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默写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________。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________,君之所知也。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________。
(5)项伯许诺,谓沛公曰:“________。”
(6)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项王默然不应。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①潺援(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楚隐士,在这里代指裴迪。
1.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水日潺援:时值寒秋,山间泉水日复一日地缓缓流淌,潺潺作响。着一“日”字,令人感觉到它始终如一的永恒。
B.倚杖柴门外:刻画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是典型的田园风物,表现了隐居生活。
C.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通过运用“接舆”和“五柳”两例典故,主要表达了作者不事权贵的思想和对裴迪的仰慕之情。
D.首联和颈联写景,融情于秋景之中;颔联和尾联写人,托志于山水之上。全诗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2.“寒山转苍翠”一句中,“转”字用得十分精妙,说说其妙处。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姑置之。
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信信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式,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通。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间里间;或窜名②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圈研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廊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展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成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③,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
(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残暴至极。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伤则主人躬诣谢罪 躬:鞠躬致歉
B.惊而诘其故 诘:询问
C.烛之则狗也 烛:用蜡烛照
D.苟其职之不举 举:称职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以柳枝横扫之 然以其猛也
B.往往为所伤 斯固无所用矣
C.过冉氏门而东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
D.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既归,(乃)念此良狗也。
B.冉氏之邻至,(崔述)问其狗
C.忽厩马夜惊,(则)以为贼至
D.闻(己)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B.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
C.石勒听从母亲的劝告未杀石虎,结果石氏反受其害。
D.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2)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
6.(1)《冉氏烹狗记》借“狗”来喻人,请结合原文说说这类人有哪些特点。
(2)根据所给的素材,说说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古代社会中的君子为人处世与之不同。例如《论语·乡党》这样描述孔子:“孔子于乡党,恂恂①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②言,唯谨尔”。
(注)①恂恂:温和恭顺。②便便:辩,善于辞令。
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吾不以一告掩大德
A.譬若以肉投馁虎 B.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C.不敢以富贵骄士 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A.夜绳而出,见秦伯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二败而三胜 D.寡君若得而食之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A.如姬资之三年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孟尝君怪其疾也 D.项伯杀人,臣活之