都是指待新年的第一天。 年法,以前的元旦节往往就是指农历正月初一,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在“元旦”这个词语中,元的意思是第一或开始,旦的意思是太阳升起或是白天。元旦,便是新年的第一天。它蕴涵着一种蓬勃的生机,表明一种美好的开始。 一年之际在于春,作为一个全新的开始。平时忙忙碌碌的人们在元旦这个节假日,和家人一起放松放松心情,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再开始新一年的播种和耕耘。 3.1月1日 又称元旦,“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从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着广袤的地面,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辉煌的光芒,这个象形字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我们也将用自己的方式来迎接元旦的到来,献给敬爱的老师一杯清茶,送给挚爱的父母一句暖语,都会使我们的节日气氛更加温馨,更加融洽。在此,我代表七四班的全体同学,祝所有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祝所有的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祝同学们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祝愿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生活幸福,福寿安康! 4.2020年,我们可爱的华夏神州又增添了新的一道年轮,标志着时代的航船乘风破浪,伟大祖国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一年。 1月1日之所以称为元旦,“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从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辉煌的光芒,这个象形字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同学们,时光老人的脚步在悄悄挪移,我们不是都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觉吗?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有过这样的感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也不乏这种紧迫感。我们是青年,青年是生命中的春天,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成学业于本世纪,成事业于新纪元,我们将成为时代洪流中搏击风浪的勇士。生逢此时,荣幸又艰巨。读书,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必由之路,是一切创造的基础。认真读书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用勤奋和汗水夯实学业大厦的地基,用拼搏向时光索取价值,用双手为鲜艳的五星红旗添彩。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华夏子孙,才能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行文结构: 第一部分:开场白,引出“元旦”; 第二部分: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如“英国”“巴西”“蒙古”; 第三部分:我祝愿我们全校师生在新的一年里都有新收获和新气象,激励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以勇敢的态度战胜畏惧,以激情的态度快乐学习,以平静的态度挑战忧虑,以自信的态度改变现状,以期待的态度憧憬未来! 最后:以“看”“听”引用诗句并寄语同学而结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请为下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

20年前,伴随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历尽风雨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从此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铸就又一个历史丰碑。今天,濠江流彩,莲花盛放,一个生机勃勃、安定祥和的澳门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南海之滨。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回归20年来,澳门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8.7亿澳门元增加至2018年的4446.7亿澳门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排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从幼儿园至高中实现15年免费教育,长者、婴幼儿、中小学生、孕妇纳入免费医疗,“莲花宝地”开创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查看答案

某地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加以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分别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

(1)植物学家说:__________

(2)历史学家说:__________

(3)美学家说: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风云际会。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相得益彰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 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令人赏心悦目,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C.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2.下列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A.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B.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C.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

D.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

3.下列各句中省略号和文中“节目表演……”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D.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

(2)李白《行路难》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 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①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②徙倚:徘徊义。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C.“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渴望贤才的迫切心情。

D.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2.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