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校园里曾出现许多脸炙人口的经典标语。其中一些标语在当时对青年一代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
1977年,北京某高考考场:“青年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重任,祖国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革命在期待你们。”
1979年,清华大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981年,北京大学:“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
这些口号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期待。
请综合理解几则标语的含义,谈谈它们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有什么借鉴意义。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不少于8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___________,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当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还存在“学而不深”“急用现学”“学用两张皮”等问題。___________,在于理想信念的“明灯”照得不亮。为了确保在理论学习上有收获,急需___________,廓清思想的“速雾”,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问题来抓,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补钙强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学,深入学,持久学。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40个字。
釆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池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釆莲女,少年,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漂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样的飞跃,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源于一个_____的制度,源于伟大的中国人民。_________凝结而成的 “中 国方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奏出的时代强音。从_______思想束缚到改革开放伟大觉醒,再到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________;从被围堵孤立到融入世界,再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 年披荆斩棘,70 年风雨兼程,我们的国家 ,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发 生了 翻天 覆地 的变 化, 都是 感天 动地 的一 部奋 斗史 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 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优秀 未雨绸缪 突破 新格局
B.优越 未雨绸缪 突破 新形势
C.优越 厚积薄发 冲破 新格局
D.优秀 厚积薄发 冲破 新形势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
B.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C.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
D.不断更新中国发展方位的时代坐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在世界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 史诗。
B.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是感天动地的一部奋斗 史诗。
C.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感天动地的一部奋斗 史诗。
D.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 史诗。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烂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千古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极写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报答君主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宋哲宗元祐六年八月,苏轼出守颍州,作此词。苏轼恩师欧阳修四十三年前守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作此词时欧阳修去世已二十年。长淮:即淮河。颍:颍水,淮河支流。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泛游颍河时的见闻和感受,“空听”一句移情入景,将眼前所见的实景人格化。
B.“佳人”一句写欧公当年所做诗词几十年后仍被传唱,欧公的为文、为政、为人可见一斑。
C.“草头”一句承接上片,与曹操《短歌行》中“譬如朝露”一句表达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写“西湖波底月”,以景结情,在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收束全词,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