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富民不仅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富民不仅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种子、农具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投入大量生产成本,而且对生产过程也非常关心。苏洵说富民对佃户“鞭笞驱役”,应有言过其实了,但其所反映的富民驱使督促佃客耕种土地,并对相关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则应是租佃制下富民群体之共同行为特征。胡宏言,“夫客户,依主户以生,当供其役使,从其约束者也”。其所谓“约束”者,当是指富民主户对客户的日常管理。他还列举了一些不从“约束”的表现,其中一条便是“习学末作,不力耕桑之业”。由此可见富民对佃客的日常“约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

这还可用宋代官田出租的“监庄”之制观照加以说明。官府将系官之田出租给佃户,招募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可影响到其秋成收入;官府根据所收秋成之多寡推赏,对富民“监庄”之功效高低的酬奖;官府只招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说明富民已具备相关“监庄”之经验,而其经验的获得,当与他们对其私有庄田出租管理的实践密不可分。进而言之,富民将私田出租,其监督与否及管理水平之高低,应同样会影响其收成之多寡,也就决定了富民一般会对其佃户生产进行“监庄”性质的管理。实际上,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实施的监督与管理是全面而细致的,包括收获环节也不放过,即使遭遇酷暑天气时也是如此。正因为富民参与到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其田“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成,与“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由此难获“美稼”的少地自耕者形成鲜明对比。

从佃客方面来讲,虽然取得完整的土地佃权进行经营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但由于其贫困的经济状况,需要富民“借贷赒给无所不至”,甚至“借贷种种,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而富民关心佃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本望租课,非行仁义”,为保证其收成所得,他们往往要考虑对佃户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迫使佃户接受一些影响其自主经营的契约条款。且随着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于是形成了一个竞争性租佃市场”。这个市场存在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由于竞争,使佃农不得不考虑如何种好自己承佃的土地,以保证自己租佃权的稳定”,同样也会加重佃户自主经营权的非完整性,让佃户接受富民对自己生产活动的管理与干预,上引苏洵与胡宏所言就可见一斑。在宋代的两浙和江东路等地区,定额租逐渐取代分成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态,佃客虽然因此而增加了收入风险,可其经营自主性却得到了加强。但即使是在这种租佃模式下,主家也当不会完全放弃对其佃客生产活动的管理与监督。

(摘编自薛政超《唐宋“富民”与乡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民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种子、农具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投入大量生产成本,他们必然会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督促管理。

B.富民在遭遇酷暑天气时对佃客生产过程包括收获环节实施监督与管理,可以让佃客按时栽种与收割,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

C.佃户难以获得完整的自主经营权,这是因为即使他们不需要富民的帮助,富民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会对他们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

D.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后,佃户之间为了租用富民的田地形成竞争,这样,富民对佃户生产活动的管理与干预也就更容易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管是苏洵说的“鞭笞驱役”还是胡宏说的“约束”,实际上都是指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的行为。

B.富民对佃户生产过程的监督与否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收成的多寡,这也是进行管理与监督的原因。

C.佃客希望取得完整的土地佃权,但很多方面需要富民的帮助与支持,因而他们不得不接受富民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D.随着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佃农在租佃关系中的地位会被削弱,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拥有稳定的租佃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租佃关系中,富民根据佃户所需,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帮助,这是富民为了保证自己的收成所得。

B.由于富民具有管理庄田出租的经验,所以官府将官田出租给佃户时,于是招募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

C.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实施全面而细致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成,这是少地自耕者难以企及的。

D.定额租取代分成租后,主家每年都有固定收成,而佃客经营自主性也得到了加强,这样对于租佃双方只是有利,没有害。

 

1.B 2.B 3.D 【解析】 1.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应分两个步骤:首先审题,明确筛选的标准;其次对比排除,明确答案。本题的标准是“表述不正确”,在此基础上快速阅读文章,找出对应内容;再将选项的话题、说法和选词用语与原文比照,看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意义上是否相同。本题中, B项,以偏概全“富民只在遭遇酷暑天气时对佃客生产过程包括收获环节实施监督与管理”,原文“即使遭遇酷暑天气时也是如此”。 故选B。 2.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本题中, B项,夸大其词,“决定其收成的多募”理解错误,原文为“同样会影响其收成之多。 故选B。 3.此题考查考生把握原文内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每一个选项的内容都来自原文,只有找到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间,然后从关键词、关键语句等入手,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加以比较,辨析其细微差别。设误类型包括: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偷换概念、混淆时间、混淆条件。本题中, D项,混淆肯定否定,“这样对于租佃双方百利而无一害”,原文说这种地租形态对佃客“增加了收入风险”。“但即使是在这种租佃模式下,主家也当不会完全放弃对其佃客生产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可见,万一佃客收成太差,“定额”'也难以保障,原文没完全肯定定额租。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4月4日,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名单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顺利摘得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

B.20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年后,哥儿俩又因“诚”重聚。马氏“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的力量。

C.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的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

D.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

 

查看答案

按原文填空。

(1)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 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5)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8) 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

(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10) 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