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写道:“‘钝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曾说:“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多一份“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忍气吞声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是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想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现代人尤其年轻人太敏感反而容易受伤,所以要修炼“钝感力”(迟钝的能力)。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刚刚入世会遭遇许多烦心事,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看看如今在各自岗位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生存的这个世界有许多竞争,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迟钝能力,在遭受挫折之时能很快放下,继续前行,才能在经受一次次挫折,不停留在这些伤痛上,赢得下一次的辉煌。犯一次错误改正容易,不断的犯错误还能不气馁就难了。 钝感力听上去会给人非常负面的感觉,但可以将它解释成“有意义的感觉迟钝”,不因为眼光浅短而喜忧、保持信念往前走。跌跤了不怕,关键是能再爬起来。 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好生存和成功的问题?如何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如何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来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多一份钝感力不失为一种智慧。 【解析】 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 【审题】 ​钝感是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状态,理性的认识,要谈出钝感的积极意义,围绕“钝感力”展开论述。“钝感力”是一种“迟钝的力量”(不过于敏感),它是一种抗击打的良好心态,它能调节心理,保证个体不受外界的消极干扰,对目标有执着和坚持,对挫折和伤痛有忍耐和超脱,平和包容,坚强柔韧,积极乐观。 【立意】 重剑无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凡事淡然处之,豁达开朗的处事智慧;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坦然面对挫折和伤痛;要有困遇的一种耐力。 【结构】 题目切题《多一份“钝感力”》,第一段引用材料,得出观点“‘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忍气吞声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二段解释“钝感力”是什么;第三段分析社会现实“现代人尤其年轻人太敏感反而容易受伤,所以要修炼‘钝感力’”;第四段怎么办,“生存的这个世界有许多竞争,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最后强调“多一份钝感力不失为一种智慧”。 【素材】 1.我倒觉得,在快餐、快递、快信息的时代里,在敏锐于价值与美之外,我们还应学会慢条斯理,“故意”迟钝,迟钝于声名,迟钝于功利。北大才子周浩,在慎重考虑后,毅然决然地退学选择了技校,他后来成为国际技术大赛上的明星。这位九零后的年轻人,是仅凭青春的放荡不羁,仅凭骄纵任性而放弃北大求学资格的吗?满怀激情的他,莫非就只是因为凭北大生的身份“下嫁”技校而成为社会焦点的?不是的,我相信他只是迟钝于北大的耀眼光环而敏锐于内心与众不同的真实声音。 2.在信息采集快捷、成果唾手可得的时代里,我们更应学会点“迟钝”,享受人生的精细过程。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李安导演,潜心构思筹划多年,创作出《断背山》等名作。试想,如果李安导演选择心急火燎的创作方式,如果他敏锐于并过分在乎世人的功利取向,李安安能成名导?他的诸多作品恐早已埋没在万千影视作品中。 3.在这个追求速度与成功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日渐浮躁,人人渴望变得精明而灵活,能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此时,钝感力便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给激进的人们一清醒剂,告诉人们,其实世间还有两全法,还有一条路可以通向成功,过于精明敏感,有时反而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日本也《朝日新闻—时代周刊》这样评价道,“钝感力是生存在这个时代所必须的才能”,可见,钝感力于当代的意义,于人们更好生活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_____________。’”(《论语》)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5)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②饐而餲:噎与啈同义,指食物腐败变味。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1.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2.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首联中的“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中“秋草”“寒林”等营造了_______的氛围。

2.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然吾窃自幸曰:“天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诗书发迹,平生志励行,所以贻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注释)①矱:yuē,尺度。②芳躅:指前贤的踪迹。③伊巫:伊尹和巫贤。伊尹是商汤的宰相,巫贤是商王祖乙的宰相,都有贤臣之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于后人者              则:家规

C.平生志励行                  苦:为……所苦

D.于人何                      尤:埋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所谓楚而北行                欲人无惑也难矣

B.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

C.吾家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趋于亡

D.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第三子张懋修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 亦 仅 得 一 第 止 耳 犹 未 能 掉 鞅 文 场 夺 标 艺 苑 也 今 汝 之 才 未 能 胜 余 乃 不 俯 寻 吾 之 所 得 而 蹈 吾 之 所 失 岂 不 谬 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白丁香,一棵紫丁香,这就是仅有的观赏植物了。这个林是没有什么逛头的,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养的都是小鸟,红子居多,也有黄雀。大个的鸟,画眉、百灵是极少的。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儿来坐着的。

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这家的酒只有一毛三分一两的。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

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也有时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这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如果还有兔头也该涨价了。这些酒客们吃兔头是有一定章法的,先掰哪儿,后掰哪儿,最后磕开脑绷骨,把兔脑掏出来吃掉。没有抓起来乱啃的,吃得非常干净,连一丝肉都不剩。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这成了他的专座。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脱了鞋。他不喝安乐居的一毛三,总是自己带了酒来,用一个扁长的瓶子,一瓶子装三两。酒杯也是自备的。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吃兔头,一边慢条斯理地抽关东烟。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大参加自己的意见,不动感情。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说那个,没用!有兔头,就不错。”西头有一家姓屠的,一家子都很浑愣,爱打架。屠老头儿到永春饭馆去喝酒,和服务员吵起来了,伸手就揪人家脖领子。服务员一胳臂把他搡开了。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去跟儿子一说。他儿子二话没说,捡了块砖头,到了永春,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结果:儿子抓进去了,屠老头还得负责人家的医药费。这件事老吕目睹。一块喝酒的问起,他详详细细叙述了全过程。坐在他对面的老聂听了,说:“该!”

坐在里面犄角的老王说:“这是什么买卖!”

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

老聂原是做小买卖的。现在退休在家。电话局看中他家所在的“点”,在他家安公用电话,每月贴给他三十块钱。老聂的日子比过去“滋润”了,但是他每顿还是只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

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林喝酒的老酒座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亚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晨写完

1.概括语言大师汪曾祺的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2.倒数第三段写三个年轻小伙子有什么用意

3.文章前四节对安乐居写得不厌其繁,最后一段却突然收尾,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

4.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安乐居”还是“老酒客”?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