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乾清:清水徐徐洒乾坤 2010年1月9日上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乾清:清水徐徐洒乾坤

2010年1月9日上午11点15分,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水利事业。徐乾清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心系水利,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水利工作者。

徐乾清1925年出生于陕西城固,汉中人。汉中位于汉中盆地。汉水自西而东横贯于汉中盆地,建于秦汉的众多水利工程和灌区,真实反映了汉中盆地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1949年9月初,23岁的徐乾清从国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到泰州苏北行署水利处,开始了其一生的水利生涯。此后,从苏北到上海再辗转到北京中央水利部,他当过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过部专家工作室技术组组长并兼任苏联专家组组长的助手,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过……到后来担任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水利部副总工程师。

60余年的水利生涯,从长江到黄河,从松花江、辽河到淮河、海河、珠江流域,徐乾清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推动参与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规划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参与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治理”“长江防洪”“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科研项目的专家组长,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乾清几次从宏观角度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当“八五”攻关即将结束之时,徐乾清又敏锐地将视野投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及时设立和成果产出,为20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了解徐乾清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出席的大小会议无数,但每次话都很少,却句句铿锵有力。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事先他都会进行充分的论证。“徐院士的科学作风十分严谨,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每句话、每个词都非常准确。他告诫我们,对任何事情,哪怕是一个数据都不能含含糊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对此深有感触。

徐乾清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在全国水利系统是出了名的。徐老总结他一生的治水经验,希望能将其精华传授给后人,而这精华,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治水安邦的大业。

对年轻学者的请教,徐乾清是从来不吝啬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平时,经常有年轻的水利科研人员在评职称、报奖等方面请徐乾清帮助推荐,而他立了三个“门规”:一是被推荐的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二是草拟的材料必须提前送去,他认真看完及时通知对方结果,并注明“可以签”“做修改后再签”“能否请其他专家推荐”等意见;三是凡他签过字的材料,必须给一份复印件留存。

“徐老开会发言语气十分平和,且都围绕着‘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展开,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同事有两个深切感受:一是“实”,徐乾清向来没有空话和套话;二是“有收获”,言之有物,从不漫无边际。

大家都说,徐乾清一生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徐乾清一辈子不要奖,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直到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这一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徐乾清在日记里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但我尽了我的一切能力,做了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无负农民给我的饭,工人供我的衣和生活用品;一生未做对不起社会和周围同志及亲朋好友的事。大概还算是一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度过这一生的普通劳动者。”

斯人远去,魂系水利。徐乾清走了,而他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将永留史册。

(节选自2010年《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2010年1月4日,据农业部研究,近10年来,吨粮耗水1191m3,平均粮食水分生产力约为0.84kg/m3 ,北方地区平均约为1.07 kg/m3 ……

(徐乾清日记)

②近两年来,去徐老家讨教甚多。在我主持《中国水图》编制工作期间,徐老多次叫我到他家中,一幅图、一幅图地讨论,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提出具体建议,每次都花费整整半天的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徐乾清的家乡位于汉中盆地,那里有许多古老的水利工程和灌区,这使他从小就对水利工程有了感性认识,并充满浓厚的兴趣。

B.徐乾清献身水利60余年,跑遍祖国江河湖泊,多次向国家建言献策,甚至在去世前五天,依然在关注有关水利方面的动态。

C.徐乾清不重名利,甚至一个荣誉证书,也加以拒绝。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荣誉。

D.徐乾清做人做事求真务实,每次开会发言话都很少,但句句铿锵有力,且言之有物,而且每句话、每个词都非常准确,表现出十分严谨的科学作风。

E.本文详略得当,有传主语言的引用,也有传主朋友语言的引用,也有作者议论性的语句,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

2.徐乾清为我国江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徐乾清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4.结合材料,谈一谈徐乾清对自己人生作出的总结给你的启示。

 

1.BD 2.①领导方面:担任过多项职务,为许多重大水利项目的实施指明方向并提供指导。②实践方面:他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参与过多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等。③建言献策方面:多次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提出了明确的对策,还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④技术方面:“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为20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①爱国、责任感强。一生献身祖国水利事业,为祖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大量心血。②科学作风严谨。说话数据从不含糊,遇事及下结论都要事先充分论证。③求真务实勤奋。治水遵循规律,说话从不浮夸。一直奋战在水利一线,考查、实践、记录,为国家水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④讲原则。对年轻学者的请教不吝啬,有原则性,立下三个“门规”。⑤淡泊名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⑥平和谦逊。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4.徐乾清对自己的总结是:“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这一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该总结给我的启示是:①我们要勤奋努力。徐乾清无论是考查、实践、记录,都勤奋努力,对中国水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②我们要有不知足的精神。徐老深爱自己的祖国和水利事业,希望能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才会觉得遗憾。③我们要有谦逊朴实的品质。徐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却从不居功自傲,80高龄依然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A项,“这使他从小就对水利工程有了感性认识,并充满浓厚的兴趣”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说“众多水利工程和灌区,真实反映了汉中盆地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并没有明确地谈到“水利工程和灌区”对徐乾清的影响。 C项,“甚至一个荣誉证书,也加以拒绝”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并不是“拒绝”。“这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荣誉”说法也不正确,原文中说的是“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 E项,“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说法错误,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语言平实自然,以叙述为主。 故选B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整体把握几则材料的中心含义;其次是要分别将几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再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回答的范围;最后根据赋分分值,整理出答案。题目要求总结概括“表现在哪些方面”,就不能单纯地照搬原文中的叙述性语言作为答题要点。通读全文,从文本中找到答题区域,然后将徐乾清的一些表现筛选出来。可以看出,文章第2、3自然段概括了徐乾清一生的主线经历;第4自然段记叙了徐乾清倡导建立的“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第5、6、7、8自然段记叙了徐乾清科学作风十分严谨,做人求真务实,很有原则性;第9段记叙徐乾清淡泊名利。综合起来看,关于“为我国江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的问题,答题区域要圈定在集中记叙徐乾清一生主要成就的2、3、4自然段。根据文本记叙的内容,可知徐乾清一生担任过多种职务、跑遍了祖国各大江河湖泊,参与过许多项目,多次提出了明确的对策,提倡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还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总结起来,可以根据领导、实践、建言献策、技术四个方面来作答。 3.本题考查实用类文本中概括传主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大致掌握传主一生的主要经历,再寻找出文章中记叙的有关传主的事件,根据每一个事件来分别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再将能体现传主相同特点的事件合并,根据答题范围并参考赋分值准确分点。如果文后有“相关链接”的内容,还要参考“相关链接”进行概括。本题要求概括徐乾清的人物形象,根据文章的内容,文章第2、3、4自然段概括了徐乾清一生在工作上的成就,第5、6、7、8、9自然段概括了徐乾清的为人,综合起来,可以根据徐乾清的工作成就,概括出他爱国、有责任感的特点;根据他开会、说话不含糊,概括出他的科学作风严谨;根据他奋战在一线,考查、记录,概括出他的求真务实;根据他对年轻学者的态度和立下“门规”,概括出他讲原则的特征;最后根据他不乐意接受荣誉,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可以概括出他淡泊名利、谦逊、平易近人。 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分析传主的先天察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本题要求回答“徐乾清对自己人生作出的总结的启示”,首先要找到“徐乾清对自己人生作出的总结”对应的文字,即第9自然段“‘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这一生的普通劳动者。’”这段话体现了徐乾清勤奋一生、谦逊平和、平易近人、光明磊落、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相应地,获得的启示即是要勤奋努力、在知识方面要永不知足、要谦逊质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进贾府》中用后人两首《西江月》揭示宝玉的思想性格,分析这两首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选出对“膏粱”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膏药和高粱 B.肥肉和精米

C.膏药和高粱,指身体不好的人。 D.肥肉和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2.选出对“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解释正确的一项(  

A.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真是可怜,对国家对家庭都没有希望。

B.对不起大好时光真是可怜,对国家对家庭都不存在什么希望。

C.可惜对不起大好时光,对国家对家庭无指望。

D.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对国家对家庭都无希望。(没有大用处)

3.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江月》二词和对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是课文中对贾宝玉性格描写的三个重点。

B.《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C.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子弟的一个代表,这两首词采用幽默含蓄的手法,揭露封建大家庭后继无人的事实,暗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

D.所谓“似傻如狂”,“草莽”,“不通世务”,“偏僻乖张”,实际上是贾宝玉卓然独立,与世俗传统相背离的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三种,有人只关注红、绿灯,无视黄灯的存在;有人把黄灯看成警示;有人把黄灯当成“机遇”……个人、团体、社会、国家都可能亮起黄灯。

“黄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给“短睡眠者”下一个定义。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睡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普通人每晚都需要至少7个小时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充足精力,若长期睡眠少于6个小时,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并增加肥胖、心脏病和中风等风险。但对于“短睡眠者”来说,6个小时睡眠足矣,即使每天只睡4—6个小时,依然会精力充沛,生龙活虎。美国研究人员对一个“短睡眠者”家族的两个成员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他们体内有一种NPSR1的受体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并将这种突变引入小鼠体内,结果发现,与野生型同类小鼠相比,突变小鼠更为活跃,睡眠时间更少。更重要的是,这些突变小鼠具有很好的恢复力,虽然它们睡眠时间少且面临更大的睡眠压力,但其记忆力测试与野生小鼠一样好。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学生读《红楼梦》到底要达成怎样的目的?方向错了,名著阅读教学就会贬值。有些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中的饮食、服饰、园林、诗词等文化,将《红楼梦》上成了关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课。教师这样做或许有自己的理由:____。但问题在于,如果要普及传统文化,《红楼梦》并不是最佳选择。____,读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更直接;要了解诗词文化,____,毕竟曹雪芹并非以诗词名世。至于园林、饮食,普及性的读物就更多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茶不仅是“喝”的。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从“喝”到“吃”的转变,既满足了味蕾,也丰富了茶的食饮文化。

有古为今用、       的传统吃法。刚采下的鲜嫩茶青,经过蒸汽杀青,使用特质碾茶炉烘烤制成干茶,再通过精制工艺及专用碾磨设备,形成了一种独特细腻的粉末——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碾茶的古老,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力彰显。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      。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笔尖,便仿佛拥有了“      ”的魔力。如今,在许多世界美食中都可觅得抹茶的踪迹。

(       )。铸铁壶,外观厚重朴拙,轻叩仿佛可以听闻咕嘟咕嘟的煮茶声,能更好地烘托熟洱、陈年铁观音等发酵茶的风味;银壶,手工雕刻的繁复花纹盘桓壶身,用它煮茶,洁而不染异味,茶香更和顺韵长。

茶的器具有各种材质,然而其中所盛放的茶之精髓却      。早在10多年前,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科学研究表明,这主要源于茶叶中的精华物质茶多酚。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先进,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B.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彰显魅力。

C.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抹茶愈发魅力。

D.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彰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材质的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品鉴

B.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来品鉴

C.不同类型的品鉴,应针对不同材质的茶器

D.茶器的材质不同,品鉴的类型不同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历久弥新   进退维谷   点石成金   一如既往

B.老而弥坚   欲罢不能   画龙点睛   一如既往

C.历久弥新   欲罢不能   点石成金   恒久不变

D.老而弥坚   进退维谷   画龙点睛   恒久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